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鄭州社保局撞臉“人民的名義”跪式視窗,曝光後玻璃圍擋迅速撤掉

在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 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的保姆去信訪局辦事兒, 又矮又小的視窗讓保姆辦一趟事之後, 腰酸背痛。 這個視窗是副市長丁義珍為對付群眾長時間上訪而設計的, 其陰損做法不僅受到李達康書記的批評, 也遭到眾多觀眾和線民的唾棄。

李達康知道這件事兒之後親自去信訪局, 讓區長在又矮又小的視窗前, 親自體驗一把人民的辛酸。

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上圖,這個被網友形容為很“丁義珍”的窗口,大概到一般人腰部的位置,個子稍微高點就得卑躬屈膝,低點的也得把腰彎成90度,才能與視窗內坐著的工作人員對話。

面對這種情況,鄭州社保局回應:

迅速做出整改後,不少網友還是反應,大家不滿意的是玻璃牆,社保局卻在拿座椅做文章。

當4月17號記者再次來到社保局的時候,發現原本將工作人員與辦事群眾隔離開來的玻璃圍擋被撤掉,服務台呈三面開放式,辦事大廳裡的叫號機重新啟用,工作人員組織辦事群眾取號有序排隊,在等候區增加更多座椅,多名安保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儘管服務視窗前有便民座椅,但是大多數市民仍願意把便民座椅擱置一旁,彎著腰趴在服務窗臺上與工作人員交流。

“來辦事的人太多了,環境很嘈雜,我趴在服務窗臺上能離工作人員更近些,能聽清工作人員說話,方便雙方交流。”前來更換社保卡的市民吳靜表示,她趴在服務臺上是無奈之舉,“來辦事的人太多了,等了那麼久,輪到我就想儘快辦完,早點走,坐不坐都無所謂的。”

“靠近點說話心裡才踏實嘛,顯得親近,也希望工作人員能聽清我的訴求,儘快幫我辦好事情。”市民周琦認為,中國人的交流習慣就是靠近點說話,所以才導致很多市民還是願意趴在服務臺上,不願意坐在椅子上。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上圖,這個被網友形容為很“丁義珍”的窗口,大概到一般人腰部的位置,個子稍微高點就得卑躬屈膝,低點的也得把腰彎成90度,才能與視窗內坐著的工作人員對話。

面對這種情況,鄭州社保局回應:

迅速做出整改後,不少網友還是反應,大家不滿意的是玻璃牆,社保局卻在拿座椅做文章。

當4月17號記者再次來到社保局的時候,發現原本將工作人員與辦事群眾隔離開來的玻璃圍擋被撤掉,服務台呈三面開放式,辦事大廳裡的叫號機重新啟用,工作人員組織辦事群眾取號有序排隊,在等候區增加更多座椅,多名安保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儘管服務視窗前有便民座椅,但是大多數市民仍願意把便民座椅擱置一旁,彎著腰趴在服務窗臺上與工作人員交流。

“來辦事的人太多了,環境很嘈雜,我趴在服務窗臺上能離工作人員更近些,能聽清工作人員說話,方便雙方交流。”前來更換社保卡的市民吳靜表示,她趴在服務臺上是無奈之舉,“來辦事的人太多了,等了那麼久,輪到我就想儘快辦完,早點走,坐不坐都無所謂的。”

“靠近點說話心裡才踏實嘛,顯得親近,也希望工作人員能聽清我的訴求,儘快幫我辦好事情。”市民周琦認為,中國人的交流習慣就是靠近點說話,所以才導致很多市民還是願意趴在服務臺上,不願意坐在椅子上。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