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三年多了200多隻東方白鸛,興凱湖首次發現黑嘴天鵝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

黑嘴天鵝。 資料片

近日, 黑龍江省2016年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報告出爐, 這也是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的最新環境調查報告。 由於生態環境改善等原因, 我省境內首次出現了黑嘴天鵝, 不僅如此, 通過三年監測, 東方白鸛的數量增加了200多隻。

興凱湖保護區:首次發現黑嘴天鵝

報告顯示, 目前在黑龍江流域, 我省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50個,

面積達790萬公頃, 其中黑龍江流域保護區面積占全省保護區面積的40%。

在興凱湖自然保護區, 按照中俄合作計畫, 去年保護區開展中俄邊境線春、夏、秋三季調查35天, 統計鳥類12目18科109種174087只, 其中春季鳥類最多, 為96695只。 同時, 在我省首次發現了黑嘴天鵝, 這也是國內第四次發現。

今年, 中俄將合作開展興凱湖水鳥聯合監測統計工作, 開展興凱湖流域鳥類保護、研究、監測方面合作。

八岔島保護區:三年多了200多隻東方白鸛

為保護瀕危鳥類“東方白鸛、大白鷺”, 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俄羅斯聯邦巴斯達克自然保護區利用三年時間展開監測工作, 進一步掌握了雙方保護區“東方白鸛”種群的結構、數量、區系特徵等科學資訊資料,

為雙方採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保護瀕危珍稀鳥類提供了有利依據。

監測資料顯示, 2013年中方區內約有20只定居繁殖的東方白鸛, 年繁殖存活可出巢飛行的16只, 總數達到40只左右。 2014年9月下旬, 監測東方白鸛數量為50只(含幼鳥), 2015年全區約有60多隻東方白鸛(包括2015年新繁殖幼鳥), 2016年全區約有276只東方白鸛(含幼鳥)。 同時, 俄方東方白鸛成鳥及幼鳥數量約為300只左右。

下一步, 雙方將在“東方白鸛”監測合作的基礎上, 聯合開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監測, 掌握其數量、棲息地等基本資訊。 我省還將與俄方建立資訊化資料平臺, 實現資源分享。

洪河保護區:俄6種高等珍稀植物這都有

洪河自然保護區也是我省重要的國際濕地之一。

去年4月1日-10日, 俄方保護區鳥類專家安德列與洪河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洪河自然保護區共同開展鳥類環志、鸛鶴類監測和野生動物調查工作。 通過和俄方野生動物專家的深入交流和共同開展工作, 共記錄到野生動物7目13科54種2000多隻。

去年7月21日至26日, 中俄雙方保護區科研工作組在洪河自然保護區開展植物調查工作。 經過聯合考察, 記錄了《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紅皮書保護高等珍稀植物名錄》6種植物在保護區分佈狀況, 雙方科研人員共同開展了森林樣方調查。

今年, 中俄雙方科研人員將在洪河自然保護區共同開展野外動物考察, 包括對鳥類及魚類的調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