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不使用藥物和增氧機下,翹嘴紅鮊和黃顙魚池塘雙主養,如何高效益?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參照國內現有翹嘴紅鮊主要養殖模式研究成果, 設計翹嘴紅鮊和黃顙魚池塘雙主養高效生態養殖模式。 養殖結果顯示, 採用該養殖模式, 在不使用任何藥品和增氧機的情況下, 在本養殖模式放養密度範圍內, 按0.2尾/米2密度放養鰱魚, 結合按養殖水面積的10%放養鳳眼蓮, 能夠有效保持池塘水質良好, 滿足魚類健康生長的需求, 既符合環保、節能的生態養殖理念, 又能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試驗塘3個, 為原鰻魚養殖池, 呈切角正方形, 邊長13.5米, 面積約175米2, 池深1.8米, 四壁為水泥牆, 池底為土質。

水深可通過溢水管調節, 設定為1.6米。 水源為高坊水庫發電尾水, 通過管道引入。 分別標記為1、2、3號池。

翹嘴紅鮊冬片魚種於1月12日購自德安縣牛角灣水產場, 規格為15~20釐米。 運回後用4%的食鹽水浸浴15分鐘, 暫養於試驗池塘隔壁的池塘中。 魚種暫養池塘在魚種下塘前按常規方法進行清塘消毒, 培肥水質, 魚種下塘後按常規方法進行飼養管理, 天氣晴好時按魚種重量的0.5%~1%投喂試驗飼料。 暫養15天待魚種體質恢復後, 用5毫克/升晶體敵百蟲進行第一次預防性殺蟲, 10天后進行第二次。 黃顙魚魚種購自附近的高坊水庫, 為地籠捕獲的野生魚, 規格為8~15釐米。 鰱魚冬片為本場培育的魚種, 規格約為15釐米。

按常規方法每個池塘用生石灰50千克幹法清塘消毒,

殺滅池塘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 清除野雜魚。 清塘後曝曬4天, 注水1.6米。 施入經發酵的雞糞30千克, 以培育水體中的餌料生物。 每個池塘放置一個用直徑為4釐米的PVC管做成的4米×4米的正方形框架, 固定在池塘中央, 架內放養經清洗並用50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的鳳眼蓮20千克。

參考國內翹嘴紅鮊主要養殖模式研究成果, 本試驗養殖模式設計以翹嘴紅鮊和黃顙魚為雙主養魚。 翹嘴紅鮊佔據池塘水體中上層, 放養密度分別為每畝667尾、1000尾和1334尾。 黃顙魚佔據水體下層, 以提高池塘空間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放養密度分別為每畝4670尾、3335尾和2000尾。 配養鰱魚調控水質, 充分利用水體中的藻類資源, 增加經濟效益, 放養密度為133尾/畝。

按池塘面積10%左右集中放養鳳眼蓮, 起遮陽和吸附水中氨氮的作用。

在德安縣、都昌縣調查翹嘴紅鮊養殖情況時, 養殖戶普遍反映, 套養的鱅魚搶料積極, 以紅鮊專用飼料餵養低值魚極不經濟。 據此, 在本養殖模式設計時未考慮搭配鱅魚。

施肥注水7天后(3月2日)水質轉肥, 從翹嘴紅鮊魚種暫養池選擇健康、無傷病, 大小規格基本一致的魚種按試驗模式設計數量, 帶水稱重計數後放養, 同時每池放養規格為100克的白鰱35尾調控水質, 折合133尾/畝。 見表1。

黃顙魚種按試驗模式設計數量, 3月5―27日陸續購買放養, 魚種下塘前用4%的食鹽溶液浸浴15分鐘。

於3月2日開始, 11月5日結束, 共計240天。 使用的飼料為本次研究設計的翹嘴紅鮊專用育成膨化飼料,

飼料粒徑為3毫米。 產品經檢測, 主要營養素指標為:幹物質91.81%、粗蛋白40.92%、粗脂肪5.67%、粗灰分9.59%、粗纖維3.43%、總磷1.28%、賴氨酸2.36%、甲硫氨酸0.67%、蘇氨酸1.48%。

