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與微軟雲達成合作,第一藍籌科技要開發一個可穿戴的智慧私教

4月10日, 互聯網運動情景內容服務平臺第一藍籌科技和微軟雲(Microsoft Azure)已經達成了戰略合作, 共同投入開發運動智慧健康雲。

第一藍籌科技旗下擁有軟體和可穿戴硬體品牌樂享動(Fitmix)和弄客(Geekery)。 公司方面對於這次合作表示, 他們將會把微軟雲提供的基礎演算法和模組, 跟自身的資料庫進行融合分析, 以此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智慧採集和智慧交互, 並打造更加成熟的智慧私教系統。

微軟雲是基於雲計算的作業系統, 由微軟授權世紀互聯在中國運營。 微軟雲通過這次合作也將共用到第一藍籌科技提供的運動資料解決方案。

此前第一藍籌科技的雲供應商為阿裡雲, 第一藍籌科技CEO喬嶠透露, 在進一步發展時選擇微軟雲, 是因為微軟雲在人工智慧和全球化方面起步較早。

運動雲有什麼作用?

第一藍籌科技在起步期的思路是以樂享動App為基礎, 通過多類型運動的激勵音樂內容, 結合社交跑團、賽事組織報名等功能聚攏使用者。 而為了讓樂享動更好地服務於使用者, 公司則提供運動耳機等弄客品牌的智慧硬體來監測使用者運動資料, 即時搭配合適節拍的音樂。

艾瑞諮詢的《2016年中國全民運動健身行業報告》顯示, 2016年不同運動人群對運動傷護和運動方法的服務需求最高。 借此趨勢第一藍籌科技去年12月發佈了新款心率耳機,

新增了心率和血壓監測功能, 並配備了即時的語音教練指導回饋。

如今據喬嶠透露, 樂享動已聚集240萬用戶, 日活約10萬人。 目前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其中海外市場占了1/3。

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 運動傷護成為了用戶消費的新型主力。

雖然弄客產品在資料獲取方面已經到位,

但在智慧回饋上還不夠成熟。 在喬嶠看來, 人在運動時的3個本質需求需要被滿足:專業度、陪伴性、激勵性, 而人工智慧是實現這3個需求的關鍵。

專業度是指用戶在運動中獲得身體機能上的提升。 “很多App雖然可以指引用戶在模仿中鍛煉和提高, 但無法瞭解鍛煉時的身體狀態, 而可穿戴設備可以。 雲則在瞭解身體狀態後進行分析, 進一步告訴你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喬嶠在分析雲在運動專業度上起到的作用時說。

喬嶠認為音樂是排解單獨跑步時產生的孤獨感最好的辦法, 根據身體狀態播放節拍適合的音樂會讓運動效率更高。 這是第一藍籌科技的產品目前已經能實現的。

恰當的激勵能使使用者在達成一個運動目標時減輕勞累感,

“因為可穿戴設備是從使用者的身體直接採集資訊, 所以如果搭配上運動雲, 會比真實的私人教練更懂用戶。 ”喬嶠說道。

相比起有待運動雲來提升的軟體部分, 第一藍籌科技的硬體已經穩定了下來, 目前主打運動相機、心率耳機、運動手錶、智慧跳繩4款產品, 分別覆蓋了圖像採集、身體機能資料獲取和語音回饋交互、全天候把脈監測、運動輔助的版塊。 公司短期內將只做更新反覆運算, 不再研發新品類。

第一藍籌科技正處在完善運動健康雲的步驟。

樂享動的合作策略

可穿戴運動設備在國外起步較早, 以計步、熱量消耗等功能為主, 因為只是單純展現較為粗放的資料, 並沒有對資料進行解讀和回饋, 所以遺棄率較高。

Gartner諮詢公司在去年12月公佈的一項調查, 通過對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近萬名受訪者的線上訪問, 智慧手錶的遺棄率為29%, 健身追蹤設備的遺棄率則為30%, 原因是人們覺得它們並沒有多大實際用處, 容易對產品感到厭倦。

但是去年年底美國運動醫學協會(ACSM)發佈的《2017全球健身趨勢調查問卷報告》仍然把可穿戴技術列為了引領2017年運動健身行業潮流的第一名,這是因為不少可穿戴運動設備已經能做到解析身體資料,給予使用者智慧回饋了。

