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軍事文摘」楊民青:特朗普上臺後美俄關係前瞻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特朗普上臺後美俄關係前瞻

作者:楊民青;

特朗普上臺後, 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如何變化, 成為公認的最大變數之一。 然而, 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與俄羅斯關係難以實現根本性的改觀, 這是由於在根本利益和地緣關係上, 雙方始終存在結構性矛盾。

軍事實力強大決定相互對立

冷戰結束後, 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後, 美國和俄羅斯結束了危險的軍事對抗, 各自軍事戰略也做了相應調整, 國際安全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世界大戰不再像以前那樣, 時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全球進入了和平發展時代, 這已經成為世界的一種共識。

在葉利欽執政期間, 美俄關係得到了歷史上少有的緩和。 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 兩國似乎消除了障礙, 俄羅斯儼然成為西方的一員。 然而, 沒有多久, 美俄關係蜜月便難以繼續。

普京執政後, 美俄新的對抗與敵意不斷增加, 特別隨著北約勢力日益逼近, 俄羅斯不得不做出強烈反應, 人們驚呼新冷戰已經開始。

對於兩個世界軍事強國而言, 無論對方怎樣表明和平願望, 怎樣許諾註定走和平發展道路, 各自強大軍事實力必然令對方感到嚴重的威脅。 可以說, 即便是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相同相近的國家, 軍事實力強大, 就會令對方採取防範措施。 無論從人的本性、國家利益, 還是地緣政治、歷史教訓上說, 這都是必然的。

最令美國擔心的是俄羅斯強大的戰略進攻能力。 在核戰略武器、常規打擊力量、電子資訊裝備力量軍事戰略等方面, 俄羅斯一直是美國最強大的對手。

據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2012年公佈的資料顯示,

美國核武庫中約有8000個核彈頭, 其中, 實戰部署約2150個。 而俄羅斯則大約有1萬個核彈頭, 實戰部署為4430個。

對洲際導彈而言, 除了精度、射程之外, 機動發射性能和分導彈頭是重要的考核指標。 在這兩個領域裡, 俄羅斯“白楊”-M洲際導彈, 絲毫不遜色於美國“民兵”-3洲際導彈。

美國的核打擊優勢在海基領域。 目前, 美海軍擁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其中, 12艘已實戰部署, 每艘裝載24枚“三叉戟”-2潛射導彈, 每枚導彈攜帶4個核彈頭。 相比較而言, 俄羅斯有9艘現役的戰略導彈核潛艇, 可攜帶共144枚潛射導彈, 約528枚核彈頭。

近幾年來, 雖然俄羅斯一直遭受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 在發展軍事力量方面一直困難重重, 但是在普京主持下,

俄羅斯並不甘示弱, 一直努力追趕美國, 大力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 其中, 軍事裝備採辦經費總額努力保持增加, 更加大了美國的擔憂。

近幾年, 國際軍事專家對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進行評估, 美國和俄羅斯一直穩居第一名和第二名。 其中, 美國《軍事週刊》對全球軍事強國的綜合實力做了如下排名, 前7位分別的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印度、英國、日本。

正因如此, 在軍事和安全領域, 美國一直視俄羅斯為主要競爭對手。

歐洲戰略利益重疊難改變

二戰結束後, 歐洲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 蘇聯解體前, 美蘇兩霸的戰略利益爭奪主要在歐洲。 進入21世紀, 美國宣佈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後, 美國在歐洲的軍事部署也從來沒有放鬆過。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組織不斷東擴, 不斷削弱和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由於美國所具備的政治、經濟、軍事優勢, 在歐美關係中, 美國佔據了主導地位, 歐洲充當了附屬角色。

以前, 美國通過強大歐洲牽制蘇聯, 但是, 美國不需要強大的可與自己平起平坐的歐洲, 更不需要超越自己的歐洲。歐盟國家不斷擴大後,美國的擔心越來越明顯。但是,數十年來,美國從未考慮放棄歐洲。尤其不會放棄歐洲利益,與俄羅斯全面交好合作。

