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獨派”歌頌八田與一的背後: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位於台南烏山頭水庫內的八田與一銅像被“斬首”

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紀念銅像遭斷頭, 引起社會關注。 提及日本人八田與一,

“獨派”對他多所美化,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更是推崇備至, 謂八田與一費了10年建嘉南大圳, 灌溉面積達15萬公頃, 使近百萬人的農家生活豐裕起來。 這可說是“獨派”對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圳感性美化的標準歌頌論述, 其方法就是歪曲歷史。

臺灣人農家與日俱貧, 如果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如此嘉惠台人, 那為何日人一旦戰敗, 臺灣人立即欣喜若狂。 歷史真相是, 嘉南大圳是為日本謀福利, 當時台米大肆輸出日本, 輸日量最多時超過總產量的一半。

誠然嘉南大圳完成後, 稻米增產203%, 同期間全台人口僅增加53%, 想當然爾農家生活應與日富裕。 然而, 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稱當時臺灣農民“無產化的程度日益加甚”。

1936~1938年間, 日人據台已40年,

臺灣平均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 較1911~1915年間減少23.1%, 甘薯消費量卻增加38.1%。 接著戰爭年代的1940~1945年間, 更是實施嚴厲的米糧配給制度。 1930年代, 日本本土日本人的平均每人每年可用稻米消費量為台人的1.6倍。

當時日人興建嘉南大圳共花費5412圓。 據本人的研究, 單是日人在台排名前5大制糖公司1年的總利潤, 即為嘉南大圳10年工程費的1.4倍。

日據時代, 在台日人運用國家機器, 以法律、行政、商業等各種形式, 對台人強取豪奪, 從而攫取天大的巨額利潤。 日據時代日人在台努力發展農業的目的, 其實是為日本本土的日本國民謀福利, 而非為台人謀福利。

因此, 唯有經由更嚴謹堅實的基礎學術研究, 跳脫時下臺灣“獨派”“媚日仇中”的情結,

我們方有能力透析日人在台殖民統治的殘酷真相、程度與本質。 不要被人壓榨欺侮, 還要歌頌別人, 還要極力片面美化頌揚日據時期農業建設的成就, 讓日本人看不起, 也愧對自己。

作者:戚嘉林(臺灣《祖國文摘》發行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