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啟宏濮存昕:用生命狀態詮釋飄然太白

4月14日, “青年之聲·戲劇開講”第二季第4期:《心中的“李白”——從人藝話劇<李白>創作談起》在北京人藝菊隱劇場舉辦, 邀請當代劇作家郭啟宏,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 講述北京人藝經典話劇《李白》的戲裡戲外、人物塑造、創作心得等故事, 解讀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李白。 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9日電“今晚是北京人藝《李白》這部話劇的第200場演出, 從1991年到現在, 才演了200場, 有點虧啊!我們是不是還能演到300場?咱們努力吧!”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說。 4月14日, “青年之聲?戲劇開講”第二季第4期:《心中的“李白”——從人藝話劇<李白>創作談起》在北京人藝菊隱劇場舉辦, 邀請當代劇作家郭啟宏與濮存昕, 講述北京人藝經典話劇《李白》的戲裡戲外、人物塑造、創作心得等故事, 解讀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李白。

“在中國, 沒有人不知道李白這個詩人的,

在國際上, 他也是有影響力的詩人, 我到國外去, 與俄羅斯人、日本人、韓國人聊起來, 都知道他。 而且, 人們好像已經把李白定位了, 定位成一個詩仙。 我就在想, 李白的詩, 人們都知道, 但是對他的人生命運、他的思想未必很瞭解。 李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何謂‘飄然太白’?我要回答這些問題。 ”郭啟宏說。

當代劇作家、話劇《李白》編劇郭啟宏。 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 郭啟宏發現, 從課本中讀到的李白, 是一個傲骨的人, 但從他的研究來看, 這只是比較表層的一個方面, 認識李白, 要把他放在中國知識份子命運的維度來考察。 “我認為李白是徘徊於道與世之間的, 他不可能離開現實, 但也不會完全向現實妥協。 我希望通過這部話劇能表現中國知識份子的歷史命運。 ”

為了更加真實地還原“飄然太白”的晚年生活, 在劇本已經出來半年、修改數次後, 也就是1990年的秋天, 北京人藝要求劇組人員去體驗生活, 重新去走李白當年走過的路, 體味他的人生。

從北京出發, 途經江油、綿陽、成都、萬縣、萬州、重慶、武漢、廬山等地, 一個月下來, 劇組人員找到了“一個和以前不一樣的李白”, 體會到了李白身上的“空靈”意境。

話劇《李白》劇照。

郭啟宏強調, 《李白》的成功是集體努力的結晶, 20多年來經久不衰, 依然有那麼多觀眾喜歡,

是個不斷打磨的過程, 整個劇組很盡職盡責, 能從每次演出中汲取很多好的東西, 經驗或者教訓, 而且每一場演出都是鮮活的, 需要觀眾仔細用心地觀察。

“沒有年齡了!”濮存昕如此評價他演了26年的這個角色, “最早演李白時, 我還是學生, 只是努著在演, 現在我更能找到飄然太白的感覺, 而且越來越能體會他當時的心境”。 濮存昕舉例, 昨晚在演《李白》的最後一幕時, 他強烈地感覺到了“那點空曠, 那點星星的自由、靜寂, 像是一個人最後時期滿載明月的感覺”, “所以我現在敢停頓了, 在臺上把那個氣場營造出來後, 就敢這麼停, 我想觀眾是願意讓我更靜、更穩下來的, 更像生活中那樣一種實際情況, 天地間只有我一個人。 ”濮存昕說。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話劇《李白》主演濮存昕。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濮存昕坦言,李白這個角色教給他很多,那顆赤子之心,從頭到尾的熱情、單純,簡單極了,像個孩子一般,然而他又是那麼矛盾,他不修飾,他想入道,實際上他有修煉的心態,但是他又經不住寂寞,他喜歡藝術,喜歡詩歌,喜歡為社會做事情,他的士大夫精神,要有仕途,這是他人生的追求。“郭先生寫的李白這段故事,很特別,是他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的一段時期,但卻是他一生中最精華的一段時期,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挖掘,‘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 ”

