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錦州民生實事件件緊貼民意訴求

天氣漸暖, 錦州南山公園迎來大批春遊的市民。 一年前還是荒山野嶺的南山, 如今已經成為集城市山林區、林地休閒區、生態發展區三大生態功能於一身的城市熱門旅遊景點, 被譽為“城市之肺”。 南山公園是近年來錦州加快生態宜居環境建設、改善民生的一個有力佐證。

從“兩河”治理工程到南山公園生態修復工程, 從重拳治理“擇校熱”到加大教育資源投入, 從徵集民生實事到小街小巷治理, 錦州市的民生工程件件緊貼民意訴求, 令“宜居錦州”由規劃變為現實。 “一山兩河”整治提升城市顏值提起錦州市近年來最重要的民生實事,

不能不提“一山兩河”整治修復工程。 市民發現, 城市河流越來越乾淨了, 遊玩的去處多了, 綠化水準提高了……“兩河”治理工程, 是改變城市顏值的一塊硬骨頭, 而從實際效果來看, 小淩河與女兒河的治理令市容市貌的改變最直接。

說起曾經的小淩河, 河畔家園社區的業主有一肚子話要說。 “我們社區緊挨河邊, 過去壩上壩下雜草叢生, 河道坑窪不平, 垃圾成堆, 氣味難聞。 ”社區業主劉先生說。 如今, 濱河路兩側到處都是美景, 公園廣場一個挨著一個, 花草樹木錯落有致, 賞心悅目的環境令人心情愉悅。 健身廣場、運動廣場、景觀亭、文化牆沿河而建, 不但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說句最實在的話,

小淩河變美了, 我們社區的房子都升值了。 ”劉先生說。

從一組資料就能看出錦州市“兩河”治理工程所取得的成績。 小淩河與女兒河治理期間, 錦州市新建堤防5680米, 加固堤防9281米, 河道清淤1.4萬米, 清淤233萬立方米;修建道路6.4萬米, 總鋪裝面積47.6萬平方米;栽種喬木6.2萬株、灌木42.3萬株、模紋32.3萬平方米、草地49萬平方米、花卉7.4萬平方米, 修復濕地13.6萬平方米。

小淩河與女兒河是錦州城市的“血脈”, 而南山無疑是錦州市的“臉面”。 “血脈”通暢後, 錦州的城市管理者開啟了南山公園生態修復工程, 讓“臉面”也變得俊秀起來。

置身于南山公園主山門廣場, 48根福壽燈柱分列兩側, 與“福”字地雕交相輝映, 在對稱又莊重的序列感中彰顯著根植於心的祈福文化。

沿主山門廣場拾級而上, 讓人感受到親近自然、擁抱森林的愜意, 自然野趣、山水田園、景觀設計等自然生態與城市建設的有機融合, 令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從2016年2月16日啟動建設到10月1日向市民免費開放, 南山公園一期工程僅用了8個月時間, 這樣的建設速度和取得的成績體現了錦州市改善民生的決心和信心。 發展教育事業增強軟實力城市的顏值提升了, 軟實力更不能忽視, 教育便是重要的指標之一。 時間追溯到2015年2月5日, 錦州市召開了“基礎教育建設年”動員大會, 錦州市古塔區保二小學校長梁紅梅至今仍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市里召開大會, 要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 還確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當時覺得這些事情是教育界存在多年的頑疾, 想徹底解決不太可能, 沒想到如今真的做成了。 ”梁紅梅說。

談到錦州市重拳整治“擇校熱”的話題, 錦州市第十三中學七年一班班主任李光深有感觸。 “錦州市第十三中學是一所普通中學, 2015年招生不到30人, 連一個班的人數都湊不齊, 而今年學校招收了170人。 整治‘擇校熱’杜絕了學校生源流失現象, 體現了教育公平。 ”李光說。

自2015年錦州市開展“基礎教育建設年”以來, 重拳整治擇校問題, 目前錦州市初升高一律不許擇校, 小升初實行學區內免試、就近入學。 錦州市教育系統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資訊管理系統的資料, 為全市各初中提供學區生源資訊參考, 招生學校負責嚴格審查學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提供的材料,

向社會公示學生登記名單, 實現陽光招生。 同時, 為了杜絕招生過程中出現違反政策和紀律的行為, 錦州市教育局與9個縣(市、區)的教育局長、市直和民辦中小學校長簽訂了責任書,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明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 自覺規範招生行為, 嚴格遵守招生政策和招生紀律。 對發生違規違紀問題的負責人及當事人, 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 杜絕違反政策和紀律行為的發生。

