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秘笈|珊瑚賣得這麼好,該如何鑒賞、保養?

瑪瑙街

- 瑪瑙風向標 -

- 導語 -

/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

/ 很多人以為珊瑚是植物

/ 其實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

/ 珊瑚是由無數微小的珊瑚蟲聚集形成的動物

- 珊瑚的歷史與形成 -

珊瑚蟲是一種腔腸動物, 它個頭很小, 往往只有幾毫米, 體態玲瓏, 色澤美麗, 十分嬌氣。

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的水域, 且水質必須潔淨、透明度高, 陽光照射充足, 退潮時不能長時間暴露在水面之上。

只有滿足這些苛刻條件, 珊瑚蟲才能繁茂生長, 建造珊瑚礁。

臺灣、我國南海諸島都盛產珊瑚, 但印度沿海和南海諸島緯度接近, 卻沒有珊瑚礁分佈。

這是因為恒河、印度河把大量泥沙帶入海洋, 使海水渾濁, “挑剔”的珊瑚蟲不喜歡這樣的環境。

因此, 有大河注入的海域不適宜珊瑚生存。

珊瑚蟲的形態就像花朵一樣, 頂端由一圈圈的觸手構成, 如同花瓣。

而圓筒般的柱部則好比花的子房。 珊瑚蟲會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鈣, 用來製造自己的骨骼。

我們一般所見的白色珊瑚, 實際上是一個個珊瑚蟲死後遺留下來的骨骼。

真正活的珊瑚蟲是在其上面開著的一朵朵柔嫩的“小花”。

紅如牛血, 蠟質光滑才是好珊瑚

- 如何才能挑選好珊瑚 -

如何才能挑選好珊瑚, 最重要的要看以下三方面:

1.“牛血紅”色最珍貴

俗稱“牛血紅”的鮮紅色珊瑚是最珍貴的, 它有著一種無可超越的雍容華貴。

粉色和白色的珊瑚做成項鍊後也很漂亮, 因此越來越受年輕女孩子的喜歡, 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2.表面越光滑,珊瑚價越高

珊瑚的表面越光滑越好,但真正的天然珊瑚或多或少總會有點瑕疵。

拋光的珠子表面仔細觀察,還能見到深淺相間的線條、或多或少的白點。

未拋光的珊瑚表面在放大鏡下可見到波紋狀的條紋。這些都是天然珊瑚的生長軌跡,是與仿製品區別的重要特徵。

3.蠟質光澤才是真

天然珊瑚具蠟狀的光澤,很柔和,如果是仿製品,則會顯現出瓷器或玻璃光澤。

- 紅珊瑚的保養與佩戴 -

有時大家會有疑問為什麼珊瑚買時又紅又亮,而佩戴後遇汗水後顏色變淺;

失去光澤,這與珊瑚的保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珊瑚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性質不穩定,人體的汗液中有酸性成分;

碳酸鈣碰到酸性物質就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白色氧化鈣;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附著在紅珊瑚上的白色物質。

夏天是出汗最多的季節,儘量每天晚上用清水沖洗紅珊瑚首飾;

把上面的汗液清洗掉,不起化學反應就不會出現白色氧化鈣了。

清洗後用軟布擦乾,塗上嬰兒油即可。

每隔一段時間,將紅珊瑚放在盛有嬰兒油的塑封袋裡,浸泡一晚,用軟布擦乾,可使其恢復紅色和光澤。

在佩戴中也要注意:

1、請避免重擊、碰撞、以免寶石脫落損壞;

2、請避免接觸化學物品、酸、鹼性液體及香水等;

- 珊瑚的種類及評價標準 -

珊瑚是珍貴的有機寶石,以其獨特的美麗贏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藏傳佛教將珊瑚列為“七寶”之一。

相信它是佛祖的化身,佛教徒常用其點綴佛像、製成念珠,認為可以辟災擋煞,促進修行。

古代羅馬人則認為珊瑚有驅熱止血以及開啟智慧、防止災禍的功效。

珊瑚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它是由珊瑚蟲骨骼堆積而成;

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蟲在固定地點生長死亡,終而形成珊瑚。

由於珊瑚的向光性及捕食的需要,它向上、向四周“生長”,終而形成樹枝狀的結構。

有趣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它類似植物的特徵迷惑了人類,讓人們以為它是植物。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是寶石。

只有其中極少數才可稱為寶石級珊瑚,這也使珊瑚尤其顯得珍貴。

它的顏色有紅色、橙紅色、粉紅色等等;

