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拿破崙皇后:玫瑰狂人的玫瑰盛會

文/趙爽

瑪律梅松城堡的溫室

位於法國巴黎鄉間的一座廢棄已久的城堡, 在1799年春天, 迎來了它的新一任房東。

女主人是一位風情萬種的巴黎女子,

卻對這個偏僻而安靜的住處頗為滿意, 躊躇滿志地醞釀著改造計畫。 男主人當時還在遠征埃及的途中, 但是沒過多久, 他就成了巴黎、法國乃至半個歐洲的主人。

這裡就是瑪律梅松(又譯作馬邁松、梅爾梅森等),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和他的第一位妻子、皇后約瑟芬的鄉間別墅。

1796年, 27歲的年輕軍官拿破崙•波拿巴與33歲的約瑟芬結婚。 拿破崙大部分時間都在打仗, 為了排遣寂寞, 約瑟芬買下了瑪律梅松。

這一年的11月, 拿破崙返回巴黎, 發動了“霧月政變”, 擔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 1804年, 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為自己加冕, 成為法蘭西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 約瑟芬成為皇后。

約瑟芬皇后

雖然在巴黎的生活奢侈得令人咋舌, 約瑟芬卻有一份從小在熱帶種植園中培養起來的園林情懷。 她請來當時最好的設計師, 加蓋了房屋, 又不斷增加園內的植物品種, 最終建成了一座魅力無窮的鄉間園林。

瑪律梅松的花園裡, 裝點著來自南美的奇花異草,

養殖著包括非洲瞪羚在內的各種珍奇鳥獸;溫室裡, 栽種著遠從約瑟芬家鄉運來的熱帶植物。

在拿破崙執政的早期, 他們夫妻的很多個週末都在這裡度過。 拿破崙的一位私人助理曾回憶說:“除了在勝利的戰場上, 從未見過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園裡時這樣開心。 ”

這個能使拿破崙放鬆身心的玫瑰園, 在世界園藝史上也特別有名, 因為在這裡, 發生了玫瑰栽培史上的一段佳話。

歐洲玫瑰:熱愛與缺憾

在今天, 玫瑰幾乎是愛情的同義語, 其實這一傳統在歐洲文化中形成得很早。

希臘神話中, 司愛與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即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在海中誕生的時候, 她身上的泡沫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白玫瑰。

而當阿弗洛狄忒得知自己所愛的美少年阿多尼斯被野豬所傷、失魂落魄趕去的途中, 被玫瑰花刺傷了雙腳, 血濺在花上, 白玫瑰就被染成了紅玫瑰。

象徵著熾烈愛情的玫瑰, 頻繁地出現在歐洲中世紀的故事、詩歌與繪畫中。 13世紀騎士文學的代表作《玫瑰傳奇》, 曾將騎士所愛戀的少女比作嬌豔的玫瑰花蕾。

在歐洲, 玫瑰甚至成為戰爭的名字。 莎士比亞的戲劇《亨利六世》中, 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代表分別在花園中采下一支紅玫瑰和一支白玫瑰, 以表示觀點的對立, 雙方從此展開了長達30年的奪位之戰, 這場戰爭就被稱為“玫瑰戰爭”。 戰爭最終以兩個家族的和解、聯姻結束, 後來, 新王朝以玫瑰為國花, 以紅白兩色的玫瑰為徽章。

與玫瑰在文化史上被反復吟詠相對應, 歐洲人栽培玫瑰的時間也很早。 一般認為, 最初的西方玫瑰有法國玫瑰、腓尼基玫瑰、麝香玫瑰三種類型, 它們之間反復雜交, 到約瑟芬生活的時代, 也就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 已經育成了不少玫瑰名品, 而且功能區分也比較明確, 既有用於園林觀賞的, 也有用於提煉精油、製作果醬的。

但是, 對狂熱的玫瑰迷們來說, 這些品種, 尤其是觀賞型玫瑰, 還存在一些讓他們難以釋懷的缺憾, 最重要的一點是, 大多數歐洲玫瑰一年只開一次花。

之前, 人們用法國玫瑰和麝香玫瑰雜交, 曾經培育出一種“四季開玫瑰”, 不過這個名字只是一種修辭, 這個品種其實一年開兩次花, 在炎熱的夏季和陰冷的冬季, 都會停止生長。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歐洲玫瑰還都比較單調,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約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從在瑪律梅松建起了玫瑰園,她就想方設法地搜集玫瑰品種。拿破崙第一帝國在全盛時期控制著大半個歐洲,為了討好約瑟芬皇后,產自歐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斷地送往瑪律梅松。

約瑟芬請來最好的“花匠”照顧她的玫瑰,並且努力培育新品種。當時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園中新培育出的玫瑰為榮。據說到1814年約瑟芬去世時,瑪律梅松城堡的玫瑰園約有250個品種、3萬株玫瑰。更加幸運的是,因為一位特殊人物的參與,我們今天能夠非常直觀地去感受約瑟芬玫瑰園的盛況。

