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金屬銀 風暴之前的平靜

隨著投資者繼續著迷于廣泛的股票指數, 貴金屬市場令人意外地平靜。 去年道鐘斯指數下跌2,000點時高漲過的貴金屬人氣, 現在正處於歷史最低點。 投資者高度幻想, 不知道他們會失去大量“本可擁有”的帳面財富。

這個詞屬於貴金屬零售市場, 與其說投資者在等待銀價下跌再開始購買, 不如說現在正在等待看到更廣泛的市場發生什麼。 據推測, 如果特朗普能夠讓公司減稅法案通過, 那麼道鐘斯指數將上漲到25,000點或更高。

雖然這是一種可能性, 但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市場已經嚴重過度擴張。 當然,

股票可能繼續上漲, 但正確的投資途徑是買入貴金屬,而不是要等到其他市場都出現崩潰的時候再進行完美的及時購買, 而是應該持續進行。 投資者應該在一段時間內購買金屬, 而不是在市場崩潰後再大量購買金屬。

如果我們關注道鐘斯指數與銀價的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趨勢:當美聯儲在2012年底公佈QE3時:

道指走勢和銀價

2012年底, 隨著道鐘斯指數持續走高, 銀價開始回落。 一些貴金屬投資者擔心這次與2008年一樣, 銀價跟隨下一次股市崩盤下跌。 但是, 由於白銀價格從2011年的高點已經下跌了70%以上, 這一次會有所不同, 而道鐘斯指數已經大幅飆升。

正如我在Crush The Street的採訪中提到的那樣, 道鐘斯指數在2016年第一季度下跌了2,000點, 當時有接近創紀錄(364噸)的黃金流入ETF基金。 唯一另一次更大的黃金ETF流入(450噸)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 當時道鐘斯指數跌至低點6,700點。

當道鐘斯指數真的下跌5000點或更多時, 投資者會發生什麼?

那我可以告訴你, 我們將看到黃金和白銀會創紀錄地流入ETF基金。

但是, 我不認為從一種帳面資產轉向另一種帳面資產是明智之舉。 而且, 我不是唯一相信這一點的人。 如果我們看看自2007年以來, 實體銀條和銀幣的白銀投資需求與ETF資產相比, 結果如下:

從2007年到2011年, 實物銀條和銀幣需求量為6.87億盎司, 白銀ETF基金(和類似產品)持銀量為4.19億盎司。

但是, 看看2012年至2016年發生的情況。 實物銀條和銀幣需求幾乎翻了一番, 達到11.52億盎司, 而淨ETF庫存的淨增長只有1.12億盎司。

這意味著投資者投入實物白銀的資金是投入紙白銀ETF產品的十倍。 當然, 當市場終於崩潰時, 主流投資者將會進入白銀ETF, 因為他們不瞭解誰更好。 不過, 貴金屬投資者將購買實物白銀。

不幸的是, 當出現崩盤, 情況變得真的很糟的時候, 試圖購買白銀, 可能不會像許多人所期望的那樣奏效。 相反, 我看到銀市場完全不堪重負, 因為只有很少的實物銀。

無法預測更廣泛的市場何時會最終出現調整並可能會崩潰。 但是, 我不會試圖確定個市場進入實體白銀的時間。 我不是給出建議, 而是指出什麼是合理的邏輯推理。

最後, 它不是“是否”的問題, 而是“何時”股票和債券市場將會崩潰。 是的, 美聯儲和中央銀行通過支持2008年已經垮掉的市場, 拖延了近十年, 但時間並不在他們一邊。

記住我的話。 (覃維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