話劇《李白》劇照。

濮存昕強調,“一演20多年,真真正正值得觀眾欣賞的,也是我們不變的東西,就是真情,我們在臺上用一種生命的狀態把它演繹成一個臺上可見可聽的故事,讓觀眾去感受我們想像中的那個真情。經過這麼多年,我也越來越從容了,越來越‘真’了。還有技法,好的劇本、好的角色,每一招每一式,都意味著不可以隨便來,必須一次次地完善,給觀眾一段完整的審美。”

活動中,郭啟宏、濮存昕還就“你心目中的李白是怎樣的?”“在創作歷史類話劇時,如何把握歷史史實和藝術結合的問題?”“演員怎樣去體驗生活?”等問題,與現場觀眾展開交流互動,並線上回答了網友提問。

現場觀眾提問。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李白》是北京人藝經典話劇,由郭啟宏創作,濮存昕主演,于1991年在北京首都劇場首度上演,至今已演出26載,收穫褒獎無數。濮存昕曾憑藉該劇獲得文華表演獎、上海市白玉蘭獎以及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戲劇梅花表演獎。

據瞭解,《戲劇開講》是“戲劇東城”的惠民項目之一,現在是第二季。還將陸續邀請國內戲劇領域內卓有成績與影響力的青年戲劇藝術家作為主講嘉賓,跨越話劇、歌劇、音樂劇、戲曲等各個戲劇領域全方位“開講”,進一步向群眾普及戲劇知識,為戲劇愛好者打造了一個全方位接近戲劇藝術的平臺。讓戲劇愛好者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領略戲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團中央“青年之聲”將對每場講座進行及時報導,通過直播廳進行即時直播或後續重播,便於網友收看。

”濮存昕說。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話劇《李白》主演濮存昕。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濮存昕坦言,李白這個角色教給他很多,那顆赤子之心,從頭到尾的熱情、單純,簡單極了,像個孩子一般,然而他又是那麼矛盾,他不修飾,他想入道,實際上他有修煉的心態,但是他又經不住寂寞,他喜歡藝術,喜歡詩歌,喜歡為社會做事情,他的士大夫精神,要有仕途,這是他人生的追求。“郭先生寫的李白這段故事,很特別,是他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的一段時期,但卻是他一生中最精華的一段時期,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挖掘,‘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 ”

話劇《李白》劇照。

濮存昕強調,“一演20多年,真真正正值得觀眾欣賞的,也是我們不變的東西,就是真情,我們在臺上用一種生命的狀態把它演繹成一個臺上可見可聽的故事,讓觀眾去感受我們想像中的那個真情。經過這麼多年,我也越來越從容了,越來越‘真’了。還有技法,好的劇本、好的角色,每一招每一式,都意味著不可以隨便來,必須一次次地完善,給觀眾一段完整的審美。”

活動中,郭啟宏、濮存昕還就“你心目中的李白是怎樣的?”“在創作歷史類話劇時,如何把握歷史史實和藝術結合的問題?”“演員怎樣去體驗生活?”等問題,與現場觀眾展開交流互動,並線上回答了網友提問。

現場觀眾提問。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李白》是北京人藝經典話劇,由郭啟宏創作,濮存昕主演,于1991年在北京首都劇場首度上演,至今已演出26載,收穫褒獎無數。濮存昕曾憑藉該劇獲得文華表演獎、上海市白玉蘭獎以及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戲劇梅花表演獎。

據瞭解,《戲劇開講》是“戲劇東城”的惠民項目之一,現在是第二季。還將陸續邀請國內戲劇領域內卓有成績與影響力的青年戲劇藝術家作為主講嘉賓,跨越話劇、歌劇、音樂劇、戲曲等各個戲劇領域全方位“開講”,進一步向群眾普及戲劇知識,為戲劇愛好者打造了一個全方位接近戲劇藝術的平臺。讓戲劇愛好者們在愉悅的氛圍中,領略戲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團中央“青年之聲”將對每場講座進行及時報導,通過直播廳進行即時直播或後續重播,便於網友收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