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蘋果收購迪士尼?約伯斯和迪士尼的愛恨情仇你知道嗎?

文/慕容隨風

圖/來自網路

最近投資圈被一個新聞所引爆了,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一份分析報告稱, 蘋果將以2000億美元收購迪士尼, 具體交易為2230億美元, 其中包括9%稅率。 若達成交易, 蘋果將成為世界上無可匹敵的超級巨無霸公司, 市值有望達到10000億美元以上。

當看到新聞的時候瀚哥也是震驚不已, 難道蘋果真的要開始當年喬幫主的未竟的事業了嗎?然而看到新聞之後, 則是感覺這個新聞真是有點假消息的感覺,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一份投資報告, 既不是蘋果官方, 也不是接近蘋果的人士, 甚至都不是美國人, 這種腦洞大開的設想讓人不禁想問, 蘋果收購迪士尼真是一個笑話嗎?瀚哥覺得, 其實也不是, 如果考慮到蘋果和迪士尼的關係的話, 我們還真要評估一下這種可能性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全世界最大的IT帝國和全世界最大的動畫帝國之間的愛恨情仇。

一、被趕走的約伯斯和成功的皮克斯

其實,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 蘋果公司是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翹楚, 而迪士尼則是老牌動畫企業, 這兩家公司在業務分類上可以說關聯度並不大, 甚至可以說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 因為對於這兩家公司來說都有一個讓他們又愛又恨的人, 這就是蘋果之父, 一代互聯網的絕對巨頭斯蒂夫·約伯斯。

時間回到1985年, 當年的喬幫主還僅僅是蘋果電腦的創始人, 在他的帶領下蘋果創造了個人電腦的神話, 然而問題還是出現了, 由於喬幫主與當時絕大多數的管理人員理念不同, 再加上老對手IBM推出了個人PC電腦, 從而搶佔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 蘋果公司的董事們將這一失敗直接歸罪於時任董事長的喬幫主, 於1985年4月撤銷了喬幫主的公司經營權。 喬幫主在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 想奪回公司指揮權失敗之後, 迫不得已在9月17日離開了他創立的蘋果公司。

在離開蘋果之後, 約伯斯曾經一度心灰意懶,

直到1986年約伯斯花了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的加利福尼亞Emeryville電腦動畫工作室, 並在這個工作室的基礎上創立了獨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並在工作室的基礎上發展成為3D電腦動畫公司, 很快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就打造出了動畫短片《錫鐵小兵》, 並且憑藉這部作品獲得了198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隨著皮克斯的不斷發展壯大, 世界動畫巨頭迪士尼開始選擇與皮克斯合作, 雙方的第一次合作項目叫做《玩具總動員》, 這部1995年推出的全球首部3D立體動畫電影, 創造了動畫電影的傳奇, 開啟了電腦製作動畫長片的新歷史。

在皮克斯開啟的動畫長片時代之後, 即使是貴為世界動畫電影帶頭大哥的迪士尼也迫不得已接受了皮克斯這個動畫界的小字輩, 並且把其提升到了合作夥伴的地位, 推出了怪物史萊克、超人特工隊、料理鼠王、機器人瓦力、飛屋環遊記等等經典的動畫電影, 這些電影都無例外的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獎。 而在經過了十年之後,蘋果公司在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請回自己的前任掌門約伯斯,由約伯斯帶領蘋果公司實現突破。到這裡,約伯斯成為了兩大巨頭,也就是蘋果和皮克斯的共同掌門人。

2006年,面對著主要競爭對手夢工廠的咄咄逼人,缺乏創新的迪士尼選擇收購皮克斯來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而這份換股轉讓協定讓擁有皮克斯超過50%股權的約伯斯成為了迪士尼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佔據了7%的股份)。對於喬幫主而言,成為迪士尼的最大股東,成為了其在傳媒領域佈局的第一步,獲得娛樂內容生產的控制權,對於蘋果公司而言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當時就有分析師評論,約伯斯佈局迪士尼是為蘋果打造內容業務奠定了基礎,從約伯斯整體的佈局來看,在硬體業務之後佈局內容業務無疑是約伯斯準備的一盤大棋。

之後在硬體領域喬幫主是大展宏圖,接連推出了iPod、iPhone、iPad 等等顛覆性的產品,但是從產業的發展階段來看,喬幫主還是在踐行自己的硬體戰略,在軟體方面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動作,然而上帝沒有再給喬幫主時間,2011年喬幫主與世長辭,而約伯斯家族作為迪士尼最大股東和蘋果公司控制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二、蘋果公司真的會選擇迪士尼嗎?