在運動手錶領域,Fitbit、Garmin、Polar、WeCoach等公司的一些產品已經能做到根據使用者的運動心率和運動量推薦運動和休息時長、糾正和推薦用戶運動動作、設計運動後補給攻略。

而包括Jabra、UA、Bose在內的一些心率耳機,除了提供邊運動邊聽歌的基礎功能外,還號稱比心率帶的監測資料更加準確,並通過心率來指導和安排運動量。

第一藍籌科技的產品雖然起步比上述品牌更晚,但喬嶠表示,弄客在功能上不輸這些品牌的同時,價格更便宜,“LAVA耳機動態監測的準確性和心率帶的差距只有±3bpm,而499元的定價與Jabra不同,走的是中端路線。”

2016年5月發佈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曾提到,要重點支援可穿戴運動設備和智慧運動裝備的研發和製造。第一藍籌科技因此趕上了政策和資本市場的支持——2015年底由光大體育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創始股東網信金融、三諾集團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再加上斯雷康也是創始股東之一,公司因此獲得了一定的供應鏈優勢。

第一藍籌科技供應鏈分析。

三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多媒體音訊整機產品提供商之一,年營收約300億元。喬嶠透露,第一藍籌科技可以在採購方面直接調用三諾的庫存。而在製造上,三諾也有專門的耳機事業部,去年G20峰會各國元首的耳機就由三諾研製,而三諾也對口著第一藍籌科技的耳機生產。

斯雷康則是國內的IT產品分銷商,Beats、Bose、Garmin等耳機品牌都是斯雷康的代理客戶。因此第一藍籌科技在管道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支持。

而與微軟雲的合作,將是第一藍籌科技在產品服務和供應鏈上的最後一塊拼圖,“等到運動智慧健康雲搭建好,我們的‘軟體+硬體+服務’智慧私教就會最終完成,預計在2017年內公司會正式進入盈利期,”喬嶠說。

但是去年年底美國運動醫學協會(ACSM)發佈的《2017全球健身趨勢調查問卷報告》仍然把可穿戴技術列為了引領2017年運動健身行業潮流的第一名,這是因為不少可穿戴運動設備已經能做到解析身體資料,給予使用者智慧回饋了。

在運動手錶領域,Fitbit、Garmin、Polar、WeCoach等公司的一些產品已經能做到根據使用者的運動心率和運動量推薦運動和休息時長、糾正和推薦用戶運動動作、設計運動後補給攻略。

而包括Jabra、UA、Bose在內的一些心率耳機,除了提供邊運動邊聽歌的基礎功能外,還號稱比心率帶的監測資料更加準確,並通過心率來指導和安排運動量。

第一藍籌科技的產品雖然起步比上述品牌更晚,但喬嶠表示,弄客在功能上不輸這些品牌的同時,價格更便宜,“LAVA耳機動態監測的準確性和心率帶的差距只有±3bpm,而499元的定價與Jabra不同,走的是中端路線。”

2016年5月發佈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曾提到,要重點支援可穿戴運動設備和智慧運動裝備的研發和製造。第一藍籌科技因此趕上了政策和資本市場的支持——2015年底由光大體育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創始股東網信金融、三諾集團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再加上斯雷康也是創始股東之一,公司因此獲得了一定的供應鏈優勢。

第一藍籌科技供應鏈分析。

三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多媒體音訊整機產品提供商之一,年營收約300億元。喬嶠透露,第一藍籌科技可以在採購方面直接調用三諾的庫存。而在製造上,三諾也有專門的耳機事業部,去年G20峰會各國元首的耳機就由三諾研製,而三諾也對口著第一藍籌科技的耳機生產。

斯雷康則是國內的IT產品分銷商,Beats、Bose、Garmin等耳機品牌都是斯雷康的代理客戶。因此第一藍籌科技在管道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支持。

而與微軟雲的合作,將是第一藍籌科技在產品服務和供應鏈上的最後一塊拼圖,“等到運動智慧健康雲搭建好,我們的‘軟體+硬體+服務’智慧私教就會最終完成,預計在2017年內公司會正式進入盈利期,”喬嶠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