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木星——八大行星中的“巨人”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 木星的體積最大, 其直徑達14.28萬千米, 超過了地球的10倍, 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木星品質相當於310多個地球, 西方人稱木星為朱庇特,

其源於羅馬神話, 朱庇特是神話中最大的天神, 它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宙斯。

在我國古代, 木星被稱為“歲星”, 歲星在恒星天空背景上運行一周要經過12年, 古籍雲, “十二歲而周天”, 古人把黃道天空分為“十二次”, 因其“歲行一次, 謂之歲星”, 並用以紀年;又因其五行中屬木, 故稱“木星”, 如《史記-天官書》中就有“木星與土合”的記載。 由於木星的公轉週期為12年, 所以幾乎每年地球都有一次機會位於太陽和木星之間, 在此期間, 日落時木星正好升起, 人們整夜都可以見到它。

木星雖然體積大, 但距離地球較遠, 所以看上去還不及金星明亮。 木星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 其赤道部分自轉一周僅9小時50分30秒。 正是由於它自轉很快。 所以體型呈扁球狀, 其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約5000千米。

1610年初, 伽利略用望遠鏡在觀測木星時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後人稱此四顆木衛為“伽利略衛星”。 據我國天文學家席澤宗先生考證, 早在2000多年前,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甘德曾用肉眼看到過木星的衛星,

史書上的記載是可靠的。 1675年, 丹麥天文學家羅摩通過觀測木衛一的運動, 首次測量了光速(20萬千米每秒), 雖然其結果不夠精確, 但是在天體物理方法上卻是比較成功的。 通過天文望遠鏡, 人們可以看到木星呈扁橢球形, 木星表面有明亮和暗淡的雲帶, 稱為木星帶紋, 帶紋平行於木星赤道。 仔細觀測可以發現, 帶紋中有時出現壽命長短不一的明、暗斑點, 一些紅色、黃色的雲塊不時升起, 又很快地沉沒在變幻無窮的雲層中。 早在1665年, 義大利天文學家凱西尼首次發現木星上有一塊橢圓狀大紅斑。 300多年過去了, 木星大紅斑一直存在, 雖然其形狀和大小略有改變。 大紅斑的顏色和亮度時常變化, 它時而彤紅,
時而蒼白, 時而模糊不清。

木星的亮度僅次於金星, 它最亮時達到-2.4等, 土星比木星暗, 土星最亮時達-0.4等, 比織女星亮些。 在八大行星中木星和土星的衛星最多。 在太空船探測木星和土星之前(1979年), 人們知道木星共有13顆衛星, 土星有10顆衛星, 其中木衛13是1974年發現的。

土衛10是1966年發現的。 而現在木星的衛星總數已經達到了67顆, 而土星的衛星總數也有30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