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次,內蒙古重新定義了“舌尖上的中國”

今天, 內蒙古人又要驕傲了!

內蒙古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4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宣佈中國第九大菜系——“蒙餐菜系”正式問世。

官方消息稱, 中國目前聞名於世的是包括魯、蘇、粵、川、浙、閩、湘、徽在內的“八大菜系”, 如今隨著蒙餐一躍成為中國第九大菜系, 必將推動餐飲業的變局。

資料顯示, 目前內蒙古的蒙餐產品, 已在海外市場生根發芽, 已有至少40家大型飯店, 內蒙古也成為在國外開飯店最多的地區之一。

蒙餐一舉成為中國第九大菜系, 也得到了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相關專家的支援。 專家表示, 中國之前形成的八大菜系, 是隨著時間推移約定俗成而來, 不需要官方欽點、認定, 蒙餐菜系亦複如此。

其實在2017年1月, 《蒙餐—中國第九大菜系》圖書發佈會在內蒙古標準化院舉行, 該圖書以標準化的科學手段傳承發揚蒙古族飲食文化精粹。

工作人員展示《蒙餐—中國第九大菜系》

《蒙餐—中國第九大菜系》的編委會成員全部是來自內蒙古質監系統及內蒙古餐飲協會的專家。 圖書共收集、整理、加工、提煉了163道蒙餐, 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其獨特原料、烹飪技藝、菜品特色、風味特點、營養價值及溫馨貼士。 全書文字達13萬字, 圖片近200副。 全書共分為4篇, 分別為“肉食篇”“奶食篇”“麵食篇”和“蔬菜及其他篇”。

而早在2015年, 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院起草制定了《蒙餐標準體系表》和《內蒙古地方菜》共102項內蒙古地方標準, 已經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依法備案並正式發佈實施。

說了這麼多, 接下來重點到了, 那就是:

內蒙古十二盟市必吃美食!

呼倫貝爾特色美食——南屯牛排

南屯牛排是地道的當地美食,南屯牛排有烤和煮兩種,不加任何添加劑。原汁原味的食品,尤其是烤制的牛排比西餐裡的牛排好吃幾百倍。

興安盟特色美食——興安烤羊腿

興安烤羊腿色澤鮮豔、肉酥味美,營養豐富,滋補身體,是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蒙古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幹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通遼特色美食——庫倫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要數庫倫蕎面餄餎比較有名了,而熱吃的蕎面餄餎又數酸菜鹵子的最受人們的歡迎,濃濃的大骨湯、入味極深的拆骨肉、清爽的酸菜,完美的搭配……早餐就來一碗湯湯水水的蕎面餄餎吧。

赤峰特色美食——對夾

赤峰地區生產此種食品的店家較多,其中以赤峰城南對夾最為有名。對夾源於一種"杈子燒餅",其用一定比例的油水和麵,外用小米麵或糜子面擦穌,並塗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既成,內夾熏肉,外焦裡嫩,味道極美。

錫林郭勒特色美食——正宗蒙古奶茶

去錫林郭勒一定要喝正宗的蒙古奶茶才不枉此行。配以蒙族的“白食”---各類奶食品,你就會體會到為什麼“寧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茶”。

烏蘭察布特色美食——羊雜碎

烏蘭察布的羊雜碎在該地的諸小吃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尤其四子王旗的羊雜碎最為出名,講究“三料”、“三湯”、“三味”。三料又分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稱“三紅”;副三料即肚、腸、頭蹄肉,又稱“三白”。三料下鍋時切成長條或細絲。三湯即“原湯雜碎”、“清湯雜碎”、“老湯雜碎”。

呼和浩特特色美食——燒麥

燒麥又稱燒賣、稍美(內蒙古寫法,音shāo mài )、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面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

包頭特色美食——燉羊棒骨

內蒙古人愛吃肉,能吃肉。包頭地區的燉羊棒骨也是一道極好的美食,香而不膩的羊棒骨,以羊筋腱為主,不油不膩,老少皆宜。

鄂爾多斯特色美食——燉羊肉

鄂爾多斯燉羊肉是當地最有特色的一道菜,來到鄂爾多斯的外地賓客吃上一次當地燉羊肉總是讓你流連忘返、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最想吃的,也一定是燉羊肉。

