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多黨制才能保證政治清廉”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丁一凡在《北京日報》撰文認為, 有關民主有一個似是而非的謊言, 就是說一黨制無法保證政治清廉, 只有多黨制才能互相監督, 保證清廉。 在這個背景下, 有一些人誤認為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與多民主黨派民主協商方式有問題, 認為中國共產黨不受監督, 只有實現多黨制, 才能互相監督, 保證清廉。 歷史地看, 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歐美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出現過政黨分肥制。 曾經, 歐美國家的公共治理被稱為政黨分肥制(又叫政黨分贓制)。 就是說, 哪個政黨上臺, 就可以把政府資源分給對競選勝利有貢獻的人, 大家可以隨便“分贓”。 這種隨便“分贓”的制度, 使公共治理一塌糊塗, 沒有人對國家治理效果負責任。 那個時候的多黨制是一個非常腐敗的制度。 直到啟蒙時代的思想家發現中國的制度管理更為有效, 便引進建立在科舉考試上的職業文官制度。

這一制度使政黨分肥制度受到一定限制, 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從而使公共治理逐步走向穩定。

輪流執政容易出現對公共財政不負責任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布坎南有一個觀點, 認為民主國家的公共財政之所以混亂, 債務不斷攀升, 就是因為多黨輪流執政。 為了能夠得到選民的支持, 延長執政時間, 執政黨利用擴大公共財政支出來使支持自己的選民獲益。 如果每一屆政府都這麼做, 就會使政府在公共財政方面大手大腳, 造成公共財務膨脹, 最後導致通貨膨脹。 在這方面, 中國有一個說法, 叫政貴有恆、治須有常。 也就是說, 政治治理是一個長期的事務, 公共政策一定要穩定,

要給民眾一種預期, 不能換來換去。 輪流執政恰恰打破了中國的這種傳統秩序。 中國傳統智慧認為, 公共秩序一定要有較長、較穩的預期, 這樣, 老百姓才好根據預測進行投資等活動。 從這個角度講, 輪流執政會造成財政和經濟發展的嚴重不穩定, 進而影響政策執行效果。

多黨制與政治不穩定有直接關係。 多黨制體現在議會制中, 政黨代表可以隨時更換立場、交換利益, 政府不斷倒閣。 在多黨制國家裡, 政府倒閣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一些黨派即使已經處在執政位置上, 其政黨代表有時候也會和其他政黨勾勾搭搭。 如果其他政黨給他的許諾比現在的更好, 那這些執政黨代表就會反戈一擊, 議會裡的其他政黨聯盟就會推翻現有政府,

重組內閣。

中國歷史上不是沒有嘗試過多黨制。 在推翻清政府統治後的民國初期, 也是政黨林立, 中國的政治家們也曾想通過制定憲法來規範政黨活動, 使這個國家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但是, 儘管做了很多努力, 最終還是一團亂麻, 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這說明多黨制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縱觀世界歷史, 多黨制並不能保證政治清廉, 多數多黨制國家的政治也並不清廉。 相反, 在新加坡這樣一個被認為政治不民主的一黨制國家裡, 政治卻比其他國家清明得多。 在多黨制問題上,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就曾告誡美國的政治精英們, 要警惕美國政治生活中出現政黨政治的傾向。

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來看, 華盛頓當年的擔心不無道理。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認為, 中國取得巨大進步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深層政治體制背景的, 中國今天的政黨不是代表不同利益群體互相競爭的西方政黨。 只認同多黨競爭產生的政權合法性, 是十分淺薄的政治觀念。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