在買下瑪律梅松的前一年,約瑟芬開始與當時以手繪花卉見長、有“花之拉斐爾”美譽的畫家——皮埃爾•約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後的將近20年裡,這位畫家的大多數時間都在瑪律梅松畫玫瑰,最終集成了一套圖譜,裡面繪製了瑪律梅松169種玫瑰的芳姿。

“約瑟芬皇后”玫瑰

雷杜德既是一位畫藝高超的藝術家,又具有豐富的植物學知識,在瑪律梅松,他又得到機會與玫瑰育種家們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筆下的玫瑰,既純淨嬌美又樸素寫實,堪稱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後世稱之為《玫瑰聖經》。

翻開《玫瑰聖經》,幾乎可以發現在歐洲文化史中出現過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現時間很早、樣貌接近野花的“法國玫瑰”“麝香玫瑰”,用於藥療的深紅色“藥劑師玫瑰”,紅色花瓣鑲著白邊、象徵“玫瑰戰爭”中兩個家族合體的“約克與蘭開斯特”玫瑰等。

所有這些玫瑰,因為約瑟芬皇后的分外關注,都盛開在200多年前的瑪律梅松。這真是一場玫瑰的盛大聚會,集中了當時歐洲玫瑰的精華;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玫瑰基因庫。更加引人注目的是,這場聚會還迎來了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中國月季。

遠來的“茶香”

18世紀末。中國。廣州。

這裡是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唯一允許“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廣州的西南郊有一個叫“花地”(又稱花棣)的地方,有著悠久的花卉種植和交易歷史,也是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園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實,花地在當時的世界園藝界也相當有名氣。

15-17世紀,歐洲探險家實現環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後,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在這幾個世紀中,西方人對東方的好奇心,從單純地關注絲綢、茶葉、香料、黃金等經濟價值高昂的商品,逐漸生髮出了對東方物種、特別是植物物種的興趣。

到18世紀末,來到廣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軍人、傳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國搜羅奇花異草的熱情。那段時間,不知有多少從珠江口開往歐洲的“洋船”,在運載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的同時,還帶著從中國搜羅到的珍貴植物。這些植物之中,有幾種特殊的月季,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種,斯氏中國朱紅,是目前記錄中最早到達歐洲的中國深紅色月季,1789年由東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長帶到歐洲。

第二種,柏氏中國粉,1752年到達瑞士。1759年傳入英國。1798年傳入法國。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這裡應該指出的是,這兩種月季,最初到達的都不是法國。

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搜集中國的植物物種最積極、影響也最大的是英國人。因為當時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如日中天,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園等大型園林的主人等,都有著搜集中國花卉的極大興趣。

很多中國傳統的名花,比如牡丹、菊花、山茶等等,都在這個時期被引入英國,中國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國的園林中落戶的。因為月季和玫瑰、薔薇的親緣關係很近,所以英國也叫它們“玫瑰”。

從法國大革命到拿破崙稱帝,英國多次組織歐洲其他國家結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間更是戰火不斷。不過,戰火擋不住約瑟芬想獲得東方“玫瑰”的熱情。傳說,因為約瑟芬皇后的魅力,從英國為她運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雙方暫時停戰,等船通過之後再繼續開戰。

此說法無從考證,不過在拿破崙給約瑟芬的信中,的確提到過為她運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鎖線的事,“從英格蘭為你運來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園藝師”。在英國種植的中國月季,應該也是通過類似管道到達瑪律梅松的。

也有一種中國月季是由法國人直接從中國得到的,這就是中國緋紅茶香月季,1809年法國人從廣州花地苗圃獲得,立即被送往瑪律梅松。

關於“茶香”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聞。據說為了方便運輸、減少路途中的損耗,這些月季都被裝在裝茶葉的容器中,海運時間漫長,當到達法國的時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經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種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稱為“茶香月季”。

這些來自東方的“玫瑰”,在瑪律梅松與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們是玫瑰園最需要的珍貴的“外血”。玫瑰園中的育種家們,通過多種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種,據說還首次應用了人工授粉技術。

在雷杜德的《玫瑰聖經》裡,有十幾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們就是來自中國的月季,或者月季與歐洲玫瑰雜交的後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譯名,因為歐洲人從中國獲得的植物品種,往往會先運到他們在亞洲的中轉站——印度種植一段時間,再由印度運往歐洲,所以這些品種一開始被誤認為產自印度。

謝幕與開啟

茶香月季被送到瑪律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約瑟芬皇后在杜伊勒裡宮宣讀了自己的離婚書,離婚的理由是自己無法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

