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澄城“上刀山”——是雜技 是武術 是舞蹈

“上刀山、下油鍋。 ”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 在澄城縣, 有一種表演特技就叫“上刀山”。 “刀山”是用幾節木棍和閘刀捆紮而成, 搭20多米高杆梯,

以鍘刀為格, 六名勇士“上刀山”, 並在刀與刀之間的空當鑽身而過, 隨即在杆上表演鳳凰展翅、雙展單展、真假腳面、側身摘星、猴子望月、空走四門、蠍子編尾、單臂溜梢棍、倒身鑽席筒, 單腳撿糧、倒立杆頂等。

2009年,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入選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刀山創建不到百年

澄城縣堡城村“刀山”創建於1933年, 由堡城村村民焦劉寶、焦彩茂二位老人創建。

兩位元老人根據民間雜技“扶老杆”改進的, 老人們認為單杆表演單調、不刺激, 便想改進。 恰逢堡城村焦彩茂老人六十大壽, 幾位老人們在飯菜還沒上來之前, 用筷子捆紮試製, 一致認為更應增加其懸、奇、高、利、險、美幾大色彩格調。 1934年正月二十三日, 正好是堡城村廟會, 堡城村第一次扶起了史無前例的雙杆“刀山”, 一直傳承至今。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的傳承人焦忙栓介紹, “上刀山”這一項特技表演, 可以用不到百字概括:砂瓢為基, 高至二十余米, 仰而望之, 如摩雲天, 搖搖曳曳, 取其懸;二十四把側刀如刀劍為叢, 寒氣逼人,

取其險;表演者塗紅臉, 紮紅巾, 著紅衣紅鞋, 取其悍;刀山構件純以碌磚、石杆、木椽、麻繩為之, 取其古樸;通體飾之以柏枝之綠、燈籠之紅、彩旗之飛動、鈴鐺之脆響, 取其絢爛。

“‘刀山’是用幾節木棍捆紮而成, 搭20多米高杆梯, 以鍘刀為格, 六名勇士‘上刀山’, 在刀與刀的空間逐格穿行而上, 攀至頂端馬掛, 表演各種驚險動作, ”焦忙栓說, 如勇士們表演鳳凰單展翅雙展翅、真假腳面、側身摘星、猴子望月、空走四門、蠍子緶尾、單臂溜梢棍、倒身鑽席筒、單腳撿糧、倒立杆頂等險技絕活, 驚險刺激, 觀眾的神魂隨著搖盪。

24把鍘刀都是開過刃的真刀

焦忙栓表示, 表演“上刀山”最重要一個步驟就是製作刀山, 因為刀山高二十多米, 一定要確定安全、牢固。

“製作刀山有很多講究, 首先不能見陽光, ”焦忙栓說, 製作刀山都是晚上做的, 然後趕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出來之前要將刀山製作好。

晚上製作刀山, 是為了不讓外村人偷學這門技藝。 晚上, 本村人點著篝火照明製作。 製作刀山前, 還要祭神, 祈求今年風調雨順。

晚上製作刀山時, 女性也不能在現場, 據說不吉利, 可能也是怕女子偷學這門技藝, 將技藝流出。

如果晚上要製作刀山, 下午村裡的主事人就會祭神, 並敲鑼打鼓, 村裡的婦女和女孩聽到鑼鼓聲就不會再出門,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出門, 避免因為她們出門而造成刀山製作好, 卻在次日表演時發生事故。

焦忙栓介紹, 製作刀山需要碌碡2個、柱子頭2個、砂瓢2個、木椽40根、拉繩240米、麻繩800米左右、鍘刀24把、方桌1張、蘆席1張、麻辮1根、梢棍1根、笤帚、簸箕各一個、棗木棍4根、銅鈴4串、燈籠4頂、馬鑼1面、紅旗2面等。

“製作刀山的24把鍘刀都是開過刃的真刀, 底下的觀眾看向刀山, 可以看到亮閃閃的刀刃, 非常驚險, ”焦忙栓說, “刀山”屬本村焦家家族創建, 現已傳承全村,無姓名之分。“刀山”雖不到百年歷史,但其陣容和表演形式,在古人的基礎上,技高一籌,充分顯示堡城村村民的膽量和聰慧。

懸高利奇險美 是上刀山的特徵

焦忙栓表示,“上刀山”雖然才創建不到百年,卻一直深受觀眾喜歡,主要是它的懸、高、利、奇、險、美。懸,是因為“刀山”的底座並沒有埋入地下,只是在地上放兩個碌碡,碌碡上扣兩口砂鍋,卻要承受兩噸之重,“刀山”上有雙十字木椽,架於高空,看著懸而又懸。

高,是因為刀山直刺天空,老人們形容刀山欲刺青天,且無風刀山可擺動一米左右。利,說的是刀鋒韌利,利可吹發即斷,鍘刀銳利,明光閃閃。奇,是以雙杆用鍘刀刃相連,比獨杆難度大百倍。險,是指表演者從鍘刀空間中鑽穿而上,還要表演各種驚險工作,且高空獻藝難度相當大,非等閒之輩所能及。美,是指雙杆豎起、威風凜凜、柏枝纏身、漂亮無比、雙面紅旗迎風招展,四串鈴鐺,響聲不斷、六人登上、絕技絕藝,盡收眼底。