巴彥淖爾特色美食——燴菜

人們常說的“巴盟燴菜”。去過巴盟的人才知道什麼叫正宗的巴盟燴菜,內蒙古東部人比較喜歡燉菜,西部人比較喜歡燴菜。巴盟燴菜無人不知。

烏海特色美食——葡萄酒

在內蒙古說葡萄酒必須提到烏海,烏海葡萄酒遠近而聞名。烏海葡萄酒博物館是象徵性的地方。

阿拉善特色美食——涼拌蹄黃

駱駝之鄉阿拉善特色,蹄黃即駱駝掌心鵝卵大小的兩塊纖維組織,因其是駱駝身上最活動的組織,肉質異常細膩而富有彈性,似筋而比筋柔軟,似駝峰而較駝峰更富纖維組織,以其製作的涼拌蹄黃清脆可口,滑爽鮮嫩,是不可多得烹飪上品。

南屯牛排是地道的當地美食,南屯牛排有烤和煮兩種,不加任何添加劑。原汁原味的食品,尤其是烤制的牛排比西餐裡的牛排好吃幾百倍。

興安盟特色美食——興安烤羊腿

興安烤羊腿色澤鮮豔、肉酥味美,營養豐富,滋補身體,是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蒙古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幹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通遼特色美食——庫倫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要數庫倫蕎面餄餎比較有名了,而熱吃的蕎面餄餎又數酸菜鹵子的最受人們的歡迎,濃濃的大骨湯、入味極深的拆骨肉、清爽的酸菜,完美的搭配……早餐就來一碗湯湯水水的蕎面餄餎吧。

赤峰特色美食——對夾

赤峰地區生產此種食品的店家較多,其中以赤峰城南對夾最為有名。對夾源於一種"杈子燒餅",其用一定比例的油水和麵,外用小米麵或糜子面擦穌,並塗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既成,內夾熏肉,外焦裡嫩,味道極美。

錫林郭勒特色美食——正宗蒙古奶茶

去錫林郭勒一定要喝正宗的蒙古奶茶才不枉此行。配以蒙族的“白食”---各類奶食品,你就會體會到為什麼“寧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茶”。

烏蘭察布特色美食——羊雜碎

烏蘭察布的羊雜碎在該地的諸小吃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尤其四子王旗的羊雜碎最為出名,講究“三料”、“三湯”、“三味”。三料又分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稱“三紅”;副三料即肚、腸、頭蹄肉,又稱“三白”。三料下鍋時切成長條或細絲。三湯即“原湯雜碎”、“清湯雜碎”、“老湯雜碎”。

呼和浩特特色美食——燒麥

燒麥又稱燒賣、稍美(內蒙古寫法,音shāo mài )、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面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

包頭特色美食——燉羊棒骨

內蒙古人愛吃肉,能吃肉。包頭地區的燉羊棒骨也是一道極好的美食,香而不膩的羊棒骨,以羊筋腱為主,不油不膩,老少皆宜。

鄂爾多斯特色美食——燉羊肉

鄂爾多斯燉羊肉是當地最有特色的一道菜,來到鄂爾多斯的外地賓客吃上一次當地燉羊肉總是讓你流連忘返、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最想吃的,也一定是燉羊肉。

巴彥淖爾特色美食——燴菜

人們常說的“巴盟燴菜”。去過巴盟的人才知道什麼叫正宗的巴盟燴菜,內蒙古東部人比較喜歡燉菜,西部人比較喜歡燴菜。巴盟燴菜無人不知。

烏海特色美食——葡萄酒

在內蒙古說葡萄酒必須提到烏海,烏海葡萄酒遠近而聞名。烏海葡萄酒博物館是象徵性的地方。

阿拉善特色美食——涼拌蹄黃

駱駝之鄉阿拉善特色,蹄黃即駱駝掌心鵝卵大小的兩塊纖維組織,因其是駱駝身上最活動的組織,肉質異常細膩而富有彈性,似筋而比筋柔軟,似駝峰而較駝峰更富纖維組織,以其製作的涼拌蹄黃清脆可口,滑爽鮮嫩,是不可多得烹飪上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