拿破崙另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為他生下了繼承人。拿破崙對約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將他們曾經的愛巢——瑪律梅松送給她居住,每年給她300萬法郎的巨額生活費,還經常出其不意地造訪瑪律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崙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爾巴島後不久,約瑟芬在瑪律梅松城堡與世長辭,年僅51歲。1815年,拿破崙復辟失敗,在被流放之前,他在瑪律梅松住了一段時間。

十多年後,約瑟芬的後人賣掉了瑪律梅松,園中的玫瑰也隨之風流雲散,不知所蹤。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瑪律梅松的玫瑰,特別是那些與中國月季雜交的品種,無疑為後世的玫瑰育種提供了難得的資源和經驗。

半個多世紀之後,1867年,第一支雜交茶香月季在法國誕生,取名“La France”(法蘭西)。有著中國茶香月季血統的“法蘭西月季”,每條花莖上只開一朵花,花的直徑最大可以達到12釐米,花朵豔麗,氣味芬芳,莖稈挺直光滑,沒有歐洲玫瑰莖上密密麻麻的細刺,只有一些大而明顯的皮刺,特別適合做鮮切花,而且,一年能夠多次開花。

包括約瑟芬在內的歐洲玫瑰迷們夢想中的“玫瑰”,終於誕生了。“法蘭西月季”的後代,就是至今仍深受追捧、也最被大眾認可的切花“玫瑰”。以“法蘭西月季”為標誌,“現代玫瑰”正式誕生,而之前的玫瑰,被稱為“古典玫瑰”。

瑪律梅松的玫瑰盛會,在古典玫瑰向現代玫瑰過渡的歷史上,永遠是一段美麗而芬芳的傳奇。

都會停止生長。另外,在花色、大小、花瓣的多少等等方面,歐洲玫瑰還都比較單調,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約瑟芬也是一位玫瑰狂人。自從在瑪律梅松建起了玫瑰園,她就想方設法地搜集玫瑰品種。拿破崙第一帝國在全盛時期控制著大半個歐洲,為了討好約瑟芬皇后,產自歐洲各地的玫瑰,被源源不斷地送往瑪律梅松。

約瑟芬請來最好的“花匠”照顧她的玫瑰,並且努力培育新品種。當時的巴黎社交界,都以得到皇后花園中新培育出的玫瑰為榮。據說到1814年約瑟芬去世時,瑪律梅松城堡的玫瑰園約有250個品種、3萬株玫瑰。更加幸運的是,因為一位特殊人物的參與,我們今天能夠非常直觀地去感受約瑟芬玫瑰園的盛況。

在買下瑪律梅松的前一年,約瑟芬開始與當時以手繪花卉見長、有“花之拉斐爾”美譽的畫家——皮埃爾•約瑟夫•雷杜德合作。那之後的將近20年裡,這位畫家的大多數時間都在瑪律梅松畫玫瑰,最終集成了一套圖譜,裡面繪製了瑪律梅松169種玫瑰的芳姿。

“約瑟芬皇后”玫瑰

雷杜德既是一位畫藝高超的藝術家,又具有豐富的植物學知識,在瑪律梅松,他又得到機會與玫瑰育種家們充分地交流,因此,他筆下的玫瑰,既純淨嬌美又樸素寫實,堪稱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後世稱之為《玫瑰聖經》。

翻開《玫瑰聖經》,幾乎可以發現在歐洲文化史中出現過的所有著名玫瑰:出現時間很早、樣貌接近野花的“法國玫瑰”“麝香玫瑰”,用於藥療的深紅色“藥劑師玫瑰”,紅色花瓣鑲著白邊、象徵“玫瑰戰爭”中兩個家族合體的“約克與蘭開斯特”玫瑰等。

所有這些玫瑰,因為約瑟芬皇后的分外關注,都盛開在200多年前的瑪律梅松。這真是一場玫瑰的盛大聚會,集中了當時歐洲玫瑰的精華;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玫瑰基因庫。更加引人注目的是,這場聚會還迎來了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中國月季。

遠來的“茶香”

18世紀末。中國。廣州。

這裡是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唯一允許“洋人”通商的城市。在廣州的西南郊有一個叫“花地”(又稱花棣)的地方,有著悠久的花卉種植和交易歷史,也是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園林花卉交易中心。其實,花地在當時的世界園藝界也相當有名氣。

15-17世紀,歐洲探險家實現環球旅行、也就是“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後,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在這幾個世紀中,西方人對東方的好奇心,從單純地關注絲綢、茶葉、香料、黃金等經濟價值高昂的商品,逐漸生髮出了對東方物種、特別是植物物種的興趣。

