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遷安市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助力國家城迎審

2017年是愛國衛生運動開展65周年, 4月是第29個全國愛國衛生月, 遷安市開展以“歷史與展望——為了人民健康的65周年”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月活動, 助力國家城迎審。

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65周年主題宣傳活動。 各單位以第29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契機, 緊緊圍繞活動主題, 結合遷安市2017年“文明城市創建, 衛生城市迎審”工作, 全面深入宣傳報導愛國衛生運動65年走過的光輝歷程, 回顧各時期開展的除“四害”、改水改廁、五講四美、衛生創建、環境整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 重點展示十八大以來愛國衛生運動在預防和減少疾病、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質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通過多種形式, 加強正面宣傳和典型報導強化輿論引導, 弘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 積極營造全民參與、共建共用的濃厚氛圍。

認真組織愛國衛生月專項活動。 結合遷安市“文明城市創建, 衛生城市迎審”工作和本單位實際, 制定愛國衛生月工作方案, 以“四個一”為重點, 組織開展好愛國衛生月專項活動。 一是每個鎮鄉在本地區集中統一開展一次環境衛生整治。 重點對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周邊、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拆遷閒置地塊等環境衛生問題突出區域開展衛生大掃除,

徹底清除衛生死角。 專項整治活動時間統一安排在4月14日。 二是每個社區、村製作一期愛國衛生宣傳欄。 以愛國衛生運動65周年為重點, 集中宣傳愛國衛生運動歷史和新時期重點工作內容。 三是每個中小學舉辦一場以愛國衛生運動為重點的衛生科普講座或活動。 增強青少年對愛國衛生運動的認知, 宣導從小養成文明衛生意識和良好生活習慣。 四是號召每個人參與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活動。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身活動, 引導和鼓勵群眾踴躍參與, 增強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各單位要通過組織開展好愛國衛生月專項活動,
擴大愛國衛生運動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參與度, 讓群眾進一步瞭解愛國衛生運動的實質內涵, 形成全社會人人關心、人人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良好局面。

著力營造健康防病環境。 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統籌推進城鄉衛生環境治理、春季傳染病防控和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 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疾病。 各相關單位要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特別是城鄉垃圾、汙水處理和公共廁所建設, 推進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度, 組織開展城鄉聯動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動, 做好家庭、居民區以及中小學校、托幼機構衛生清除室內和庭院積水, 剷除蚊蟲孳生環境, 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提升城鄉環境品質, 打造綠色和諧的人居環境。

積極宣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健康村鎮、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健康家庭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在城鄉居民和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健康支持性環境創建活動,把健康素養、控煙、疾病防控知識和中醫院健康理念等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元素有機融入社區文化、機關文化和企業文化,更好地發揮健康教育的基礎和先導作用。積極營造全社會控煙的輿論氛圍,推進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煙。統籌落實全民健身計畫,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積極組織開展健身跑(走)、騎行、登山、游泳、球類、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實現全民健身活動經常化、多樣化、生活化。

開展春季病媒生物防制集中消殺活動。在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基礎上,以“消滅病媒生物、保障人民健康”的原則,大力開展病媒生物孽生地調查整治和春季滅鼠活動。進一步完善環衛和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合理設置毒餌站、滅蠅籠等藥具,對重點區域、行業進行科學消殺,並做好滅前、滅後“四害”密度監測,控制“四害”密度,有效防控和減少病媒生物性傳播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通訊員:李香雲 廉志偉

編輯:康小北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積極宣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健康村鎮、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健康家庭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在城鄉居民和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健康支持性環境創建活動,把健康素養、控煙、疾病防控知識和中醫院健康理念等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元素有機融入社區文化、機關文化和企業文化,更好地發揮健康教育的基礎和先導作用。積極營造全社會控煙的輿論氛圍,推進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煙。統籌落實全民健身計畫,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積極組織開展健身跑(走)、騎行、登山、游泳、球類、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實現全民健身活動經常化、多樣化、生活化。

開展春季病媒生物防制集中消殺活動。在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基礎上,以“消滅病媒生物、保障人民健康”的原則,大力開展病媒生物孽生地調查整治和春季滅鼠活動。進一步完善環衛和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合理設置毒餌站、滅蠅籠等藥具,對重點區域、行業進行科學消殺,並做好滅前、滅後“四害”密度監測,控制“四害”密度,有效防控和減少病媒生物性傳播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通訊員:李香雲 廉志偉

編輯:康小北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