近年來, 錦州市通過薄弱校改造、取消擇校、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等形式努力實現各地區、各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 據瞭解, 錦州市累計投入資金34837萬元, 分5批對176所農村薄弱學校進行改造, 將國家學前專項發展資金1555萬元下發至各縣(市、區)。 目前全市共有普惠性幼稚園484所,其中民辦普惠性幼稚園184所,全市普惠性學位覆蓋率達65%。2016年,錦州全市交流校長144人,交流教師661人,其中骨幹教師占交流教師的32.8%,城鎮和優質學校教師占交流教師的10.37%。小街小巷改造治百姓心頭病

和教育事業一樣,小街小巷的環境也關係到千家萬戶。今年,錦州市把治理城市的焦點轉移到小街小巷。

2016年末,家住錦州市淩河區徐州街的居民王麗收到一份調查問卷,“你希望對哪些街路進行建設改造?”“改造後的街路要達到什麼效果?”調查問卷上關於改造小街小巷的問題,令王麗十分關注。“我在調查問卷上寫下了想要政府改造徐州街的建議。徐州街因為廢棄鐵路的存在,多年來一直髒亂差,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擾。”王麗說。

幾天前,施工隊伍開始進駐徐州街進行施工時,王麗覺得非常詫異,打聽之後才知道,政府啟動了徐州街改造工程。“難道我的建議被採用了?百姓說的話這麼管用啊!”王麗說。

今年,城鄉小街小巷建設被列為錦州市重點民生工程。市、縣主城區和農村的13816條小街小巷將徹底改變髒、亂、差、破的現狀。與過去由政府部門規劃整治街路不同,今年錦州市小街小巷的治理由百姓說了算。在工程開始前,錦州市發放調查問卷22萬份,收集小街小巷治理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哪條街路市民反映的情況最多,市民想讓自己家門前的小街小巷變成什麼樣,這些建議我們都進行了統計,並根據統計後得出的結果對症下藥。”城鄉小街小巷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說。

翻開錦州市改善民生的成績單,除了“一山兩河”治理、基礎教育建設以及小街小巷整治外,“文化建設年”“脫貧攻堅”“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錦州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等一批民生實事數不勝數。錦州市委、市政府方向正確、思路清晰、執行有力的改善民生舉措,令民生工程真正落到了實處,令錦州市民的幸福感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目前全市共有普惠性幼稚園484所,其中民辦普惠性幼稚園184所,全市普惠性學位覆蓋率達65%。2016年,錦州全市交流校長144人,交流教師661人,其中骨幹教師占交流教師的32.8%,城鎮和優質學校教師占交流教師的10.37%。小街小巷改造治百姓心頭病

和教育事業一樣,小街小巷的環境也關係到千家萬戶。今年,錦州市把治理城市的焦點轉移到小街小巷。

2016年末,家住錦州市淩河區徐州街的居民王麗收到一份調查問卷,“你希望對哪些街路進行建設改造?”“改造後的街路要達到什麼效果?”調查問卷上關於改造小街小巷的問題,令王麗十分關注。“我在調查問卷上寫下了想要政府改造徐州街的建議。徐州街因為廢棄鐵路的存在,多年來一直髒亂差,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擾。”王麗說。

幾天前,施工隊伍開始進駐徐州街進行施工時,王麗覺得非常詫異,打聽之後才知道,政府啟動了徐州街改造工程。“難道我的建議被採用了?百姓說的話這麼管用啊!”王麗說。

今年,城鄉小街小巷建設被列為錦州市重點民生工程。市、縣主城區和農村的13816條小街小巷將徹底改變髒、亂、差、破的現狀。與過去由政府部門規劃整治街路不同,今年錦州市小街小巷的治理由百姓說了算。在工程開始前,錦州市發放調查問卷22萬份,收集小街小巷治理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哪條街路市民反映的情況最多,市民想讓自己家門前的小街小巷變成什麼樣,這些建議我們都進行了統計,並根據統計後得出的結果對症下藥。”城鄉小街小巷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說。

翻開錦州市改善民生的成績單,除了“一山兩河”治理、基礎教育建設以及小街小巷整治外,“文化建設年”“脫貧攻堅”“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錦州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等一批民生實事數不勝數。錦州市委、市政府方向正確、思路清晰、執行有力的改善民生舉措,令民生工程真正落到了實處,令錦州市民的幸福感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