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突泉縣量身打造現代農業新模式

本報訊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農民增收是農業發輾轉型跨越的重心和方向。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 突泉縣以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為目標, 以“三個緊扣”“五個帶動”為引領, 內轉外引, 雙向用力, 量身打造現代農業新模式, 預計全縣農民人均年可增收1300元。

“三個緊扣”, 以內轉促發展

緊扣“調優調綠”, 打造優質種植業。 以“優化結構、提產提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為重點, 促進傳統種植業向綠色有機和經濟作物、果蔬方向調整。 種植品種由玉米為主向雜糧雜豆、飼草飼料、特色種植轉變,

推進“糧改經、糧改菜、糧改草、糧改飼”進程。 2016年, 全縣玉米種植面積調減20萬畝以上, 增加了高粱、雜糧雜豆、蔬菜、牧草、馬鈴薯、葵花、甜菜、水稻等作物。

緊扣“規模發展”, 壯大特色養殖業。 該縣按照“減羊增牛、小畜變大畜、劣畜變優畜”思路, 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 引導農民發展舍飼養畜, 提高畜牧業規模效益。 今年, 全縣肉羊數量減少5萬隻, 優質肉牛、生豬和禽類養殖量均大幅提高。 廣大養殖戶養殖方式逐步由散養放牧向舍飼養殖轉變, 規模化舍飼養殖比例達到60%以上, 畜牧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緊扣“市場行銷”, 發展精深加工業。 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為根本, 全縣初步形成肉雞、蔬菜、草原黑豬、肉羊、雜糧等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4家, 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 其中自治區級6家, 盟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7家, 拉動全縣24.6萬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帶動就業1.8萬人,實現就業收入2.7億元。 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獲得的純收入達3200元以上。

“五個帶動”, 以外引提增效

龍頭帶動促轉變。 通過培育和引進安達牧業、天興奶牛、阿媽牧場、寶潤紅酒、步陽草編、尚德維康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轉變, 加快拉伸產業鏈條, 形成了企業和農戶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特別是以這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支撐, 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園區帶動促轉變。

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 推動富民產業向規模化、組織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建設賽銀花、曙光兩大現代農業園區, 帶動農民發展設施種植、養殖, 園區引領、合作社帶動作用顯著。

合作社帶動促轉變。 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 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通過合作式、訂單式、託管式等社會化服務模式快速發展。 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與農戶簽訂成品回收協議, 帶動農民增收。

能人帶動促轉變。 鼓勵種田能手、專業大戶、產業帶頭人組建家庭農場, 引導農民規範有序流轉土地, 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 目前, 共有農場式種植大戶200個, 流轉土地89萬畝, 發展地膜覆蓋18萬畝, 帶動農戶平均增收10萬元。

庭院經濟帶動促轉變。

近年來, 突泉縣立足農村實際, 確定了“兩促進、三結合、四抓好”發展思路, 與扶貧攻堅、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 抓重點、抓示範、抓特色,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美麗鄉村建設。 目前, 全縣共有庭院52298個, 有效利用面積5萬畝左右。 其中庭院種植模式帶動農戶27550戶, 庭院園藝模式帶動農戶146戶, 庭院加工模式帶動農戶16135戶, 庭院休閒服務模式帶動農戶340戶, 庭院綜合發展模式帶動農戶5176戶。 預計年可創收1.5億元, 占一產比重6%左右, 戶均增收3550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