珊瑚的顏色是因形成過程之中,吸取了海水的中鐵、錳、鎂等等元素而顯色。

珊瑚的品種有紅珊瑚、藍珊瑚、地中海珊瑚、黑珊瑚、日本珊瑚、中國海南珊瑚等等,其中藍珊瑚、黑珊瑚幾乎已經絕跡。

珊瑚評價的標準主要是顏色和塊重,顏色越紅越濃郁,則珊瑚價值也更高。

另外,因為珊瑚生長緩慢,大塊重的珊瑚較為少見,這也使其尤其珍貴。

- 如何鑒別真假紅珊瑚? -

1、看紋理。

紅珊瑚都有著平行與珊瑚生長方向的縱紋,且排布較為緊密。

之外紅珊瑚的橫截面上有像樹的年輪一樣的環紋,在肉眼鑒別時要注意看這兩種紋理。

2、看顏色。

紅珊瑚的顏色是一種鮮活生動的紅色,不管是淺是深,它都活,不死,不鬱結。

且紅珊瑚帶有明亮的蠟質光澤,而染色的紅珊瑚沒有光澤,顏色也鬱結死沉。

3、聽聲音。

真的珊瑚看似嬌嫩但在相互碰撞時有清脆硬朗的聲音。

一般塑膠或其它仿造的珊瑚不會出現這種堅硬清脆的聲音。

這種聲音在枝狀的珊瑚上體現尤為明顯。

4、掂重量。

珊瑚有著不錯的分量感,一般放在手心會給人與其嬌嫩感不符的沉重感;

這種分量也是鑒別紅珊瑚與一些低劣仿冒品的依據之一。

5、天然珊瑚和染色珊瑚的鑒別:

染色珊瑚通常是用有機染料將白珊瑚染成紅色和其他顏色;

鑒別特徵是染料在裂縫中富集,並且外部色深內部色淺,表裡不一,用蘸丙酮的棉花棒搽,棉花會被染色。

6、天然珊瑚和仿品的鑒別:

珊瑚仿品常見的有染色的大理岩、紅色玻璃、紅色塑膠、用方解石粉末加染料做的“吉爾森珊瑚”。

這些仿品都不具備天然紅珊瑚的內部構造,仔細看紋路就可辨別;

染色大理岩顆粒狀結構,染料在礦物顆粒裡富集,用丙酮測試可得出答案;

紅色玻璃型可做的很相似,偶爾會見到氣泡,從硬度上來看,玻璃大於珊瑚,而且與鹽酸不起反應;

紅色塑膠的密度小一般在1.55以下,加熱有味,與鹽酸不起反應;

而吉爾森珊瑚的密度是2.45。

- 鑒別紅珊瑚的誤區 -

1、真品紅珊瑚是沒有白芯的

錯:阿卡紅珊瑚都是有白芯,所以阿卡紅珊瑚多做成蛋面和球面;用來鑲戒指和做吊墜,要不就是鑲原枝,做成珠子的相對少。

2、有生長紋的珊瑚都是紅珊瑚,沒有紋的珊瑚都不是紅珊瑚

錯:海竹染色的紅珊瑚也有生長紋,和紅珊瑚不同的是海竹的紋很粗,很疏;很容易看見,是放射紋,這一點會被奸商利用,說“紅珊瑚都是有紋的,你看多明顯啊”,而相反的,沙丁的紅珊瑚紋理是肉眼觀察不到的。

3、紅珊瑚都是紅色的

錯:紅珊瑚是一種品種,紅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鐵才是紅的;如果正好什麼都沒有吸收,是白色的,白色紅珊瑚是非常稀少的,市面上相對少見。

4、用酒精搽染色珊瑚的表面會掉色

錯:這個不知道要誤導多少人,用酒精泡了染色的紅珊瑚一天一夜也沒有掉色;而且用“84”,也泡了,也不掉色。把染色的砸開看裡面,也是紅的,可見現在的染色技術有多好。

2.表面越光滑,珊瑚價越高

珊瑚的表面越光滑越好,但真正的天然珊瑚或多或少總會有點瑕疵。

拋光的珠子表面仔細觀察,還能見到深淺相間的線條、或多或少的白點。

未拋光的珊瑚表面在放大鏡下可見到波紋狀的條紋。這些都是天然珊瑚的生長軌跡,是與仿製品區別的重要特徵。

3.蠟質光澤才是真

天然珊瑚具蠟狀的光澤,很柔和,如果是仿製品,則會顯現出瓷器或玻璃光澤。

- 紅珊瑚的保養與佩戴 -

有時大家會有疑問為什麼珊瑚買時又紅又亮,而佩戴後遇汗水後顏色變淺;

失去光澤,這與珊瑚的保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珊瑚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性質不穩定,人體的汗液中有酸性成分;

碳酸鈣碰到酸性物質就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白色氧化鈣;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附著在紅珊瑚上的白色物質。

夏天是出汗最多的季節,儘量每天晚上用清水沖洗紅珊瑚首飾;

把上面的汗液清洗掉,不起化學反應就不會出現白色氧化鈣了。

清洗後用軟布擦乾,塗上嬰兒油即可。

每隔一段時間,將紅珊瑚放在盛有嬰兒油的塑封袋裡,浸泡一晚,用軟布擦乾,可使其恢復紅色和光澤。

在佩戴中也要注意:

1、請避免重擊、碰撞、以免寶石脫落損壞;

