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人藏家海外收集“大革命”時期影像在武漢展出

18日, 30余張由外國攝影愛好者和新聞記者在華拍攝的國民革命(又稱“大革命”)時期影像資料在武漢市江漢關博物館展出。 張暢 攝

中國僑網武漢4月19日電 (記者 張芹)18日, 30余張由外國攝影愛好者和新聞記者在華拍攝的國民革命(又稱“大革命”)時期影像資料在武漢市江漢關博物館展出。

據悉, 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由旅英華人藏家範榕輾轉海外多年收藏而來, 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披露。

出生于湖北武漢的範榕, 1998年赴英國留學, 此後便長期旅居海外。 愛好收藏的他偶然在英國獲得一張“大革命”時期家鄉武漢的明信片。 此後, 範榕便特別關注這一時期英國報刊雜誌以及各類拍賣會上關於武漢的影像資料。

經過多年收藏, 範榕收集的關於中國“大革命”時期圖片達數百張, 此次他專程回國與江漢關博物館共同策劃, 篩選出部分進行集中展覽。

1924年至1927年,

武漢一度是“大革命”中心。 為了維護其在華利益, 防止北伐軍進攻租界, 英國先後派出多艘軍艦來到武漢。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 一些照片反映了這一時期駐紮在漢口的英國官兵。 例如停靠在漢口碼頭的英國巡洋艦、英國官兵在漢口河街架設鐵絲網和沙袋等防禦工事、從軍艦上下來的士兵在漢口碼頭警戒等。

范榕告訴記者, 這組照片出自於一名英國海軍軍官的個人影集。 根據當時拍賣所得的該軍官日記、信件等資料記載, 1926年左右, 這名軍官被派往中國, 沿途拍下大量照片。

1927年初, 江漢關前發生了英國水兵用刺刀殺害中國居民的“一·三”慘案。 憤怒的武漢軍民起而還擊, 一舉收回了英租界。 此次展覽中展出的一張“武漢民眾在跑馬場舉行大規模發英集會”的照片,

反映了當時的情景。 廣角鏡頭所拍攝的大幅圖片來自英國一家媒體, 由於版權到期, 範榕在一場拍賣會上得到這一珍貴史料。

江漢關博物館館長朱莉表示, 此次展出的歷史圖片從另一個視角觀察、記錄了當時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為瞭解那段歷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影像資料。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