到18世紀末,來到廣州的“洋人”,不管身份是軍人、傳教士、商人、水手,很多人都不缺乏在古老的中國搜羅奇花異草的熱情。那段時間,不知有多少從珠江口開往歐洲的“洋船”,在運載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的同時,還帶著從中國搜羅到的珍貴植物。這些植物之中,有幾種特殊的月季,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種,斯氏中國朱紅,是目前記錄中最早到達歐洲的中國深紅色月季,1789年由東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長帶到歐洲。

第二種,柏氏中國粉,1752年到達瑞士。1759年傳入英國。1798年傳入法國。花朵粉色而小,半重瓣。在這裡應該指出的是,這兩種月季,最初到達的都不是法國。

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搜集中國的植物物種最積極、影響也最大的是英國人。因為當時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如日中天,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丘園等大型園林的主人等,都有著搜集中國花卉的極大興趣。

很多中國傳統的名花,比如牡丹、菊花、山茶等等,都在這個時期被引入英國,中國月季最早也是在英國的園林中落戶的。因為月季和玫瑰、薔薇的親緣關係很近,所以英國也叫它們“玫瑰”。

從法國大革命到拿破崙稱帝,英國多次組織歐洲其他國家結成“反法同盟”,英法之間更是戰火不斷。不過,戰火擋不住約瑟芬想獲得東方“玫瑰”的熱情。傳說,因為約瑟芬皇后的魅力,從英國為她運玫瑰的船居然使英法雙方暫時停戰,等船通過之後再繼續開戰。

此說法無從考證,不過在拿破崙給約瑟芬的信中,的確提到過為她運送植物、穿越海上封鎖線的事,“從英格蘭為你運來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園藝師”。在英國種植的中國月季,應該也是通過類似管道到達瑪律梅松的。

也有一種中國月季是由法國人直接從中國得到的,這就是中國緋紅茶香月季,1809年法國人從廣州花地苗圃獲得,立即被送往瑪律梅松。

關於“茶香”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聞。據說為了方便運輸、減少路途中的損耗,這些月季都被裝在裝茶葉的容器中,海運時間漫長,當到達法國的時候,月季花本身的香味已經退去,反而染上了一種淡淡的茶的香味,因此被稱為“茶香月季”。

這些來自東方的“玫瑰”,在瑪律梅松與西方的“玫瑰”相遇了,它們是玫瑰園最需要的珍貴的“外血”。玫瑰園中的育種家們,通過多種方法培育新的玫瑰品種,據說還首次應用了人工授粉技術。

在雷杜德的《玫瑰聖經》裡,有十幾幅玫瑰的法文名字中包含“Rosa Indica”,它們就是來自中國的月季,或者月季與歐洲玫瑰雜交的後代。“Indica”是印度的法文譯名,因為歐洲人從中國獲得的植物品種,往往會先運到他們在亞洲的中轉站——印度種植一段時間,再由印度運往歐洲,所以這些品種一開始被誤認為產自印度。

謝幕與開啟

茶香月季被送到瑪律梅松的那年冬天(1809年12月),身穿白袍的約瑟芬皇后在杜伊勒裡宮宣讀了自己的離婚書,離婚的理由是自己無法為皇帝陛下生育子女。

拿破崙另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為皇后,新皇后在1811年為他生下了繼承人。拿破崙對約瑟芬是不能忘情的,他將他們曾經的愛巢——瑪律梅松送給她居住,每年給她300萬法郎的巨額生活費,還經常出其不意地造訪瑪律梅松。

1814年5月29日,拿破崙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厄爾巴島後不久,約瑟芬在瑪律梅松城堡與世長辭,年僅51歲。1815年,拿破崙復辟失敗,在被流放之前,他在瑪律梅松住了一段時間。

十多年後,約瑟芬的後人賣掉了瑪律梅松,園中的玫瑰也隨之風流雲散,不知所蹤。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瑪律梅松的玫瑰,特別是那些與中國月季雜交的品種,無疑為後世的玫瑰育種提供了難得的資源和經驗。

半個多世紀之後,1867年,第一支雜交茶香月季在法國誕生,取名“La France”(法蘭西)。有著中國茶香月季血統的“法蘭西月季”,每條花莖上只開一朵花,花的直徑最大可以達到12釐米,花朵豔麗,氣味芬芳,莖稈挺直光滑,沒有歐洲玫瑰莖上密密麻麻的細刺,只有一些大而明顯的皮刺,特別適合做鮮切花,而且,一年能夠多次開花。

包括約瑟芬在內的歐洲玫瑰迷們夢想中的“玫瑰”,終於誕生了。“法蘭西月季”的後代,就是至今仍深受追捧、也最被大眾認可的切花“玫瑰”。以“法蘭西月季”為標誌,“現代玫瑰”正式誕生,而之前的玫瑰,被稱為“古典玫瑰”。

瑪律梅松的玫瑰盛會,在古典玫瑰向現代玫瑰過渡的歷史上,永遠是一段美麗而芬芳的傳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