由於約伯斯的突然離世,讓蘋果先硬體後內容的佈局模式變成了一場猜想。但是,事實證明通過硬體獲得入口控制權,通過內容實現增值性盈利的路是走得通,無論是約伯斯時代的iTunes音樂版權售賣,還是後約伯斯時代中國互聯網人雷軍、賈躍亭在互聯網領域的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如今,約伯斯過世已經六年,六年過去蘋果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腦上面都沒能再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創新。這也就導致了,在喬幫主現實扭曲力場逐漸消退的今天,iPhone的新機iPhone7並沒能延續蘋果狂暴的銷售勢頭,從產業分析來看,蘋果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蘋果的創新能力逐漸減弱。可以說,從喬幫主離世之後,蘋果的創新能力可謂是黃鼠狼生耗子,一年不如一年,那種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越來越少,能夠激發人們購買興致的點逐漸消失,僅以蘋果的外觀為例,從iPhone6到iPhone6s再到iPhone7連續三年幾乎沒有任何大的變化。讓人都不禁懷疑,是不是喬幫主不在了,蘋果公司在吃完喬幫主老本之後,又開始萎靡不振了?

二是安卓競品的長足發展。比起蘋果手機的停滯不前,主打開源功能的安卓系統可謂是滿地開花,全螢幕設計,快充使用,電池容量持續升級,螢幕圖元優化,乃至於安卓系統碎片化優化,都讓安卓手機擁有了更多的亮點和競爭力,而蘋果新系統對於老機型的卡頓問題卻是始終不能解決,此消彼長之下,蘋果在世界各國都遭到了安卓系統的全面挑戰。

三是手機的全家族戰略的並不成功。在約伯斯時代,蘋果往往一個代系只有一台手機,這種精品路線讓蘋果手機的用戶體驗可謂無與倫比,然而,喬幫主過世之後,面對著三星等手機廠商的機海戰術,繼任者蒂姆庫克放棄了喬幫主的精品戰略,在一個代系中推出了主力旗艦,Plus大屏機這種兩類機型,其中還有過iPhone5c,iPhone SE等並不成功的嘗試,這些雖然讓蘋果手機的可選餘地變得更多了,但是無疑會喧賓奪主,讓主力機型的優化程度,精緻程度打了折扣,並且大螢幕這種漲了螢幕就大漲價格的做法,其實真心不夠厚道。

面對著蘋果手機銷量逐漸下滑,競爭對手不斷出現的大背景下,蘋果收購迪士尼,重回喬幫主當年先硬體後內容的大謀劃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它的好處無疑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現階段蘋果公司60%以上的利潤都來自於iPhone手機業務,當內容業務加入之後,對於蘋果公司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的好處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迪士尼強大的內容優勢,正好能夠給蘋果提供除音樂之外的其他內容服務。

所以,從歷史和邏輯的角度來說,蘋果收購迪士尼,或者只是通過股權方面合作取得業務的合作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不過具體如何還要看蘋果和迪士尼的官方公告吧。

作者: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烽火臺資本特約經濟學家,兼任《理財》雜誌、《金融界》、《和訊》、《LinkedIn》專欄作家,十余家財經媒體特約評論員與撰稿人。

而在經過了十年之後,蘋果公司在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請回自己的前任掌門約伯斯,由約伯斯帶領蘋果公司實現突破。到這裡,約伯斯成為了兩大巨頭,也就是蘋果和皮克斯的共同掌門人。

