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第二次起跑衝刺同樣精彩

從事基層武裝工作, 對於董厚濤來說是回到了“起點”:1985年10月, 17歲的他不顧父母反對偷偷跑到鄉鎮武裝部報名參軍, 4年後憑著散打格鬥全國第三名的成績和過硬素質, 退伍進入公安幹警行列, 從普通民警、防暴隊員到防暴隊長、派出所副所長, 一干就是20年。 2009年, 他被調到肥西縣桃花工業園區, 任武裝部長。

上任之初, 董厚濤也想大刀闊斧幹點事, 然而武裝工作和工業園區的特殊性卻讓他有點水土不服, 第一次民兵整組就吃了企業的“閉門羹”。 學會換位思考後, 他把企業的難處作為開展工作的突破口。

日常工作中, 他主動幫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組織民兵廣泛開展聯防聯保、互幫互助活動, 不斷優化企業生產環境。 2010年初, 一家剛入駐園區的企業因人生地不熟招不到工人, 董厚濤主動幫助企業辦理報批手續、招聘員工, 大年三十還帶領民兵幫助平整生產用地, 使企業負責人深受感動。 當年3月民兵整組時, 這家企業50%的員工加入了民兵隊伍。

董厚濤常說:民兵是一支常備力量, 既要編實訓強, 更要管住用好。 在他的努力下, 武裝部建設完成了集網路環境伺服器、顯示和存放裝置、呼叫中心、監控資料無線採集等於一體的網路資訊系統。 每名基幹民兵配發通訊設備, 實現資訊即時共用、工作環境即時感知。 這支數位化常備軍按照網格化管理,

每人負責一片區域, 從維護社會治安、清理園區環境, 到開展助民活動、參與園區管理, 成為工業園區一道亮麗風景。

如今, 董厚濤坐在辦公室, 對每名民兵在崗在位情況一目了然, 組織指揮也是一呼百應。 去年7月初, 持續暴雨成災, 三河古鎮告急, 豐樂河橋灣村段堤壩出現險情。 董厚濤主動請纓帶領民兵趕往現場。 看到塌陷的堤壩多處已經出現滲水, 情況十分危急, 董厚濤顧不上剛剛包紮好的傷口, 二話沒說抱起一根木樁就跳進水裡, 經過7個小時的連續奮戰, 順利排除了險情。 在保衛三河的12個日夜裡, 他身先士卒, 帶領民兵分隊修固堤壩1430米, 轉移受災群眾960餘人……災情過後, 三河鎮當地群眾、桃花工業園和人武部不約而同地為他請功。

8月上旬, 董厚濤榮立三等功。

工業園區企業多容易找工作, 適齡青年當兵意願不強。 為調動他們報名應徵的積極性, 董厚濤一方面積極開展一對一、面對面宣傳鼓動;另一方面想方設法解除他們服役期間的家庭困難和退役後的工作安置等後顧之憂。

9月到12月, 是退役士兵返鄉的時節, 每年這個時候, 董厚濤都將園區和企業工作崗位收集整理成冊送到退役士兵手中, 依據他們的綜合素質幫忙出謀劃策。 在他的努力下, 5年來園區內退役士兵就業率達100%, 400餘名外地籍退役士兵也通過他的引領來此就業和創業發展。 目前, 工業園區民兵隊伍中退伍軍人比例和訓練落實率均達100%, 園區武裝部連續5年被上級軍事機關表彰為“先進基層武裝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