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西關小姐的6年慈善路

人物:林冬虹, 逢源街慈善人士

資訊時報訊西關小姐, 有些歐化又不失傳統, 代表著嶺南女性時尚典範和社會精英的形象。 在廣州,

西關小姐的生活方式一度成為“時尚”的標誌。 在逢源街公益界, 林冬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新時代西關小姐的內涵。

緣起西關 深入社區關心身邊人

“我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西關人, 小時候住在寶華路, 對西關很有情感。 2010年, 我跟一位在逢源街道做社區主任的同學聊天, 據她回饋的資訊, 在繁華的都市裡面, 其實有很多貧困的家庭需要幫助。 於是, 2010年底, 我就開始走訪這些家庭。 ”林冬虹回憶, 當時看到社區內貧困家庭的居住環境很差, 瞭解到他們的收入很低, 覺得很有感觸。 “他們現在住的地方跟我童年時代住的地方一樣, 還是二三十年前的那個樣子, 比七十二家房客裡面住的更加擁擠更加簡陋, 有一些還漏水。 ”

一段時間的走訪摸底調查後,

林冬虹的心再也平靜不下來。 她跟源勝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許敏英表達了自己要助養貧困戶的決心。 許敏英說, 一開始是林冬虹一個人去走訪, 瞭解情況後, 她決定要發起身邊的企業家朋友一起, 助養這些貧困戶。

“一直以來, 我們經常參加省外的, 甚至是更偏遠的山區去扶貧。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 也有很多很多的人需要幫助, 經濟上需要我們資助、精神上需要我們溫暖。 我們把愛心帶出去的時候, 也要環顧一下身邊, 在繁華都市的社區深處, 那些需要關心的人。 ”林冬虹如是說。

集結力量 愛心助力社區慈善

“他們組了一個愛心扶助群, 以企業帶動企業的模式, 為社區內貧困家庭提供幫助。

”源勝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許敏英告訴記者, 林冬虹發起的企業小組2011年起就開始就以團體形式, 組織企業過來逢源做慈善, 不僅逢年過節就過來社區慰問貧困家庭, 企業還為轄區內的困難家庭患者提供做白內障人員手術的機會。 這麼多年以來, 源勝社區愛心扶助群從來沒間斷過“愛心接力”, 參與的每個企業都會認領低保戶, 並為認領的家庭提供100元/月的資助, 每年1200元。 目前, 該慈善小組以企業帶動企業去做慈善的義舉, 已經從源勝社區慢慢把範圍擴大到惠城、泰興等社區。

林冬虹就這樣開始了在逢源的慈善之路, 她說, “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身邊的很多朋友很有正能量, 我覺得要將身邊願意付出愛心的朋友組合在一起,

很自然地去做這件事情。 ”

“我們美容行業的人很注重儀錶儀態、行為舉止, 美化自己之餘, 我們都很有正能量, 而且心底善良, 充滿熱情, 而且願意去傳播這種熱情。 ”廣東省美容化妝品協會副會長於桂宏也是在林冬虹的號召下參加了慈善, 他透露, “我們團隊平均每年捐資助養低保戶20戶左右, 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再多加600元資助。 ”

傳遞希望 激發街坊內心正能量

從2010年走訪家庭的時候, 看到貧困家庭一些老人臉上的無奈, 林冬虹一直難以釋懷。 她說, “他們情緒低落, 總覺得自己是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人, 看到這些場景我心情會很沉重。 但是經過這些年, 每一年的慰問、資助、激勵, 可以看到他們逐漸變化, 有一些開朗了,

充滿了陽光。 這跟街道工作人員的努力息息相關。 ”

“我覺得除了金錢的資助, 還要讓貧困戶內心受到激發。 比如, 我們會對一些讀書的學生, 不斷給予激勵。 ”林冬虹認為, 資助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幫助。 “轄區內有一個不是那麼開朗的小男生, 資助團隊的成員每次都跟他擁抱、握手, 他就會慢慢變得開朗;有一個女生, 學習成績比較好, 我們資助團隊的成員也承諾, 只要她考上大學, 所有的費用我們都會替她出。 我們覺得, 需要給他們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給他們真正可以靠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

我覺得除了金錢的資助, 還要讓貧困戶內心受到激發。 比如, 我們會對一些讀書的學生, 不斷給予激勵。

——林冬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