如今,特朗普在總統競選前後,不斷表示將與俄羅斯交好,甚至稱讚普京的國際戰略,如果他執政後真的承諾競選時的諾言,必然與美國既定的歐洲戰略相悖離,與美國為主導的北約戰略目標發生矛盾。可以說,美國與俄羅斯交好合作,必然與歐洲及北約離心離德,甚至可能發生衝突。對此,有西方學者不無擔心地認為,“特朗普與普京的關係將遭遇北約考驗”。

前不久,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專家的話稱,一旦特朗普對俄太過友善,或對盟國的承諾有所放鬆,俄羅斯就將步步進逼,測試北約的決心。“特朗普對北約的態度到底如何,不得而知”。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的文章稱,在競選期間,特朗普說了很多,但是,他當選後,其立場似乎在軟化。最近,特朗普已經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伯格交談過,雙方都強調美國和北約的盟友關係有著持久重要性。

最近,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社評分析了特朗普面臨的選擇。文章稱,對特朗普來說,與普京達成某種協定的吸引力又大又明顯。從政治上說,這將大大有助於特朗普從一個大亨、明星和政治局外人轉變成一位政治家。但是,全世界一定希望特朗普還能看到與俄羅斯達成任何大妥協必然伴隨的巨大風險。“普京表示,如果北約繼續東擴,俄羅斯將讓其窒息。現在,俄羅斯又宣佈計畫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文章也認為,北約將考驗特朗普和普京之間的關係,“這個組織將成為二人爭執的源頭”。

有媒體發表英國智庫學者錢伯斯的分析文章說,特朗普將和俄羅斯再次“重啟”兩國關係,並和奧巴馬一樣不願介入烏克蘭危機,但是,不會在對北約和歐盟的立場上後撤太多。

對於外界的關注,特朗普最近已經給出部分回應。據《紐約時報》報導,特朗普表示,他希望與普京和睦相處,但是不支持“重啟”兩國間關係的概念,其潛臺詞是,美俄兩國關係將維持原來的格局,不會發生重大歷史性變化。

對此,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分析文章說得更加明確。文章說:“和俄羅斯合作是可能的,但取決於特朗普想實現什麼目標。”文章在回顧了蘇聯解體以來美俄的交往,特別提到雙方合作與對抗的過程後說,同俄羅斯打交道,特朗普必須認真思考他想要避免什麼,想要實現什麼,當然,前提是不危及歐洲享受了71年的和平與繁榮。

這也就是說,美國在與俄羅斯的交往中,決不會放棄歐洲。如果美國在歐洲和俄羅斯兩者中選擇,或在北約與俄羅斯兩者選擇,回答是不言自明的。美國放棄歐洲和北約就是放棄了美國在歐洲的戰略利益。

歐洲與俄羅斯的利益衝突和矛盾,美國必然站在歐洲一邊,不會與俄羅斯聯手。特朗普也不會做出如此不靠譜的選擇。況且,作為精明商人和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來說,在類似重大問題上,註定是靠譜的。如果美國總統真的做出了不靠譜的決定,那麼,美國國會必將制止這種不靠譜的行為。對此,人們不必懷疑。這位未來的“不靠譜”總統做出對美國不利、對本國有利的“不靠譜”想法,只是天真幻想。

如果說,美俄未來的兩國關係可能有所交好的話,也只能是與奧巴馬時代相比,兩國關係在某些方面有所鬆動或改善。但是,由於兩國利益在歐洲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的矛盾,因此兩國不可能實現真正的交好合作。這一點,不是由於特朗普本人所能完全決定的。況且,他競選時的許諾有些不能兌現,有些不可能兌現。

美俄在中東戰略利益衝突仍將繼續甚至加劇

中東雖並非當今繁華豐裕之地,但是,卻堪稱歷史上引人注目之地。一是民族問題,中東地區聚集多民族國家,有阿拉伯、突厥、波斯、猶太等民族;二是宗教問題,中東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伊斯蘭為中東最大宗教,教派繁雜,衝突眾多,積怨深重;三是地緣問題,中東地處五海三洲之地、歐亞大陸中段,曾是東方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要衝;四是資源問題,中東石油產量豐富,為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錨商品;五是歷史問題,歷史上伊斯蘭國家曾建立跨歐亞非大帝國,一戰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瓦解,中東伊斯蘭國家內部失和,給了大國得以利用的天賜良機。

