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不輸莫高窟,走近隱匿在祁連山峽谷中的神秘石窟——馬蹄寺

編輯 王冠皓

來甘肅旅遊, 很多人都是直奔敦煌莫高窟。

然而卻鮮有人知道, 在甘肅還有一座與敦煌莫高窟相媲美的“長”在絕壁上的神秘石窟-馬蹄寺。

馬蹄寺

千百年來, 馬蹄寺隱匿在祁連山的一處峽谷中, 歷經滄桑洗滌, 依然頑強傲立於山河間……

馬蹄寺環境秀麗, 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

馬蹄寺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 距張掖市區65公里, 是我國唯一的處在雪山之中、海拔最高的石窟群。

開鑿于十六國北涼時期, 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 但因環境惡劣, 交通不便, 所以鮮為人知。 其實遠在西漢初年, 這兒就是匈奴阿育單于的避暑勝地。

馬蹄寺石窟, 與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走廊佛教勝地三大藝術寶窟。

馬蹄寺歷史上就是河西走廊著名的佛教勝地, 最早為漢傳佛教寺院, 後來成為藏傳佛教寺院, 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 自建寺以來, 寺院香火就極為鼎盛, 最盛時的僧眾可達1000餘人, 足可見歷史上馬蹄寺的輝煌。

馬蹄寺是唯一一個沿著山體而修建的廟宇。

寺廟很大部分建在山體內部, 已經與山體融為一體。 它是石窟, 也是寺廟, 裡面有雕塑也有壁畫, 且年代不一, 留下了各個時期的印記。

關於馬蹄寺的由來,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千百年前這裡曾有天馬下凡,

騰空之時在大地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馬蹄印。 人們把天馬下凡看作是吉祥的象徵, 這座山也就自然被稱作“馬蹄山”。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多占”, 漸漸地, 慕名而來的僧侶們在這裡建造了馬蹄寺。

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 一塊黝黑的祁連石上印著一隻約有0.3平方米形神畢肖的馬蹄印。 馬蹄印被視為鎮寺之寶。

馬蹄寺石窟,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三個北涼石窟和四個元代石窟)。每個小窟群,多的有三十餘窟,少的有兩窟,共有七十多窟。

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龐大,且石窟裡的群塑像、壁畫中的人物服飾、髮型多變,無一雷同。

三十三天石窟

馬蹄寺最為大氣磅礴的就是三十三天石窟,造型別致,規模之大為全國之最,也是中國唯一一處棧道修築於山體之內的石窟。

上下有七層共21個石窟,整齊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懸崖上。從下往上看呈寶塔形,每層之間都有隧道相通。隧道開鑿在岩壁內部呈“之”字形。石階層層,回廊曲折。

自開窟以來,歷代不斷擴充增修逐漸形成了宏偉壯觀的古建築,難怪有遊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上三十三天真遺憾。”

千佛洞

千佛洞是建於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在元代的時候是藏傳佛教寺院,現在則是漢傳佛教寺院。

位於甘肅張掖馬蹄寺景區內, 千佛洞分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個部分。 千佛洞是馬蹄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大,氣勢恢宏!

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只見陡峭的紅砂岩上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幾十座石塔,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珍品。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在窟內開龕造像,窟簷是梵刹式木結構飛簷。

觀音洞

上、中、下觀音洞坐落在離寺院東面7公里處,四周灌木和森林環繞,環境十分幽靜,因三處洞窟建在三座不同的石峰上,以上中下不同方位排列而得名。三處的石窟均有中心柱。據《安多政教史》記載,上、中、下觀音洞三處有羅哲培王子的喇嘛阿哇杜德瓦師徒三人的靜修院而得名,上觀音洞內曾有阿哇杜德瓦原身法體。

金塔寺

如果把“三十三天“石窟比作是馬蹄寺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麼金塔寺石窟則為馬蹄寺的精華。金塔寺石窟,分東西兩窟。

石窟位於馬蹄北寺東南面20公里處的大都麻河西岸,高懸刺溝的紅砂岩崖壁上,距離地表約60米,洞窟雖只有兩孔,但內容、題材之豐富,雕飾之多變和保存之完好,是馬蹄寺石窟群中最有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石窟。

馬蹄殿

馬蹄殿,因殿中有馬蹄印而得名,是馬蹄北寺比較重要的洞窟之一。窟平面近方形,窟內有中心方柱。窟高3.9米,寬10.06米,深8.60米。馬蹄殿中心柱前面的左側地上有一凹陷的酷似馬蹄的印跡,據傳乃天馬所踩。

浮雕塔林

浮雕石塔林位於千佛洞北段的石塔林,為喇嘛塔,密集的分佈在陡峭的紅砂岩壁上,均為元明時期的作品。這裡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幾十座石塔,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作品。

藏佛殿

藏佛殿位於三十三天石窟北側,洞窟構造複雜,規模宏大,為我國石窟藝術所罕見。窟平面配置極為獨特,窟形平面似一個“凸”字,總深為三十三點五米,寬二十六點三米。由前堂、拜殿、甬道等幾個部分組成。

