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於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你瞭解多少?

人體能夠活動自如離不開關節這個基礎結構。 所謂關節是指骨與骨的連接面, 由關節軟骨、韌帶、關節囊、滑膜等組成。 其中關節軟骨對保護骨質、避免磨損、保障關節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關節的活動實際就是關節軟骨之間的相互運動。

關節軟骨當中有65%-80%是由水所組成, 其它包括糖蛋白、膠原蛋白、軟骨細胞等等。 事實上, 軟骨就如一個多孔的結構:膠原蛋白是一條條細長纖維織成的網套, 糖蛋白則是具有彈性的球體, 水分則填塞其中。

這些成分分別提供了軟骨的健康營養及功能保護。 所有的成分都必須完整, 比例適當, 才能保證軟骨的負荷能力。 比如膠原蛋白變少, 則會使網套連接鬆弛, 使關節在受力時容易變形而加速磨損。 同樣如果糖蛋白的內含物減少, 則會使其彈性降低, 相對使關節也容易磨損。 而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

這些材質會“自然消退”或“功能退化”, 從而形成所謂的“退行性骨關節炎”。

定義

所謂退行性骨關節炎, 簡單定義就是指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 使得軟骨下方的骨質受力增加, 從而造成關節磨損加速、變薄, 關節間隙變窄。 如此一來, 運動時力量之間傳遞到軟骨下骨,

使得骨硬化、變形、囊性病變等等, 從而導致關節功能的退化。

好發人群

退行性骨關節炎好發年齡在45歲以上, 通常與年齡、體重、性別、職業等相關。 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約一倍左右, 可能與女性的股四頭肌-髕骨角度較大、絕經婦女激素改變導致骨質疏鬆較男性明顯等有關。 職業運動員、體重過大(BMI指數大於30)等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炎的幾率也較高。 據統計, 65歲以上的人群中, 至少一半以上的在X光片上有退變的表現(關節間隙變窄、骨刺形成等)。

結合病史、體征及X光片等, 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不難發現及診斷。 單足站立位可以模擬患者在行走時的關節形態, 以此體位拍攝X光片可以更明顯地顯示病變, 有利於早期診斷。

治療方法

治療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及綜合治療。 針對其病因及加重因素, 要做到:控制體重、減少負荷(少蹲起、上下樓梯等)、局部保暖、輕緩運動等, 必要時採取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利用冷敷、熱療和運動等方式減輕患處疼痛, 同時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及擴大運動範圍, 來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恢復關節功能。

@冷敷法:關節炎疼痛發作, 病人感到發熱時, 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後置於疼痛關節上, 每次不超過10分鐘。

@熱療法:在炎症消退後,可以用熱毛巾熱敷患處,也可以泡個熱水澡,每次不超過10分鐘。

2運動治療:通過適當運動增加關節的活動性及肌肉力量和穩定性:股四頭肌力量鍛煉、膝蓋活動性治療、膝關節強化治療等。尤需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想通過反復蹲起等較為劇烈的動作來“磨合”關節,殊不知這種病理狀態下的“磨合”更加加重了關節的磨損,反而加劇了病情的進展。

3藥物治療:目前治療關節炎的第一線藥物是“非類固醇抗炎止痛藥(NSAIDS)”,但是許多患者在服用該類藥物時常有胃腸不適等症狀發生,甚至出現胃腸潰瘍、出血或穿孔。

4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在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病情嚴重,以傳統康復、物理及藥物治療控制效果不好,且有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建議患者手術治療。針對不同時期、自身需求不同的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病患,有不同的手術方式可以選擇。

5關節鏡手術:鏡下對退變的關節軟骨、半月板、滑膜等進行清理、修復,取出關節內游離體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數日即可下地活動。適用於關節畸形不重、以輕中度退變為主的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

6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大致分為單髁置換和全膝關節置換兩種。其中單髁置換主要針對畸形不重的脛-股關節內側間隙病變患者;而全膝關節置換為最後的挽救性手術,目前的手術技術和假體設計等已經可以達到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但創傷較大,手術要求高,恢復時間相對較長,費用高昂,一旦失敗後果嚴峻,對患者及家庭的經濟和精神等方面都是嚴重的考驗,非到不得已而不為。

結論:對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要予以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患者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而言,仍建議以綜合治療為主,結合藥物、康復治療,配合日常生活的運動及保護,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穩定性和活動度,最後才考慮手術治療。但對於合併關節畸形的,應及早糾正,比如“羅圈腿”的矯形等,防止病變進一步發展,以免延誤治療,影響療效。

@熱療法:在炎症消退後,可以用熱毛巾熱敷患處,也可以泡個熱水澡,每次不超過10分鐘。

2運動治療:通過適當運動增加關節的活動性及肌肉力量和穩定性:股四頭肌力量鍛煉、膝蓋活動性治療、膝關節強化治療等。尤需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想通過反復蹲起等較為劇烈的動作來“磨合”關節,殊不知這種病理狀態下的“磨合”更加加重了關節的磨損,反而加劇了病情的進展。

3藥物治療:目前治療關節炎的第一線藥物是“非類固醇抗炎止痛藥(NSAIDS)”,但是許多患者在服用該類藥物時常有胃腸不適等症狀發生,甚至出現胃腸潰瘍、出血或穿孔。

4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在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病情嚴重,以傳統康復、物理及藥物治療控制效果不好,且有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建議患者手術治療。針對不同時期、自身需求不同的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病患,有不同的手術方式可以選擇。

5關節鏡手術:鏡下對退變的關節軟骨、半月板、滑膜等進行清理、修復,取出關節內游離體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數日即可下地活動。適用於關節畸形不重、以輕中度退變為主的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

6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大致分為單髁置換和全膝關節置換兩種。其中單髁置換主要針對畸形不重的脛-股關節內側間隙病變患者;而全膝關節置換為最後的挽救性手術,目前的手術技術和假體設計等已經可以達到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但創傷較大,手術要求高,恢復時間相對較長,費用高昂,一旦失敗後果嚴峻,對患者及家庭的經濟和精神等方面都是嚴重的考驗,非到不得已而不為。

結論:對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要予以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患者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而言,仍建議以綜合治療為主,結合藥物、康復治療,配合日常生活的運動及保護,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穩定性和活動度,最後才考慮手術治療。但對於合併關節畸形的,應及早糾正,比如“羅圈腿”的矯形等,防止病變進一步發展,以免延誤治療,影響療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