中東是大國存在和爭奪的操練場和試金石。二戰結束,大國爭奪在此開始,冷戰結束,大國爭奪在此繼續。控制了中東就控制了地緣、控制了石油、控制了文明、控制了思想、控制了宗教、控制了人類的過去和未來。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眾所周知,石油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現代戰爭的血液,當今世界石油和糧食、水、空氣一樣重要,在工業社會中至今不可替代。正因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國家的發展權,當然就能控制相關國家。

據歷史資料記載,在20世紀初,當時的全世界列強之中,只有美國和俄國可生產大量的石油,1901年,德克薩斯州東部大油田被發現後,美國一躍而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新一輪“淘黑金”熱興起。而當時的其他西歐國家其石油主要依賴進口,也只能依賴美俄兩國,於是紛紛將目光投向其他石油資源勘探和開發。

1908年,中東發現第一口油井,立即被英國視為全球的能源寶庫。此後,英國控制中東,除了地緣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石油。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瓦解,英、法、美等國家的石油公司紛紛進入伊拉克、沙特和波斯灣畔的產油區,以商業、條約、軍事等手段,將藏在地下的“黑金”分割、據為己有。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權力通過洗牌,英國地位被美國取代。美國為加大對中東的控制,借助猶太複國主義力量,通過幫助猶太人複國,在中東地區扶植堅定可靠的軍事盟友。以此平衡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力量。

多年以來,世界上5個已探明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都在中東,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和伊朗。其中,僅沙烏地阿拉伯儲量占全世界的25%以上。正因如此,從1948年至1982年的不到半個世紀裡,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便爆發了5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為二戰後戰爭持續時間之最,而這些戰爭的背後,就是兩個大國的操縱和博弈。

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趨激烈,在這一背景之下,兩國開始分別尋求、扶持各自在該地區的“代理人”,中東各國被劃分成以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為代表的“親蘇陣營”和以以色列為代表的“親美陣營”。

為避免直接對抗,美蘇雙方力圖在中東製造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在大國的挑撥和離間下,兩大陣營圍繞新舊矛盾衝突展開激烈的競爭,進而爆發了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東地區事實上成為美蘇兩國先進武器的試驗場。然而,一旦當戰爭的進程超出各自的控制範圍,兩國立即以聯合國名義進行斡旋,迫使戰爭參與方停戰。

經過數次中東戰爭,美國成功分化了阿拉伯世界,將阿拉伯世界主要產油國如沙特、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埃及等國家,一起納入到自己的經濟和安全體系當中,20世紀70年代,美國成功完成了石油美元的捆綁,實際控制了國際石油貿易的定價權,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如今,中東仍然是世界大國的必爭之地。從美國中東戰略角度而言,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的目的,就是要引發一場中東大亂,也只有通過大亂,美國才能真正牢牢地掌控整個中東各國,鞏固美元在世界的霸權地位,依靠石油定價繼續打壓和制裁俄羅斯。

與以前一樣,俄羅斯因在中東有著重大的戰略利益,因此,不會放棄在那裡的戰略地位,雙方在中東的矛盾和衝突不但不會根本上消除,而且,隨著世界時局的變化,將來有可能加重,難有真正的交好與合作。

公務員群,教師群,學生群,愛好者群,企業群以及媒體群1264273178添加時備註您的資訊將您拉入對應的群中。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ID:sinozhuge

長按二維碼關注

萬里常安研究院是由國內知名國際關係學者、國際新聞評論員黃日涵老師領銜的專業研究“一帶一路”以及海外風險的智庫,旗下中國最大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社區擁有15萬的關注者,投稿或課題研究合作請聯繫郵箱:sinozhuge@126.com,另外“海外利益研究”

