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強化輿情監控 營造良好環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載體,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逐漸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

“面對複雜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路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去年以來,我市強化了互聯網敏感輿情、熱點話題和突發事件的監控,特別是對新媒體的全天候監看,共監測到輿情700多條。 其中,通過控制負面言論擴散,查刪與跟帖引導防止炒作;組織及時發聲,正面回應疏導輿論;注重線下處置,涉事單位推動事件平穩解決這三種手段,處置了桂東房地產公司逾期不交房問題、反映賀州建設園博園征地拆遷問題、富川瑤族自治縣“撤點並校分流教師”問題、平桂警方在下排村抓捕阻礙礦場經營不法村民起衝突問題、蒼梧縣“7·31”地震涉賀網路輿情等多起重大或突發輿情事件,既凝聚了民心民力,又處置了重大輿情,使輿論應對處於可控可判可導的有利趨勢。

我市引導處置各類網路輿情1000次以上,落實上級指示100多次,上報問題線索30多條,摸底調查近100家網站,收集活躍激進網友名單20多個,刪除各類有害資訊100多條,約談網站、新媒體負責人共10批次,查封網友帳號1個。
經過系列整治,我市網上“三俗”資訊、網路謠言等有害資訊得到明顯改善,網路生態環境呈風清氣正的嶄新面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