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電競專業建設聯盟”成立了,電競真的登上大雅之堂了嗎?

自去年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中新增“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後, 關於電競專業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 今年初, 北京出現了全國首個專門培養電競人才的“電競學院”, 而南廣傳媒則率先推出了電競相關專業的本科招生,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電子競技都在逐漸被社會認可, 國家也在大力扶持電競產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那麼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的學校是如何規劃學生的課程的?師資力量如何?學生和家長又如何看待這個專業呢?電競真的登上大雅之堂了嗎?

全國首家電競學院:修滿80學分畢業

近日全國首個電競學院北開華嘉電競的一份詳細的課程設置在網上曝光, 據悉, 學校規定學生在3年內累計修滿80學分, 而其中運動員方向相關專業課程僅占8個學分。

學生可在30多門課程中進行選擇

“我們在招生諮詢階段接到了幾千個電話,

大部分家長對於我們專業還是存在相當大的誤解的。 ”該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 “其實我們專業並非主要培養運動員, 而是‘為電競產業服務的相關人才’, 賽事組織運營、資料分析、裁判解說等才是主要培養方向。 ”

對於就業問題, 該校也有系統的規劃, “我們在就業管道上選擇與樂視體育進行合作, 在教學計畫和培養方案上會偏重于教練、解說和組織運營等方向。 ”院方表示, “電競教育並不是狹隘的, 我們希望學生更多地接觸和學習具有普適性的行業知識。 ”

在該校公開的國專家李裕攢提供的《電競教育就業方向》顯示, 當前電競就業方向主要分為遊戲開發配給、電競團體、俱樂部、播放媒體和後勤支援等5類,

共細分為18個具體崗位, 職業選手只是其中之一, “並非家長們認為的只是打遊戲。 ”

李裕攢提供的《電競教育就業方向》, 而另一個則是傳媒業界的老牌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其實我們中傳南廣的電競專業實際上與打遊戲沒多大關係,

這是以一個電競行業的運營、推廣、賽事設計、培養解說人才、節目製作人為主的專業。 ”

雖然電競專業乍看之下和電子遊戲息息相關, 但南廣傳媒的電競專業的考試方式仍是傳統藝術類專業的招生辦法。 據記者瞭解, 南廣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的電子競技分析方向分為面試和筆試, 中國傳媒大學的相關專業還需接受語文、數學、英語三門文化課筆試, 綜合考驗學生的寫作、邏輯分析與文化課水準。

上個月南廣也迎來了第一批電競專業的考生, 記者輾轉聯繫到了一位元高三學生小甄。 小甄來自上海市嘉定一中, 平時酷愛打Dota2, 出於對遊戲的熱愛他報考了藝術與科技專業, 但考試下來的感覺和他想得完全不一樣。

“其實感覺題目還是比較基礎的。 ”小甄告訴記者, “但感覺比我想得要嚴格多了, 因為答題的時候英雄的名字和裝備的名字都要用官方的名字, 很多裝備的名字特別長, 又都是英譯過來的, 那麼多年來我們玩家早就對它們有了自己熟悉的簡稱, 冷不丁叫我說一個原來的‘學名’, 我還真轉不過彎來。 ”小甄表示, 感覺題目沒有自己想得那麼“接地氣”。

網友分享的南廣傳媒的考題

侯雋表示,招生只是第一步,電競專業的設立前後歷經近一年的調研,課程及培養方案已形成一定體系。“我們學校一直有遊戲設計專業,2017年仍然在招生,因此在遊戲策劃和設計方面的師資本身就有,再結合學校的經管學部、媒體運營、行政管理等傳統專業的教學條件,形成新的電競專業方向的教學模式。”

電競真的登上大雅之堂了嗎?