3月5日開始投喂, 測得水面以下1米水溫為14℃, 每天投喂1次, 投喂量為魚總重量的0.5%~1.0%, 時間在15:00左右。 4月11日起, 水溫達到16℃, 每天投喂2次, 投喂量為魚總重量的1.5%~2.0%, 時間為10:00、16:00左右。 5月8日起水溫達到21℃, 每天投喂3次, 投喂量為魚總重量的2.5%~3.0%, 時間為9:00、13:00、17:00左右。 6月17日起水溫達到26℃, 每天投喂4次, 投喂量為魚總重量的3.5%~5.0%, 時間為8:30、11:30、14:30、17:30左右。 7月23日至8月25日, 水溫高於30℃時, 按每天投喂3次進行。 8月25日起水溫低於30℃時, 恢復每天投喂4次。 9月27日起水溫低於26℃時, 改為每天投喂3次。 10月19日起水溫低於21℃時, 改為每天投喂2次直到結束。

每次投喂時間約30分鐘, 投喂速度前快後慢, 以有少量飼料剩餘而又不見魚取食時停止。

充分利用原鰻魚養殖池排灌便利的優勢, 每週加新鮮水10~20釐米, 確保水體透明度在30釐米左右。 6―9月份, 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2次調節水質, 補充鈣質, 每次用量5千克/池。 試驗期間由於水源充沛, 水質調控管理措施有效, 試驗池塘水質始終良好狀態, 未發生缺氧和病害。

每天早晚分別巡塘1次, 觀察水色和魚的動態。 記錄每日魚的取食情況, 記錄池塘投喂飼料的重量。

經240天餵養試驗後於11月5日稱重, 測算飼料係數、每千克魚飼料成本, 1、2、3號池鰱魚產量分別為41、38、43千克。 結果見表2、表3。

1.本次養殖模式試驗由於前期池塘清塘消毒徹底,魚種下塘前處理得當,水質調控措施有效,整個試驗期間未發生缺氧和病害。除使用生石灰外,未使用其他藥品,也未使用增氧機,符合環保、節能的生態養殖理念。

2.在本養殖模式放養密度範圍內,按0.2尾/米2密度放養鰱魚,結合按養殖水面積的10%放養鳳眼蓮,能夠有效保持池塘水質良好,滿足魚類健康生長的需求。

3.試驗結果顯示,本養殖模式以2號和3號池的搭配比例魚產量和經濟效益較高,折合每畝2號池翹嘴紅鮊、黃顙魚產量分別達到532.8千克和416.5千克;3號池產量分別達到650.2千克和309.1千克。

4.養殖時未考慮商品魚規格大小的價格差,在實際生產時,可結合市場情況選擇翹嘴紅鮊和黃顙魚的搭配比例,如果紅鮊銷量大、價格高,可選擇3號池的搭配比例,反之,應選擇2號池的搭配比例。

【關鍵字】: 藥物 增氧機 翹嘴紅鮊 黃顙魚 池塘 雙主養 高效益 水產養殖

1.本次養殖模式試驗由於前期池塘清塘消毒徹底,魚種下塘前處理得當,水質調控措施有效,整個試驗期間未發生缺氧和病害。除使用生石灰外,未使用其他藥品,也未使用增氧機,符合環保、節能的生態養殖理念。

2.在本養殖模式放養密度範圍內,按0.2尾/米2密度放養鰱魚,結合按養殖水面積的10%放養鳳眼蓮,能夠有效保持池塘水質良好,滿足魚類健康生長的需求。

3.試驗結果顯示,本養殖模式以2號和3號池的搭配比例魚產量和經濟效益較高,折合每畝2號池翹嘴紅鮊、黃顙魚產量分別達到532.8千克和416.5千克;3號池產量分別達到650.2千克和309.1千克。

4.養殖時未考慮商品魚規格大小的價格差,在實際生產時,可結合市場情況選擇翹嘴紅鮊和黃顙魚的搭配比例,如果紅鮊銷量大、價格高,可選擇3號池的搭配比例,反之,應選擇2號池的搭配比例。

【關鍵字】: 藥物 增氧機 翹嘴紅鮊 黃顙魚 池塘 雙主養 高效益 水產養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