更不需要超越自己的歐洲。歐盟國家不斷擴大後,美國的擔心越來越明顯。但是,數十年來,美國從未考慮放棄歐洲。尤其不會放棄歐洲利益,與俄羅斯全面交好合作。

如今,特朗普在總統競選前後,不斷表示將與俄羅斯交好,甚至稱讚普京的國際戰略,如果他執政後真的承諾競選時的諾言,必然與美國既定的歐洲戰略相悖離,與美國為主導的北約戰略目標發生矛盾。可以說,美國與俄羅斯交好合作,必然與歐洲及北約離心離德,甚至可能發生衝突。對此,有西方學者不無擔心地認為,“特朗普與普京的關係將遭遇北約考驗”。

前不久,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專家的話稱,一旦特朗普對俄太過友善,或對盟國的承諾有所放鬆,俄羅斯就將步步進逼,測試北約的決心。“特朗普對北約的態度到底如何,不得而知”。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的文章稱,在競選期間,特朗普說了很多,但是,他當選後,其立場似乎在軟化。最近,特朗普已經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伯格交談過,雙方都強調美國和北約的盟友關係有著持久重要性。

最近,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社評分析了特朗普面臨的選擇。文章稱,對特朗普來說,與普京達成某種協定的吸引力又大又明顯。從政治上說,這將大大有助於特朗普從一個大亨、明星和政治局外人轉變成一位政治家。但是,全世界一定希望特朗普還能看到與俄羅斯達成任何大妥協必然伴隨的巨大風險。“普京表示,如果北約繼續東擴,俄羅斯將讓其窒息。現在,俄羅斯又宣佈計畫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文章也認為,北約將考驗特朗普和普京之間的關係,“這個組織將成為二人爭執的源頭”。

有媒體發表英國智庫學者錢伯斯的分析文章說,特朗普將和俄羅斯再次“重啟”兩國關係,並和奧巴馬一樣不願介入烏克蘭危機,但是,不會在對北約和歐盟的立場上後撤太多。

對於外界的關注,特朗普最近已經給出部分回應。據《紐約時報》報導,特朗普表示,他希望與普京和睦相處,但是不支持“重啟”兩國間關係的概念,其潛臺詞是,美俄兩國關係將維持原來的格局,不會發生重大歷史性變化。

對此,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分析文章說得更加明確。文章說:“和俄羅斯合作是可能的,但取決於特朗普想實現什麼目標。”文章在回顧了蘇聯解體以來美俄的交往,特別提到雙方合作與對抗的過程後說,同俄羅斯打交道,特朗普必須認真思考他想要避免什麼,想要實現什麼,當然,前提是不危及歐洲享受了71年的和平與繁榮。

這也就是說,美國在與俄羅斯的交往中,決不會放棄歐洲。如果美國在歐洲和俄羅斯兩者中選擇,或在北約與俄羅斯兩者選擇,回答是不言自明的。美國放棄歐洲和北約就是放棄了美國在歐洲的戰略利益。

歐洲與俄羅斯的利益衝突和矛盾,美國必然站在歐洲一邊,不會與俄羅斯聯手。特朗普也不會做出如此不靠譜的選擇。況且,作為精明商人和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來說,在類似重大問題上,註定是靠譜的。如果美國總統真的做出了不靠譜的決定,那麼,美國國會必將制止這種不靠譜的行為。對此,人們不必懷疑。這位未來的“不靠譜”總統做出對美國不利、對本國有利的“不靠譜”想法,只是天真幻想。

如果說,美俄未來的兩國關係可能有所交好的話,也只能是與奧巴馬時代相比,兩國關係在某些方面有所鬆動或改善。但是,由於兩國利益在歐洲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的矛盾,因此兩國不可能實現真正的交好合作。這一點,不是由於特朗普本人所能完全決定的。況且,他競選時的許諾有些不能兌現,有些不可能兌現。

