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呵護祖國花朵 淨化風清氣正的網路精神家園

國家的未來在青年, 網路的未來也在青年。 一年前的今天, 習近平總書記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 其中特別強調指出, 要為廣大線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顯然, 維護和確保網路空間安全是首要任務。

熱詞: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一周年

互聯網是當今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 綜觀現實, 互聯網等資訊網路已經成為資訊傳播的新管道、生產生活的新空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繁榮的新載體、社會治理的新平臺、交流合作的新紐帶、國家主權的新疆域, 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繁榮進步, 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

當然, 凡事總有兩面性, 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 必須承認, 就現實而言, 網路空間風清氣正是主流, 但仍然存在著諸多影響社會和諧、安全、穩定的負面現象, 而其中青少年網路安全問題更是隱憂。 資料為證, 據一份2015年青少年上網安全分析報告顯示, 僅僅在1到4月, 我們國家一個互聯網的安全中心就曾經接到過網路詐騙報案6211起, 主要針對的對象都是16歲以下的青少年, 報案總數超過了100起。 並且針對青少年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在這個統計當中, 受騙者年齡最小僅為11歲。 從中不難看出, 儘管青少年兒童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一個活躍主體,

但同時也是遭受侵害最多的一個弱勢群體。

凡事有果, 必有其因。 青少年何以成為遭受侵害最多的一個弱勢群體, 不外乎兩個因素:一方面, 從內因上來說, 青少年年齡小、閱歷少, 對互聯網資訊的信任度高, 對資訊真偽缺乏辨識能力, 缺乏對互聯網安全問題的防範意識, 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 使得他們往往更易受到蒙蔽和欺騙。 另一方面, 從外因上來說, 由於監管治理不力, 網路空間並非一方淨土, 一些有害少年兒童的不良資訊仍有存在的空間, 使得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受到誤導和毒害。 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在遭遇網路安全問題時, 青少年受到的傷害更加嚴重。

不言而喻, 在我國由網路大國向網路強國邁進的征程中,

淨化網路空間, 守護網路安全尤當重視。 一方面, 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領導和管理責任, 加強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知識, 依法管網治網, 嚴厲打擊網路詐騙、網路竊密等違法犯罪活動, 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另一方面, 互聯網從業者要以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 加強網路內容建設, 做強網上正面宣傳, 營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網路空間。 最後, 每一個社會大眾要以身作則, 自覺爭做“四有好線民”, 用身教為青少年做好示範、樹好榜樣, 對任何有害有損青少年網路安全的現象和行為一起說不、堅決圍堵。 唯此, 才能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文明的網路素養、守法的行為習慣、必備的防護技能的“四有好線民”,
築牢網路大國走向網路強國的堅實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