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教育和修養,加到一起,才是教養

你問我:你愛我什麼?

這個問題還真有點兒問倒我了。

想一想, 答案並不絕對。 外貌?身材?工作?收入?好像都不是。

愛源於吸引。

最能吸引我的一點, 是你的教養。

坦白幾個小故事吧。

大學時, 對一個男生頗有好感。 他高高帥帥, 研究生即將畢業, 據說當初是以全省第三的總分考出來的, 年年拿獎學金, 還是校三好學生。

某次同學們約好聚餐, 我在一旁, 聽他在那裡打電話訂飯店。

“喂, 是xx飯店嗎?我們今晚七點要訂一個十人的包房。 ”掛斷了又繼續撥號, 打給另一個飯店:“喂, 是xx飯店嗎?……”

我有些奇怪, 等他打完幾個電話忍不住問他:“怎麼?前幾個飯店都沒位置了嗎?”

他愣了下, 笑道:“都有位置的, 我就是想多訂幾家, 反正訂位不花錢, 不管我們臨時想去哪家都沒問題。 ”

說完還自認機靈地眨了眨眼睛, 周圍幾個人也都沒有說話。

畢業以後, 我們再無往來, 自然許多事情也沒有下文。

有趣的是, 許多同學也不再與他聯繫, 仿佛從未存在過的優秀生, 再聚時竟都無人提起。

一家飯店生存並不容易, 如果每個客人都打來電話卻爽約, 因此耽誤掉的生意無法想像。

店家允許客人不付定金便留位, 這是信任。 而肆意消費店家的信任, 爽約、欺騙且毫無歉意, 卻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見微知著, 能這樣對待一家飯店, 自然也可能對待朋友、愛人、同事甚至未來的客戶。

即使讀研讀博, 文憑一把, 也不會被人所欣賞。

徒有教育, 是夠不成教養的。

教育和修養, 加到一起, 才是教養。

還有一次, 朋友介紹一位元相親物件給我。

我們約在某咖啡廳, 對方一身名貴行頭走進來, 彬彬有禮地握手寒暄, 笑容滿面。

就座後, 他興致勃勃邊吃邊聊, 說自己在世界各地旅遊的見聞, 瓜子皮吐得滿地都是, 談到興起還點起香煙。

服務生客氣地提醒這裡不能吸煙, 他頓時一臉怒氣。

“抽根煙你們這裡會起火嗎?大驚小怪!”

上來一盤糕點, 還沒等吃, 他叫了起來:“哎呀!有蟲子!”定睛一看, 果然, 盤邊有一隻小飛蟲。

倒楣的服務員連忙小跑過來, 一臉惶恐地連連道歉, 說可以免費更換點心。

他冷笑:“第一次就有蟲子, 誰還敢吃你們換過的點心?我告訴你, 今天我已經沒有胃口了, 除非你把這蟲子吃下去!”

服務員說:“對不起先生, 那我們給您原價退掉, 再送您一杯免費咖啡, 可以嗎?”

眼看小姑娘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我連忙勸說:“算了算了, 又不是蟑螂之類, 大約是不小心飛進來的。 退掉就可以了。 ”

他忽然大吼起來, 把咖啡廳裡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我也愣住了。

他憤怒地指著服務員大罵:“你是不是聽不懂人話, 我讓你把蟲子吃下去!”