美俄在中東戰略利益衝突仍將繼續甚至加劇

中東雖並非當今繁華豐裕之地,但是,卻堪稱歷史上引人注目之地。一是民族問題,中東地區聚集多民族國家,有阿拉伯、突厥、波斯、猶太等民族;二是宗教問題,中東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伊斯蘭為中東最大宗教,教派繁雜,衝突眾多,積怨深重;三是地緣問題,中東地處五海三洲之地、歐亞大陸中段,曾是東方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要衝;四是資源問題,中東石油產量豐富,為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錨商品;五是歷史問題,歷史上伊斯蘭國家曾建立跨歐亞非大帝國,一戰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瓦解,中東伊斯蘭國家內部失和,給了大國得以利用的天賜良機。

中東是大國存在和爭奪的操練場和試金石。二戰結束,大國爭奪在此開始,冷戰結束,大國爭奪在此繼續。控制了中東就控制了地緣、控制了石油、控制了文明、控制了思想、控制了宗教、控制了人類的過去和未來。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眾所周知,石油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現代戰爭的血液,當今世界石油和糧食、水、空氣一樣重要,在工業社會中至今不可替代。正因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國家的發展權,當然就能控制相關國家。

據歷史資料記載,在20世紀初,當時的全世界列強之中,只有美國和俄國可生產大量的石油,1901年,德克薩斯州東部大油田被發現後,美國一躍而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新一輪“淘黑金”熱興起。而當時的其他西歐國家其石油主要依賴進口,也只能依賴美俄兩國,於是紛紛將目光投向其他石油資源勘探和開發。

1908年,中東發現第一口油井,立即被英國視為全球的能源寶庫。此後,英國控制中東,除了地緣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石油。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的瓦解,英、法、美等國家的石油公司紛紛進入伊拉克、沙特和波斯灣畔的產油區,以商業、條約、軍事等手段,將藏在地下的“黑金”分割、據為己有。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權力通過洗牌,英國地位被美國取代。美國為加大對中東的控制,借助猶太複國主義力量,通過幫助猶太人複國,在中東地區扶植堅定可靠的軍事盟友。以此平衡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力量。

多年以來,世界上5個已探明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都在中東,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和伊朗。其中,僅沙烏地阿拉伯儲量占全世界的25%以上。正因如此,從1948年至1982年的不到半個世紀裡,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便爆發了5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為二戰後戰爭持續時間之最,而這些戰爭的背後,就是兩個大國的操縱和博弈。

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趨激烈,在這一背景之下,兩國開始分別尋求、扶持各自在該地區的“代理人”,中東各國被劃分成以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為代表的“親蘇陣營”和以以色列為代表的“親美陣營”。

為避免直接對抗,美蘇雙方力圖在中東製造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在大國的挑撥和離間下,兩大陣營圍繞新舊矛盾衝突展開激烈的競爭,進而爆發了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東地區事實上成為美蘇兩國先進武器的試驗場。然而,一旦當戰爭的進程超出各自的控制範圍,兩國立即以聯合國名義進行斡旋,迫使戰爭參與方停戰。

經過數次中東戰爭,美國成功分化了阿拉伯世界,將阿拉伯世界主要產油國如沙特、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埃及等國家,一起納入到自己的經濟和安全體系當中,20世紀70年代,美國成功完成了石油美元的捆綁,實際控制了國際石油貿易的定價權,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如今,中東仍然是世界大國的必爭之地。從美國中東戰略角度而言,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的目的,就是要引發一場中東大亂,也只有通過大亂,美國才能真正牢牢地掌控整個中東各國,鞏固美元在世界的霸權地位,依靠石油定價繼續打壓和制裁俄羅斯。

與以前一樣,俄羅斯因在中東有著重大的戰略利益,因此,不會放棄在那裡的戰略地位,雙方在中東的矛盾和衝突不但不會根本上消除,而且,隨著世界時局的變化,將來有可能加重,難有真正的交好與合作。

公務員群,教師群,學生群,愛好者群,企業群以及媒體群1264273178添加時備註您的資訊將您拉入對應的群中。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ID:sinozhuge

長按二維碼關注

萬里常安研究院是由國內知名國際關係學者、國際新聞評論員黃日涵老師領銜的專業研究“一帶一路”以及海外風險的智庫,旗下中國最大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社區擁有15萬的關注者,投稿或課題研究合作請聯繫郵箱:sinozhuge@126.com,另外“海外利益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