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霧培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2015年中央一號檔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 農業部資料顯示, 2014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570千公頃, 鮮薯產量9500多萬噸, 中國馬鈴薯生產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約1/4, 已成為馬鈴薯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馬鈴薯是世界上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也是中國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但是我國的馬鈴薯單產確是比較低的, 約為17噸/公頃, 只有高產國家荷蘭的1/3, 主要原因是我國的脫毒種薯的推廣面積仍然很少, 尚不到馬鈴薯總播種面積的30%。 霧培馬鈴薯技術的開展應用, 就是馬鈴薯脫毒苗通過噴霧栽培,

避免土傳病害和蚜蟲的污染, 最終產生微型薯原原種的栽培技術。 微型薯原原種是脫毒種薯的基礎, 也稱基礎種薯或核心種。 微型薯原原種在高海拔或高緯度地區經過2~3年的繁殖, 才能生產出合格種薯進行大田種植。

昌平區蔬菜技術推廣站在霧培脫毒微型馬鈴薯上栽培技術有著豐富的經驗, 對於批量生產微型薯原原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面就對霧培馬鈴薯的種植進行一下介紹。

霧培馬鈴薯的種植過程可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品種選擇

霧培微型馬鈴薯的栽培苗為脫毒種苗, 品種可根據當地主栽品種進行選擇, 我們選用的品種為中薯三號脫毒苗。

二、設備準備

霧培馬鈴薯的營養液組成有每噸水加入硝酸鈣300g、硝酸銨250g、硝酸鉀1800g、磷酸二氫鉀320g、硫酸鎂350g、氯化鈉75g、乙二銨四乙酸鐵鈉鹽30g。 微量元素100ml, 包括硫酸錳、硫酸鋅、硼酸、硫酸銅、鉬酸鈉和氯化鈷。

馬鈴薯霧化栽培的設施由栽培槽、水泵、霧化裝置、輸液管道、控時單元和貯液箱組成。 培養槽上的蓋板開有定植孔,

槽底配有霧化噴頭, 控時單元可以控制營養液的定時噴撒, 貯液箱可以保證營養液通過輸液管到回流和迴圈使用。

三、栽培要點

1.馬鈴薯脫毒苗扡插

取長度在10cm左右的中薯三號組培苗進行扡插, 扡插前用生根粉1000倍溶液浸泡5分鐘左右, 然後進行扡插。

扡插時注意組培苗的莖下端要從栽培床下部露出, 使營養液可以噴灑到組培苗上, 扡插後前三天要蓋遮陽網保持黑暗, 減少蒸騰, 防止組培苗萎蔫死亡, 空氣濕度保持在90%以上, 可在上午午前, 中午午後, 晚上放被子前, 進行地面和栽培床上噴水增濕, 以利於組培苗緩苗, 第三天后, 早晚逐漸見光, 逐漸增加光照時間, 第十天后, 組培苗開始生根, 生根後開始可以卸載遮陽網。

2.植株營養生長期

植株生根後, 馬鈴薯植株開始進入營養生長期, 植株莖葉生長旺盛, 這時要注意增加通風時間, 減少棚內濕度, 以防止馬鈴薯疫病的發生, 如遇連陰天可以適當使用百菌清煙劑進行熏棚防治, 這個時期的溫度控制在夜溫7度以上,

日溫25度以下。 三個星期後植株高度長到20cm左右, 根部生長旺盛, 開始出現微型薯, 這時要將薯秧下部5cm處的葉片剪掉, 將薯秧向下拉動並在栽培床上的栽培孔內塞入黑色海綿, 這是為了防止薯秧基部在栽培孔內結薯堵塞栽培孔, 馬鈴薯開始進入微型薯生長期。

3.微型薯生長及採收

當微型薯開始生長後,這時根部要注意避免光線照射,以防微型薯見光變綠。微型薯的生長需要大量的養分,如果微型薯缺少營養,薯塊生長變緩慢,結薯量減少。所以在營養液當中適當的增加氮磷鉀的含量,以保證微型薯的養分供給,在結薯前期,可以增加100g的磷酸二氫鉀,在結薯中期薯量多時,可以增加200g磷酸二氫鉀,在結薯中後期,馬鈴薯缺少營養和根部變黃發黑都會導致薯秧發黃死亡,這時可以在營養液中加入木酢液200ml/t和1000倍多菌靈粉劑,這樣可以促進馬鈴薯長出新根,減緩馬鈴薯根系的衰老死亡,延長結薯期,增加結薯量。當微型薯長到5g左右即可採收,採收過晚會影響薯秧上的其它種薯生長,影響微型薯的產量,採收時要注意,避免因採收造成微型薯的根部斷離,致使薯秧死亡。

4.微型薯的儲藏

採收後的微型薯,要放在竹篩內避光陰乾,保持通風,陰乾後的微型薯放入冷庫進行保存。庫存溫度2~4度。

四、植保管理

植保主要以防治害蟲為主,在日光溫室的風口安裝防蟲網和出入口處安裝避風閣,並在溫室內懸掛黃板。害蟲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蚜蟲防治可用拜耳螺蟲乙酯定植初期連續噴施3次進行預防,蚜蟲發病期20%殺滅菊酯乳劑3000倍液,50%抗蚜威2000倍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紅蜘蛛的防治可用拜耳螺蟲乙酯定植初期連續噴施3次進行預防,紅蜘蛛發病期可採用瑞雪環球生物皂液50倍、愛卡蟎40g/畝噴霧防治。

昌平區蔬菜技術推廣站

3.微型薯生長及採收

當微型薯開始生長後,這時根部要注意避免光線照射,以防微型薯見光變綠。微型薯的生長需要大量的養分,如果微型薯缺少營養,薯塊生長變緩慢,結薯量減少。所以在營養液當中適當的增加氮磷鉀的含量,以保證微型薯的養分供給,在結薯前期,可以增加100g的磷酸二氫鉀,在結薯中期薯量多時,可以增加200g磷酸二氫鉀,在結薯中後期,馬鈴薯缺少營養和根部變黃發黑都會導致薯秧發黃死亡,這時可以在營養液中加入木酢液200ml/t和1000倍多菌靈粉劑,這樣可以促進馬鈴薯長出新根,減緩馬鈴薯根系的衰老死亡,延長結薯期,增加結薯量。當微型薯長到5g左右即可採收,採收過晚會影響薯秧上的其它種薯生長,影響微型薯的產量,採收時要注意,避免因採收造成微型薯的根部斷離,致使薯秧死亡。

4.微型薯的儲藏

採收後的微型薯,要放在竹篩內避光陰乾,保持通風,陰乾後的微型薯放入冷庫進行保存。庫存溫度2~4度。

四、植保管理

植保主要以防治害蟲為主,在日光溫室的風口安裝防蟲網和出入口處安裝避風閣,並在溫室內懸掛黃板。害蟲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蚜蟲防治可用拜耳螺蟲乙酯定植初期連續噴施3次進行預防,蚜蟲發病期20%殺滅菊酯乳劑3000倍液,50%抗蚜威2000倍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紅蜘蛛的防治可用拜耳螺蟲乙酯定植初期連續噴施3次進行預防,紅蜘蛛發病期可採用瑞雪環球生物皂液50倍、愛卡蟎40g/畝噴霧防治。

昌平區蔬菜技術推廣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