2、請避免接觸化學物品、酸、鹼性液體及香水等;

- 珊瑚的種類及評價標準 -

珊瑚是珍貴的有機寶石,以其獨特的美麗贏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藏傳佛教將珊瑚列為“七寶”之一。

相信它是佛祖的化身,佛教徒常用其點綴佛像、製成念珠,認為可以辟災擋煞,促進修行。

古代羅馬人則認為珊瑚有驅熱止血以及開啟智慧、防止災禍的功效。

珊瑚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它是由珊瑚蟲骨骼堆積而成;

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蟲在固定地點生長死亡,終而形成珊瑚。

由於珊瑚的向光性及捕食的需要,它向上、向四周“生長”,終而形成樹枝狀的結構。

有趣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它類似植物的特徵迷惑了人類,讓人們以為它是植物。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是寶石。

只有其中極少數才可稱為寶石級珊瑚,這也使珊瑚尤其顯得珍貴。

它的顏色有紅色、橙紅色、粉紅色等等;

珊瑚的顏色是因形成過程之中,吸取了海水的中鐵、錳、鎂等等元素而顯色。

珊瑚的品種有紅珊瑚、藍珊瑚、地中海珊瑚、黑珊瑚、日本珊瑚、中國海南珊瑚等等,其中藍珊瑚、黑珊瑚幾乎已經絕跡。

珊瑚評價的標準主要是顏色和塊重,顏色越紅越濃郁,則珊瑚價值也更高。

另外,因為珊瑚生長緩慢,大塊重的珊瑚較為少見,這也使其尤其珍貴。

- 如何鑒別真假紅珊瑚? -

1、看紋理。

紅珊瑚都有著平行與珊瑚生長方向的縱紋,且排布較為緊密。

之外紅珊瑚的橫截面上有像樹的年輪一樣的環紋,在肉眼鑒別時要注意看這兩種紋理。

2、看顏色。

紅珊瑚的顏色是一種鮮活生動的紅色,不管是淺是深,它都活,不死,不鬱結。

且紅珊瑚帶有明亮的蠟質光澤,而染色的紅珊瑚沒有光澤,顏色也鬱結死沉。

3、聽聲音。

真的珊瑚看似嬌嫩但在相互碰撞時有清脆硬朗的聲音。

一般塑膠或其它仿造的珊瑚不會出現這種堅硬清脆的聲音。

這種聲音在枝狀的珊瑚上體現尤為明顯。

4、掂重量。

珊瑚有著不錯的分量感,一般放在手心會給人與其嬌嫩感不符的沉重感;

這種分量也是鑒別紅珊瑚與一些低劣仿冒品的依據之一。

5、天然珊瑚和染色珊瑚的鑒別:

染色珊瑚通常是用有機染料將白珊瑚染成紅色和其他顏色;

鑒別特徵是染料在裂縫中富集,並且外部色深內部色淺,表裡不一,用蘸丙酮的棉花棒搽,棉花會被染色。

6、天然珊瑚和仿品的鑒別:

珊瑚仿品常見的有染色的大理岩、紅色玻璃、紅色塑膠、用方解石粉末加染料做的“吉爾森珊瑚”。

這些仿品都不具備天然紅珊瑚的內部構造,仔細看紋路就可辨別;

染色大理岩顆粒狀結構,染料在礦物顆粒裡富集,用丙酮測試可得出答案;

紅色玻璃型可做的很相似,偶爾會見到氣泡,從硬度上來看,玻璃大於珊瑚,而且與鹽酸不起反應;

紅色塑膠的密度小一般在1.55以下,加熱有味,與鹽酸不起反應;

而吉爾森珊瑚的密度是2.45。

- 鑒別紅珊瑚的誤區 -

1、真品紅珊瑚是沒有白芯的

錯:阿卡紅珊瑚都是有白芯,所以阿卡紅珊瑚多做成蛋面和球面;用來鑲戒指和做吊墜,要不就是鑲原枝,做成珠子的相對少。

2、有生長紋的珊瑚都是紅珊瑚,沒有紋的珊瑚都不是紅珊瑚

錯:海竹染色的紅珊瑚也有生長紋,和紅珊瑚不同的是海竹的紋很粗,很疏;很容易看見,是放射紋,這一點會被奸商利用,說“紅珊瑚都是有紋的,你看多明顯啊”,而相反的,沙丁的紅珊瑚紋理是肉眼觀察不到的。

3、紅珊瑚都是紅色的

錯:紅珊瑚是一種品種,紅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鐵才是紅的;如果正好什麼都沒有吸收,是白色的,白色紅珊瑚是非常稀少的,市面上相對少見。

4、用酒精搽染色珊瑚的表面會掉色

錯:這個不知道要誤導多少人,用酒精泡了染色的紅珊瑚一天一夜也沒有掉色;而且用“84”,也泡了,也不掉色。把染色的砸開看裡面,也是紅的,可見現在的染色技術有多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