經理也跑了過來, 連聲勸解, 最後說可以整餐免單。 服務員也在不停地擦眼淚、鞠躬, 他居然還是不依不饒,

非要服務員吃下那只蟲子。

我忍無可忍, 扔下餐費起身就走。

回家後我對介紹人說:以後永遠不要再提這個人的名字。

有錢不等於有教養。 輕言細語, 鞠躬道謝的人, 一定比身著華服卻逼人吃蟲子更值得尊敬。

有見識也不等於有教養。 終生囿於小城鎮, 卻彬彬有禮, 尊重他人, 一定比走遍世界各地還不知道公共場所嚴禁吸煙的人, 更值得喜歡。

然後,來說說你給我留下的那些瑣碎記憶吧。

我們的第一次約會是耶誕節。

那天各種飯店人滿為患,於是只好跑到大排檔打包了幾個菜,兩個人坐在街頭長椅上邊聊邊吃。

那天我胃口不好,剩了一些飯菜。你接過去,把飯菜單獨收在一個袋子裡,又把啃過的骨頭、魚刺和一些垃圾放在另一個袋子裡,找到垃圾箱,系好了,丟進去。

我有些納悶,說反正都是要丟的,放在一個袋子裡不好嗎?比較環保啊。

你說分開放比較好,萬一有流浪漢翻到了,餓了,想吃就可以吃。但是如果把垃圾倒在飯菜裡,太髒了,可能他就吃不下了,想想那樣的畫面有點兒不舒服。

我見過許多人,他們會把抽過的半支煙按滅在吃剩的飯裡,也許菜盒裡丟了擦了鼻涕的紙巾,還往火鍋裡亂倒一些髒東西。這看起來似乎也沒什麼錯,畢竟是垃圾,遲早都要丟掉的,有什麼問題呢?

你的解釋卻打開另外一扇溫柔的窗戶。下意識地體貼和關照未曾謀面的另外一些人的人生,這樣真好。

教養與教育無關,與讀書無關,甚至與家教也無關。

它是一條無形的分界線,線上上者,懂反思,懂禮節,不激進,不偏執,舉止得體,氣肚從容,心懷善意和尊重。

所以親愛的,你問我愛你哪裡?

也許哪裡都有,也許只有這裡。

我愛你在雙方爭執後,冷靜下來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責任。

更愛你在我遇到挫折、身心俱疲時,不拱火,不添亂,心平氣和地撫慰所有的傷口。

教養讓一位伴侶成為對方的港灣,而不是風浪。

我愛這樣的你,也愛這樣與你相處的自己。

教養,決定了生活的底線。

在這條底線之上,我們才有餘地談生活。

然後,來說說你給我留下的那些瑣碎記憶吧。

我們的第一次約會是耶誕節。

那天各種飯店人滿為患,於是只好跑到大排檔打包了幾個菜,兩個人坐在街頭長椅上邊聊邊吃。

那天我胃口不好,剩了一些飯菜。你接過去,把飯菜單獨收在一個袋子裡,又把啃過的骨頭、魚刺和一些垃圾放在另一個袋子裡,找到垃圾箱,系好了,丟進去。

我有些納悶,說反正都是要丟的,放在一個袋子裡不好嗎?比較環保啊。

你說分開放比較好,萬一有流浪漢翻到了,餓了,想吃就可以吃。但是如果把垃圾倒在飯菜裡,太髒了,可能他就吃不下了,想想那樣的畫面有點兒不舒服。

我見過許多人,他們會把抽過的半支煙按滅在吃剩的飯裡,也許菜盒裡丟了擦了鼻涕的紙巾,還往火鍋裡亂倒一些髒東西。這看起來似乎也沒什麼錯,畢竟是垃圾,遲早都要丟掉的,有什麼問題呢?

你的解釋卻打開另外一扇溫柔的窗戶。下意識地體貼和關照未曾謀面的另外一些人的人生,這樣真好。

教養與教育無關,與讀書無關,甚至與家教也無關。

它是一條無形的分界線,線上上者,懂反思,懂禮節,不激進,不偏執,舉止得體,氣肚從容,心懷善意和尊重。

所以親愛的,你問我愛你哪裡?

也許哪裡都有,也許只有這裡。

我愛你在雙方爭執後,冷靜下來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責任。

更愛你在我遇到挫折、身心俱疲時,不拱火,不添亂,心平氣和地撫慰所有的傷口。

教養讓一位伴侶成為對方的港灣,而不是風浪。

我愛這樣的你,也愛這樣與你相處的自己。

教養,決定了生活的底線。

在這條底線之上,我們才有餘地談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