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砂仁、豆蔻好藥對,祛濕消脹和脾胃,附中醫養生秘方

專業醫學團隊, 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右上角關注!

中醫常用藥:砂仁

【砂仁】: 味辛, 性溫。 歸脾、胃經。

砂仁辛散溫通, 芳香化濕, 善入脾胃,

長於化濕醒脾, 行氣和胃, 溫中散寒, 為化濕行氣, 醒脾和胃之良藥, 兼有安胎之效。 凡中焦濕阻氣滯, 及胎動不安等證, 均為常用之品。

適用於濕濁阻中, 脘腹脹痛, 食少納呆, 嘔吐腹瀉之證 。

若寒濕內阻, 脘腹脹悶冷痛, 食少腹瀉, 常與草豆蔻、乾薑等溫中、化濕藥配伍 。

若脾胃氣滯, 脘腹脹滿作痛, 常與木香、枳實等行氣除脹止痛藥配伍。

若脾虛氣滯, 食少納差, 脘腹脹悶, 常與補氣健脾藥配伍, 如《張氏醫通》香砂六君子湯, 以之與人參、白術等藥同用。

【使用注意】 陰虛血燥者慎用。

中醫常用藥: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 性溫。 歸胃、脾、肺經。

辛散行脾胃之氣, 芳香化中焦濕濁, 主入脾胃, 作用重在行氣和中, 化濕醒脾, 為中焦濕阻氣滯所常用。

適用於濕濁阻中, 脾胃氣滯, 脘腹脹滿, 不思飲食之證。

若濕邪偏重者, 常與利水滲濕之品配伍, 如《溫病條辨》三仁湯, 以之與薏苡仁、滑石等藥同用。

若熱重於濕者, 還應配伍清熱燥濕藥, 如《溫病條辨》黃芩滑石湯。

【伍用】:砂仁辛散溫通, 行氣止痛, 醒脾和胃, 溫脾止瀉, 理氣安胎;白豆蔻辛溫香燥,

溫中化濕, 行氣止痛, 健胃止嘔。 砂仁香竄而氣濁, 功專於中、下二焦;白豆蔻芳香而氣清, 功專於中、上二焦。 二藥伍用, 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氣機, 以開胸順氣, 行氣止痛, 芳香化濁, 醒脾開胃, 和中消食。

中醫養生茶飲:清熱化濕、消食寬脹、行氣和胃

中醫健康養生食物

豆蔻砂仁荷葉飲

【組成】:白豆蔻2克, 砂仁2克, 荷葉半張。

砂仁長於行氣溫中與白豆蔻等化濕藥同用, 以增強化濕行氣之效, 加上荷葉清熱利濕, 共奏消食寬脹, 行氣和胃的功效。

【用法】:荷葉切碎, 與白豆蔻、砂仁一同大火煮沸, 小火再煨20分鐘, 藥汁當茶飲用即可。

尤其適用於痰濕體質人群, 脂肪肝、高脂血症伴有腹脹、大便粘膩等不適的人群服用。

專業醫學團隊, 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右上角關注!

更多專業的中醫內容、優質的養生知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