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湯原縣湯原鎮北向陽村宴席變化折射文明新風

東北網4月17日訊(記者王明菲)“最早我們村擺宴席最少都是八涼八熱十六個菜一桌, 每天最少吃兩頓連擺三天, 甚至還有借錢也要擺酒席的。 近期有了很大的改變, 通過宣傳教育, 要求婚嫁只吃一頓, 控制菜品、擺桌數量, 能做8個菜不做10個, 能放20桌不放30桌。 ”湯原縣湯原鎮北向陽村黨支部書記李兵說。 由村幹部組織的紅白理事會在婚喪嫁娶時現場指導、村辦事大廳設監督職能、村規民約約定獎懲, 一系列措施下來後, 村民們也都順勢不大操大辦了, 裡子面子還都沒丟。

日前, 在湯原縣湯原鎮隨著白事簡辦、喜事新辦的文明新鄉風日益濃厚,

一切從簡的農村新宴席流傳開來。

當地村民說, 現在村風好了, 有村規民約的約束, 我們的壓力也小了, 再也不會回到以前“寧窮一年, 不窮一天”的老樣子, 比排場、比闊氣、比新鮮……攀比陋習一度讓農民負擔非常沉重。

李兵介紹, 過去辦酒席非常講究:第一天請的叫“過堂客”, 專門為遠道來的親戚朋友擺幾桌酒席;第二天請“幫老忙”, 請幫忙買菜、洗菜、殺豬、切墩的人, 凡是幫忙婚事的左鄰右舍都是當天宴請的主人;第三天才是婚禮的正日子, 全村老少都來吃一天流水席。 這樣三天下來, 不算煙酒錢, 最少得花費幾萬塊錢, 而村裡平均禮錢也就100塊錢, 都拖家帶口吃好幾頓, 一般人家辦婚都賠錢。

據瞭解, 農村婚喪嫁娶、學子宴、生日宴、當兵酒、喬遷酒、滿月酒等各種宴請種類繁多, 群眾意見也很多。 但白事不辦會被說不孝順, 紅事不攀比覺得沒面子, 別人家的宴請後輪到自家不請怕招人講究, 往往經濟條件一般的村民深受其苦, 有的一年掙的辛苦錢, 一天吃喝精光, 因此扭轉風氣勢在必行。

今年初, 湯原縣下發《關於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工作的指導意見》, 重點聚焦“婚喪嫁娶”大操大辦, 引導村民從簡倡儉, 實行“四級連談一承諾”工作制度, 即包村幹部談、包片領導談、紀委書記談、黨委書記談, 並簽訂承諾書, 發現問題先處理領導幹部,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得到更加明顯改善。

湯原縣一些基層幹部表示,

實踐證明, 一旦地方黨委政府釋放出節儉辦事的信號, 農民會很快回應、積極維護, 這說明鋪張浪費看似愈演愈烈, 但早已不得民心。 “拒絕鋪張浪費, 形成節儉新風, 事關民生疾苦, 亦是民心所向。 ”湯原縣文明辦副主任呂本升表示, 杜絕農村鋪張浪費一定要找准切入點。 村幹部牽頭、理事會參與, 從困難家庭入手, 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將貧困戶不辦酒席寫入村規民約, 村裡主辦。 對80歲以上村民, 提倡村裡或合作社集體祝壽不擺酒席, 陪老人嘮家常、幫老人幹農活。 子女上學, 以成績低的學生為切入點, 勸導家長不辦學子宴, 或多個學子集體辦, 不收彩禮, 受到更多家長們的青睞。

總之, 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勢在必行。

湯原縣今年將農村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與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緊密結合, 要求各地爭創“移風易俗”示範鄉(鎮), 計畫每個鄉鎮培樹2個以上示範村, 每個村設5個示範戶, 通過示範引領, 確保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工作取得實效。 (紀世強記者王明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