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中心解決大麻煩,資深律師當“金牌調解”!

“趙律師, 這面錦旗您一定要收下!”萊州家事調解中心調解室內, 當事人吳先生執意要將手中的錦旗送給趙雲龍律師。 “老吳啊,

你這案子裡我可不是趙律師。 ”趙雲龍糾正道, “我是特邀調解員老趙, 你們能把矛盾解開了, 我就心滿意足了。 ”

資深律師當上金牌調解, 這在萊州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2016年下半年, 勞動爭議與交通事故、民商事、家事三個律師專業調解中心相繼成立, 為此, 萊州法院將三個調解中心納入特邀調解大名單, 僅3個月, 就分流了法院近3成的民商事案件, 調解成功123件, 成為月季花城解糾紛、促和諧的三座堅實“橋頭堡”。

“不用對簿公堂, 就能解決矛盾!”

吳先生的母親陳某某名下有兩塊口糧地, 前幾年一直委託別人種著, 2016年, 吳先生代母親要回了其中一塊, 但另一塊一直被劉某某夫婦倆種著不肯退還, 礙于母親與劉某某夫婦倆還有幾年的交情在,

準備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權益的吳先生進退兩難。 一個偶然的機會, 吳先生聽朋友提起萊州市家事調解中心, 涉及婚姻家庭、贍養繼承、鄰里關係等矛盾糾紛, 不用鬧到公堂之上就能把糾紛解開, 喜出望外的他趕緊慕名前往, 調解員趙雲龍接待了他。

調解中心瞭解到, 劉某某夫婦承認土地不是夫妻兩人的, 但卻不承認是吳母陳某某的, 稱土地是村委讓兩人種的。 而村委則證實, 這塊土地的確是陳某某的, 劉某某夫婦霸佔不還他們也無能為力。

土地對於農民來說關乎切身利益, 本就敏感, 調解員趙雲龍認為這的確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但盲目訴訟更容易激化矛盾, 效果反而不好。 於是, 他多次與劉某某夫婦溝通,

終於兩人道出實情。 原來村委以前佔用過劉某某家的地, 但卻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補償要求, 所以兩人想把陳某某的地據為己有, 視作村委對兩人的補償。 為了能說通劉某某夫婦, 調解員趙雲龍與村委幹部一起沒少往劉家跑, 講法理、說人情, 劉某某夫婦終於松了口, 同意歸還陳某某口糧地, 陳某某也退一步, 不再追究兩人多年種地的收益。

“沒有撕破臉, 沒有對簿公堂, 矛盾就解決了, 我真是太滿意了。 ”吳先生對記者說, 一提起打官司他就頭疼, 有了這個律師調解中心, 省力省錢還省心。

“別看屋子小, 真能解決大麻煩!”

“有了這份裁定書, 我們心裡就有底了。 ”代理人孫汝亮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拿到手的民事裁定書, “別看民商事調解中心這屋子小,

真能解決大麻煩!”

原來, 萊州A公司常年在濰坊B機械公司處採購柴油機, 2013年, 雙方對賬, A公司仍欠B公司柴油機款36萬餘元, B多次催要未果, 於是委託孫汝亮將A公司訴至萊州法院, 要求其付清欠款及利息。

鑒於訴訟標的較大, 爭議時間較長, 且B公司並非萊州本地企業法人, 倘若走訴訟程式在人力、財力、時間上都耗費巨大, 萊州法院訴調對接中心第一時間將此案委派給民商事調解中心。 在瞭解清楚案情之後, 調解員楊松濤從專業角度, 將訴訟的弊端向當事雙方一一告知, 並勸說雙方倘若再爭執下去只會兩敗俱傷, 不如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最終, A公司同意分兩期還給B公司拖欠柴油機款30萬元, 雙方達成調解協定,

並向法院申請了司法確認, 曲曙光法官依法出具裁定書。

“經過司法確認, 如果對方再不還錢我們就能申請強制執行啦, 跟打官司一樣的效果, 只花了打官司一半的錢!厲害!”臨走, 法律工作者孫汝亮仍不忘給民商事調解中心點贊。

“金牌調解員非他莫屬!”

2016年, 家住驛道鎮劉家村的劉女士騎著摩托車與同樣騎著摩托車的高先生迎面撞了個正著, 劉女士不僅撞壞了車, 還因傷在醫院住了9天, 花費不少。 事故經交警大隊處理認為, 事故形成原因無法查清。 劉女士堅持認為高先生應當負事故主要責任, 理應賠償自己的損失, 於是準備到法院討個說法。

經過訴前指導分流, 劉女士來到了交通事故與勞動爭議調解中心。 調解員遲宗琳經瞭解發現,雙方都沒有任何保險,而這也直接加重了當事人的醫療、車輛維修、誤工、賠償等方面的經濟壓力,調解成功幾率微乎其微。“既要盡最大努力維護劉女士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又要充分考慮高先生的賠償能力,一開始真是無從下手。”調解員遲宗琳說。

通盤考慮後,遲宗琳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做足高先生工作,動之以法,曉之以理;另一方面說服劉女士多考慮考慮對方的經濟情況和賠償能力,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儘量將主張賠償金額降到最低。最終,雙方握手言和,調解員遲宗琳也因靈活多變的調解手法“一調成名”。“現在很多當事人直接到我們中心,點名要讓遲律師作調解,這‘金牌調解員’非她莫屬啦!”遲宗琳的同事小王打趣道。

“律師作為多元解紛隊伍中的關鍵一員,在促進矛盾糾紛有效化解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促進三個律師事務所成立調解中心,把律師調解中心納入法院的特邀調解組織,可以說是我們的一次大膽創新,現在看來,我們這步棋走得不錯!”萊州法院副院長張志香信心滿懷,“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壯大多元解紛‘聯盟’,力爭讓更多的矛盾糾紛在訴前得到有效化解。”

調解員遲宗琳經瞭解發現,雙方都沒有任何保險,而這也直接加重了當事人的醫療、車輛維修、誤工、賠償等方面的經濟壓力,調解成功幾率微乎其微。“既要盡最大努力維護劉女士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又要充分考慮高先生的賠償能力,一開始真是無從下手。”調解員遲宗琳說。

通盤考慮後,遲宗琳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做足高先生工作,動之以法,曉之以理;另一方面說服劉女士多考慮考慮對方的經濟情況和賠償能力,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儘量將主張賠償金額降到最低。最終,雙方握手言和,調解員遲宗琳也因靈活多變的調解手法“一調成名”。“現在很多當事人直接到我們中心,點名要讓遲律師作調解,這‘金牌調解員’非她莫屬啦!”遲宗琳的同事小王打趣道。

“律師作為多元解紛隊伍中的關鍵一員,在促進矛盾糾紛有效化解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促進三個律師事務所成立調解中心,把律師調解中心納入法院的特邀調解組織,可以說是我們的一次大膽創新,現在看來,我們這步棋走得不錯!”萊州法院副院長張志香信心滿懷,“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壯大多元解紛‘聯盟’,力爭讓更多的矛盾糾紛在訴前得到有效化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