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信兵,你要這鐵棒有何用?

段建忠副連長示範指揮手勢

一年之計在於春。 大好春光, 練兵備戰, 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 一絲一毫都不能放鬆。

早上, 只見排長拿來七根紅白相間的標杆對大家說道:“今天,

我們將進行河寬測量訓練, 這七根標杆以及這幅皮尺就是測量要用的工具。 ”

排長講解河寬測量原理

新兵漆帥東不解的問道:“排長, 我們早都進入資訊通信時代, 怎麼還用這土到掉渣的玩意兒?如今科技日新月異,

高新技術遍佈方方面, 況且我們單位早就配發了鐳射測距儀, 你要這鐵棒有何用?”

排長沒有作答, 只是用手撫摸著紅白標杆, 眼神一直也沒有離開。 小漆看著排長, 一臉疑惑。

新兵張曉銘研究測量方法

過了許久, 排長扭過頭微笑著對著這位可愛的小新兵說:“小漆啊,

你知道嗎,成渝地區高山起伏, 地勢險要, 路途崎嶇, 環境惡劣, 扛著笨重的儀器翻山越嶺容易讓那些精密昂貴的儀器損壞, 而且人力也吃不消啊。 ”

“可是, 可是我們也不能因為人力吃不消而不去使用高科技吧?”小漆皺了皺眉頭。

三點定線

聽完小溪的這句話, 排長笑了笑。 “小漆啊, 咱們打仗可不能過度依賴設備儀器啊, 倘若儀器拋錨或者是被敵方摧毀了, 難道我們就放棄任務了不成?抗日戰爭時期, 八路軍不也是僅靠衝鋒號打敗了有新裝備的侵華日軍嗎?解放戰爭時期, 人民解放軍不也是通過半步電臺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派嗎?所以說, 往往不起眼的東西在關鍵的時刻卻能起到大作用。 ”

排長說完這番話, 大家也豁然開朗, 不禁對這“鐵棒”肅然起敬, 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這時, 一旁的副連長說道:“河寬測量是我們通信工程兵的看家本領, 熟練掌握最基本的路由勘測方法, 是我們通信工程的基本功。 ”

畢氏定理定角

這時, 每一個人都精神抖擻得拿出紙筆, 準備在課堂上“大幹一場”。

在排長給戰士講解完河寬測量後, 新兵沈永強立刻上前“厚著臉皮”的借來教案, 和其他人一起討論研究。 剛從炊事班調過來的下士楊傑也虛心地向朱曉升指導員請教學習, 朱指導耐心地為其分析其中的幾何原理。 上等兵張行和尹鵬,一個大學在讀,一個大學畢業,他倆不滿現有的測量方式,要從不同的角度求證河寬。

估測河寬

學為練,練為戰。在大家討論之余,好幾個同志早已“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想擼起袖子幹一番。然而幹上之後,又一個個手忙腳亂,分不清東南西北,小組指揮員更是急得抓耳撓腮。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們最終還是吃了“敗仗”回來。

河寬測量雖然運用的都是初中學到的幾何知識(畢氏定理),看似簡單,卻實際考驗了指揮員的指揮控制能力,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能力。

標定直線

有了前車之鑒,接下來上場的同志明確分工,指揮員頭腦清晰。測量、走位、計算一氣呵成,在規定的時間以及誤差內完成了測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訓練結束之後,排長告訴我,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到資訊化時代,但是咱們通信工程兵最原始的測量方法我們不能忘,這是我們的根。如果丟棄了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命脈。小小的一根測量標杆,上面沾滿了老一輩通信人的血汗,承載的是老一輩工程兵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年輕軍人,我們在努力學習新科技裝備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把優良傳統傳承發揚下去。

作者:王勝卿 高蕊

本期編審:楊彪

投稿郵箱:xbzqfs@163.com

上等兵張行和尹鵬,一個大學在讀,一個大學畢業,他倆不滿現有的測量方式,要從不同的角度求證河寬。

估測河寬

學為練,練為戰。在大家討論之余,好幾個同志早已“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想擼起袖子幹一番。然而幹上之後,又一個個手忙腳亂,分不清東南西北,小組指揮員更是急得抓耳撓腮。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們最終還是吃了“敗仗”回來。

河寬測量雖然運用的都是初中學到的幾何知識(畢氏定理),看似簡單,卻實際考驗了指揮員的指揮控制能力,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能力。

標定直線

有了前車之鑒,接下來上場的同志明確分工,指揮員頭腦清晰。測量、走位、計算一氣呵成,在規定的時間以及誤差內完成了測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訓練結束之後,排長告訴我,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到資訊化時代,但是咱們通信工程兵最原始的測量方法我們不能忘,這是我們的根。如果丟棄了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命脈。小小的一根測量標杆,上面沾滿了老一輩通信人的血汗,承載的是老一輩工程兵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年輕軍人,我們在努力學習新科技裝備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把優良傳統傳承發揚下去。

作者:王勝卿 高蕊

本期編審:楊彪

投稿郵箱:xbzqfs@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