2006年,面對著主要競爭對手夢工廠的咄咄逼人,缺乏創新的迪士尼選擇收購皮克斯來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而這份換股轉讓協定讓擁有皮克斯超過50%股權的約伯斯成為了迪士尼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佔據了7%的股份)。對於喬幫主而言,成為迪士尼的最大股東,成為了其在傳媒領域佈局的第一步,獲得娛樂內容生產的控制權,對於蘋果公司而言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當時就有分析師評論,約伯斯佈局迪士尼是為蘋果打造內容業務奠定了基礎,從約伯斯整體的佈局來看,在硬體業務之後佈局內容業務無疑是約伯斯準備的一盤大棋。

之後在硬體領域喬幫主是大展宏圖,接連推出了iPod、iPhone、iPad 等等顛覆性的產品,但是從產業的發展階段來看,喬幫主還是在踐行自己的硬體戰略,在軟體方面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動作,然而上帝沒有再給喬幫主時間,2011年喬幫主與世長辭,而約伯斯家族作為迪士尼最大股東和蘋果公司控制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二、蘋果公司真的會選擇迪士尼嗎?

由於約伯斯的突然離世,讓蘋果先硬體後內容的佈局模式變成了一場猜想。但是,事實證明通過硬體獲得入口控制權,通過內容實現增值性盈利的路是走得通,無論是約伯斯時代的iTunes音樂版權售賣,還是後約伯斯時代中國互聯網人雷軍、賈躍亭在互聯網領域的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如今,約伯斯過世已經六年,六年過去蘋果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腦上面都沒能再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創新。這也就導致了,在喬幫主現實扭曲力場逐漸消退的今天,iPhone的新機iPhone7並沒能延續蘋果狂暴的銷售勢頭,從產業分析來看,蘋果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蘋果的創新能力逐漸減弱。可以說,從喬幫主離世之後,蘋果的創新能力可謂是黃鼠狼生耗子,一年不如一年,那種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越來越少,能夠激發人們購買興致的點逐漸消失,僅以蘋果的外觀為例,從iPhone6到iPhone6s再到iPhone7連續三年幾乎沒有任何大的變化。讓人都不禁懷疑,是不是喬幫主不在了,蘋果公司在吃完喬幫主老本之後,又開始萎靡不振了?

二是安卓競品的長足發展。比起蘋果手機的停滯不前,主打開源功能的安卓系統可謂是滿地開花,全螢幕設計,快充使用,電池容量持續升級,螢幕圖元優化,乃至於安卓系統碎片化優化,都讓安卓手機擁有了更多的亮點和競爭力,而蘋果新系統對於老機型的卡頓問題卻是始終不能解決,此消彼長之下,蘋果在世界各國都遭到了安卓系統的全面挑戰。

三是手機的全家族戰略的並不成功。在約伯斯時代,蘋果往往一個代系只有一台手機,這種精品路線讓蘋果手機的用戶體驗可謂無與倫比,然而,喬幫主過世之後,面對著三星等手機廠商的機海戰術,繼任者蒂姆庫克放棄了喬幫主的精品戰略,在一個代系中推出了主力旗艦,Plus大屏機這種兩類機型,其中還有過iPhone5c,iPhone SE等並不成功的嘗試,這些雖然讓蘋果手機的可選餘地變得更多了,但是無疑會喧賓奪主,讓主力機型的優化程度,精緻程度打了折扣,並且大螢幕這種漲了螢幕就大漲價格的做法,其實真心不夠厚道。

面對著蘋果手機銷量逐漸下滑,競爭對手不斷出現的大背景下,蘋果收購迪士尼,重回喬幫主當年先硬體後內容的大謀劃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它的好處無疑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現階段蘋果公司60%以上的利潤都來自於iPhone手機業務,當內容業務加入之後,對於蘋果公司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的好處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迪士尼強大的內容優勢,正好能夠給蘋果提供除音樂之外的其他內容服務。

所以,從歷史和邏輯的角度來說,蘋果收購迪士尼,或者只是通過股權方面合作取得業務的合作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不過具體如何還要看蘋果和迪士尼的官方公告吧。

作者: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烽火臺資本特約經濟學家,兼任《理財》雜誌、《金融界》、《和訊》、《LinkedIn》專欄作家,十余家財經媒體特約評論員與撰稿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