遊覽小貼士

肅南的海拔比張掖要高許多,只要張掖颳風,馬蹄寺必定下雨。所以多雨季節避免遊覽。遊覽最好選擇在秋季,路邊的景色變化大,石窟也賦予了特殊的活力,夏天也可以,但是避開雨天。春天風沙大,看石窟不太適合。

交通資訊

1. 從張掖市區包車,小車當天來回約300-400元/車。

2. 張掖市區汽車南站可以乘坐去往馬蹄寺的旅遊專線車,張掖市汽車南站每天發往馬蹄寺景區三趟班車,早7:20、8:20、9:00各發一趟車,下午3:30返回張掖

3.遊客車輛全部停在迎賓門停車場,轉乘遊客觀光車。

在美麗的祁連雪山呵護下

馬蹄寺石窟群就像是

鑲嵌在鑽石圈裡的閃亮寶石

輝映生光

-END-

馬蹄寺石窟,包括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三個北涼石窟和四個元代石窟)。每個小窟群,多的有三十餘窟,少的有兩窟,共有七十多窟。

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龐大,且石窟裡的群塑像、壁畫中的人物服飾、髮型多變,無一雷同。

三十三天石窟

馬蹄寺最為大氣磅礴的就是三十三天石窟,造型別致,規模之大為全國之最,也是中國唯一一處棧道修築於山體之內的石窟。

上下有七層共21個石窟,整齊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懸崖上。從下往上看呈寶塔形,每層之間都有隧道相通。隧道開鑿在岩壁內部呈“之”字形。石階層層,回廊曲折。

自開窟以來,歷代不斷擴充增修逐漸形成了宏偉壯觀的古建築,難怪有遊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上三十三天真遺憾。”

千佛洞

千佛洞是建於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在元代的時候是藏傳佛教寺院,現在則是漢傳佛教寺院。

位於甘肅張掖馬蹄寺景區內, 千佛洞分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個部分。 千佛洞是馬蹄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寵大,氣勢恢宏!

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只見陡峭的紅砂岩上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幾十座石塔,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珍品。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在窟內開龕造像,窟簷是梵刹式木結構飛簷。

觀音洞

上、中、下觀音洞坐落在離寺院東面7公里處,四周灌木和森林環繞,環境十分幽靜,因三處洞窟建在三座不同的石峰上,以上中下不同方位排列而得名。三處的石窟均有中心柱。據《安多政教史》記載,上、中、下觀音洞三處有羅哲培王子的喇嘛阿哇杜德瓦師徒三人的靜修院而得名,上觀音洞內曾有阿哇杜德瓦原身法體。

金塔寺

如果把“三十三天“石窟比作是馬蹄寺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麼金塔寺石窟則為馬蹄寺的精華。金塔寺石窟,分東西兩窟。

石窟位於馬蹄北寺東南面20公里處的大都麻河西岸,高懸刺溝的紅砂岩崖壁上,距離地表約60米,洞窟雖只有兩孔,但內容、題材之豐富,雕飾之多變和保存之完好,是馬蹄寺石窟群中最有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石窟。

馬蹄殿

馬蹄殿,因殿中有馬蹄印而得名,是馬蹄北寺比較重要的洞窟之一。窟平面近方形,窟內有中心方柱。窟高3.9米,寬10.06米,深8.60米。馬蹄殿中心柱前面的左側地上有一凹陷的酷似馬蹄的印跡,據傳乃天馬所踩。

浮雕塔林

浮雕石塔林位於千佛洞北段的石塔林,為喇嘛塔,密集的分佈在陡峭的紅砂岩壁上,均為元明時期的作品。這裡分佈有大小不等的幾十座石塔,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作品。

藏佛殿

藏佛殿位於三十三天石窟北側,洞窟構造複雜,規模宏大,為我國石窟藝術所罕見。窟平面配置極為獨特,窟形平面似一個“凸”字,總深為三十三點五米,寬二十六點三米。由前堂、拜殿、甬道等幾個部分組成。

遊覽小貼士

肅南的海拔比張掖要高許多,只要張掖颳風,馬蹄寺必定下雨。所以多雨季節避免遊覽。遊覽最好選擇在秋季,路邊的景色變化大,石窟也賦予了特殊的活力,夏天也可以,但是避開雨天。春天風沙大,看石窟不太適合。

交通資訊

1. 從張掖市區包車,小車當天來回約300-400元/車。

2. 張掖市區汽車南站可以乘坐去往馬蹄寺的旅遊專線車,張掖市汽車南站每天發往馬蹄寺景區三趟班車,早7:20、8:20、9:00各發一趟車,下午3:30返回張掖

3.遊客車輛全部停在迎賓門停車場,轉乘遊客觀光車。

在美麗的祁連雪山呵護下

馬蹄寺石窟群就像是

鑲嵌在鑽石圈裡的閃亮寶石

輝映生光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