自電競專業被教育部正名已經有半年的時間,這半年來利好消息不斷,去年12月“國家杯”舉辦,包括DOTA 2在內的多個項目,吸引了國內外一線戰隊參與;S7將在中國舉辦,總決賽更是落戶08年奧運場館鳥巢;就連央視名嘴朱軍也在元宵晚會上說出“我玩王者榮耀,人在塔在”。

在一片歡呼聲中也出現了不少不一樣的聲音。一位電競媒體從業多年的編輯甚至說,“體育總局將電競設為正式體育項目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期間啥尿性你們還不清楚?厚黑衙門這新設置個電競專業就跟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S7總決賽落戶北京鳥巢

這樣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電競專業設立後的相關衍生問題也不容忽視——教材由誰來編寫?請怎樣的老師來授課才是最合適的?這些正經院校培養出來的“科班出身”的電競人才真的在就業市場上有競爭力嗎?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自教育部發佈電競相關專業後,全國各地的專科學校紛紛開設了相關專業,但情況並未達到預期。下圖是一張流傳甚廣的考試卷,在曝光後引發了熱烈討論,不少熟悉遊戲的玩家表示,其所列題目非常基礎,甚至有些幼稚,“就這麼考核,誰不能去上呢?”

據記者瞭解,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已經開設電競專業的院校確實沒有展現出太多的專業性和驚喜。不少院校的電競專業其實是一片“試驗田”,由於沒有先例可以遵循,不少院校在課程設置和考核等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導致不少培養實質與市場需求脫節。

“目前高校裡的老師缺乏電競專業知識,而電競從業者們未必懂得如何教書育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像樣的師資力量,能培養出多麼優秀的電競人才呢?”《電子競技》的評論言語中不乏擔憂,“電競本身發展尚在初級階段,並不成熟,教學中我們能拿出多少成功案例教育學生?”看來形成真正體系化、正規化的教育流程,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無論如何,2017年開設的電競專業也要到2020年才能迎來第一批畢業生。或許到那時我們才知道答案。

網易、搜狐、百度百家、虎嗅、知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UC、Y閱平臺、多玩網等同步更新

網友分享的南廣傳媒的考題

侯雋表示,招生只是第一步,電競專業的設立前後歷經近一年的調研,課程及培養方案已形成一定體系。“我們學校一直有遊戲設計專業,2017年仍然在招生,因此在遊戲策劃和設計方面的師資本身就有,再結合學校的經管學部、媒體運營、行政管理等傳統專業的教學條件,形成新的電競專業方向的教學模式。”

電競真的登上大雅之堂了嗎?

自電競專業被教育部正名已經有半年的時間,這半年來利好消息不斷,去年12月“國家杯”舉辦,包括DOTA 2在內的多個項目,吸引了國內外一線戰隊參與;S7將在中國舉辦,總決賽更是落戶08年奧運場館鳥巢;就連央視名嘴朱軍也在元宵晚會上說出“我玩王者榮耀,人在塔在”。

在一片歡呼聲中也出現了不少不一樣的聲音。一位電競媒體從業多年的編輯甚至說,“體育總局將電競設為正式體育項目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期間啥尿性你們還不清楚?厚黑衙門這新設置個電競專業就跟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S7總決賽落戶北京鳥巢

這樣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電競專業設立後的相關衍生問題也不容忽視——教材由誰來編寫?請怎樣的老師來授課才是最合適的?這些正經院校培養出來的“科班出身”的電競人才真的在就業市場上有競爭力嗎?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自教育部發佈電競相關專業後,全國各地的專科學校紛紛開設了相關專業,但情況並未達到預期。下圖是一張流傳甚廣的考試卷,在曝光後引發了熱烈討論,不少熟悉遊戲的玩家表示,其所列題目非常基礎,甚至有些幼稚,“就這麼考核,誰不能去上呢?”

據記者瞭解,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已經開設電競專業的院校確實沒有展現出太多的專業性和驚喜。不少院校的電競專業其實是一片“試驗田”,由於沒有先例可以遵循,不少院校在課程設置和考核等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導致不少培養實質與市場需求脫節。

“目前高校裡的老師缺乏電競專業知識,而電競從業者們未必懂得如何教書育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像樣的師資力量,能培養出多麼優秀的電競人才呢?”《電子競技》的評論言語中不乏擔憂,“電競本身發展尚在初級階段,並不成熟,教學中我們能拿出多少成功案例教育學生?”看來形成真正體系化、正規化的教育流程,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無論如何,2017年開設的電競專業也要到2020年才能迎來第一批畢業生。或許到那時我們才知道答案。

網易、搜狐、百度百家、虎嗅、知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UC、Y閱平臺、多玩網等同步更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