“上刀山的表演者一定要有一定的臂力,要進行一定的訓練,身手敏捷,”焦忙栓說,確定上刀山的表演者之後,表演者的家人一般都不知道,表演者們都是統一訓練,回家後向家人隻字不提,一是防止洩露的技藝,二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很多人第二天看表演,才知道有家人表演上刀山。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是集雜技、武術、舞蹈為一體,表演者大多是英勇無畏膽量過人的年輕人,在表演過程中不但舞姿優美,而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使觀眾提心吊膽,卻又賞心悅目。

老藝人相繼過世 年輕藝人還不懂

焦忙栓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電腦的普及,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了,古老的文化藝術漸漸被代替,傳統文化發展舉步維艱。現實生活也給傳統文化的空間越來越小,村裡的青壯年都外出上學、打工,年輕人對這些傳統文化意識也逐漸淡薄,隨著部分老藝人們相繼過世,雖然個別人在盡力挽救和傳承,但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前表演一次“上刀山”購買器具可能需要三五千元,而現在舉辦一次“上刀山”表演購買器具服裝等物品則需要數萬元,資金缺乏導致“上刀山”表演不能經常舉辦。距離最近的一次表演已是去年正月,表演資金都是村民你一百,我二百自籌出來的,當時的表演現場約有兩三萬觀眾。一身紅裝的表演者在空中騰挪跳躍、翻轉嬉戲,看得觀眾連連叫好。

“‘上刀山’這一表演特技亟需搶救傳承,否則會有失傳的危險。”焦忙栓說,為了讓後人能瞭解這一技藝,去年表演前,找了專業攝影人員對所有的流程、工序進行拍攝,從前一天晚上的製作刀山開始,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刀山表演,都被製作成了影像資料,以供後人們學習。

華商記者 康菲 圖片來自渭南市政府網

現已傳承全村,無姓名之分。“刀山”雖不到百年歷史,但其陣容和表演形式,在古人的基礎上,技高一籌,充分顯示堡城村村民的膽量和聰慧。

懸高利奇險美 是上刀山的特徵

焦忙栓表示,“上刀山”雖然才創建不到百年,卻一直深受觀眾喜歡,主要是它的懸、高、利、奇、險、美。懸,是因為“刀山”的底座並沒有埋入地下,只是在地上放兩個碌碡,碌碡上扣兩口砂鍋,卻要承受兩噸之重,“刀山”上有雙十字木椽,架於高空,看著懸而又懸。

高,是因為刀山直刺天空,老人們形容刀山欲刺青天,且無風刀山可擺動一米左右。利,說的是刀鋒韌利,利可吹發即斷,鍘刀銳利,明光閃閃。奇,是以雙杆用鍘刀刃相連,比獨杆難度大百倍。險,是指表演者從鍘刀空間中鑽穿而上,還要表演各種驚險工作,且高空獻藝難度相當大,非等閒之輩所能及。美,是指雙杆豎起、威風凜凜、柏枝纏身、漂亮無比、雙面紅旗迎風招展,四串鈴鐺,響聲不斷、六人登上、絕技絕藝,盡收眼底。

“上刀山的表演者一定要有一定的臂力,要進行一定的訓練,身手敏捷,”焦忙栓說,確定上刀山的表演者之後,表演者的家人一般都不知道,表演者們都是統一訓練,回家後向家人隻字不提,一是防止洩露的技藝,二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很多人第二天看表演,才知道有家人表演上刀山。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是集雜技、武術、舞蹈為一體,表演者大多是英勇無畏膽量過人的年輕人,在表演過程中不但舞姿優美,而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使觀眾提心吊膽,卻又賞心悅目。

老藝人相繼過世 年輕藝人還不懂

焦忙栓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電腦的普及,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了,古老的文化藝術漸漸被代替,傳統文化發展舉步維艱。現實生活也給傳統文化的空間越來越小,村裡的青壯年都外出上學、打工,年輕人對這些傳統文化意識也逐漸淡薄,隨著部分老藝人們相繼過世,雖然個別人在盡力挽救和傳承,但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前表演一次“上刀山”購買器具可能需要三五千元,而現在舉辦一次“上刀山”表演購買器具服裝等物品則需要數萬元,資金缺乏導致“上刀山”表演不能經常舉辦。距離最近的一次表演已是去年正月,表演資金都是村民你一百,我二百自籌出來的,當時的表演現場約有兩三萬觀眾。一身紅裝的表演者在空中騰挪跳躍、翻轉嬉戲,看得觀眾連連叫好。

“‘上刀山’這一表演特技亟需搶救傳承,否則會有失傳的危險。”焦忙栓說,為了讓後人能瞭解這一技藝,去年表演前,找了專業攝影人員對所有的流程、工序進行拍攝,從前一天晚上的製作刀山開始,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刀山表演,都被製作成了影像資料,以供後人們學習。

華商記者 康菲 圖片來自渭南市政府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