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士兵清理坦克炮管 膛內彈藥忘取出 戰友手滑開炮 人被打成兩截

在武器的維護和使用中, 稍有粗心大意就會發生意外。 被自己手上的武器打死打傷, 那實在太冤枉了。

俄羅斯一位名為維克多.布蘭涅茨的軍官根據自己在駐德蘇軍集群、總參謀部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隊的經歷寫了一本名為《沉淪之師》的回憶錄。 裡面就提到了以“戰鬥民族”而著稱的俄國軍隊的種種事故。 大大咧咧的俄國人看來經常會在武器維護上出岔子。

東德人民軍的T72和駐德蘇軍T72並肩戰鬥

布蘭涅茨回憶, 當時自己所在的坦克師是駐東德蘇軍集群的一部分, 經常進行演習。 演習後, 對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的維護是必須的。 1978年11月, 部隊裡就因為在維護坦克時, 坦克炮膛內的炮彈忘記退出, 發生了慘烈的事故。

當天, 在演習結束後, 所有參演戰車進行火炮、發動機的例行維護。 當過炮兵或是坦克兵的朋友都知道, 火炮射擊後必備的專案就是用通條清理炮膛(其實就算是步兵,

也要用通條清理槍膛)。 在這之前, 火炮內部的炮彈肯定是退出來的, 這是安全的起碼要求。 但一輛T72坦克的炮手卻十分大意, 在維護時忘記把炮彈退出了!但正在清理炮膛的戰友們卻對此全然不知, 仍然在奮力地進行著工作。

清膛工作完成後, 車長把頭湊在了炮口, 檢查清理效果。 然後身體又頂在火炮前, 檢查炮管上熱護套的完好情況。 就在這時, 在炮塔內部進行進行例行檢查的炮手一腳踩空, 差點摔倒, 下意識地用手尋找支撐, 而他的手正好壓上了火炮的擊發杆。

這要是在平時, 沒有任何問題, 但偏偏炮彈沒有退出來。 瞬間, 一聲巨響, 炮彈被發射了出去。 身體頂在炮口的車長被斬成了兩截, 血肉橫飛......

因為高強度的訓練和俄國人大大咧咧的性格, 事故肯定不止這一起。 作者在書中還提到了另一次更慘烈的事故。 在一次演習中, 坦克和步兵部隊演練協同突擊。 蘇軍一直要求機械化步兵部隊除了掌握搭乘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配合坦克集群突擊的能力,

還能直接搭乘在坦克上投入戰鬥——這是二戰期間沿用下來的老傳統。 一旦步戰車損失過大, 通過這種“土法上馬”的方式也能繼續維持步坦協同, 保證步兵的推進速度。

冷戰期間演習中的蘇軍坦克步兵。 他們的座駕是T62型坦克。

主角敘述的則是T72坦克的事故

演習中, 每一輛T72坦克的後部搭乘有6-8名步兵。 坦克快速衝擊後, 到達預定目標前, 隨即放慢速度, 讓步兵跳車(實戰環境下不可能停車讓步兵慢慢地走下來, 蘇軍的演習一般都緊貼實戰要求)。 就在這時, 一名倒楣的步兵跳車後一腳踩入了一個土坑, 腳一崴, 摔倒在地。 悲劇發生了。 後面的另一輛T72坦克(戰鬥全重40餘噸)因為跟得太緊, 根本無法看見視覺盲區內這位元跌倒的士兵, 直接從他身上碾了過去......最為可怕的是, 整個下半身被碾成肉餅了的這名士兵沒有當場死掉, 而是痛苦地掙扎了2分鐘, 發出了令所有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哀嚎聲, 最終才一動不動地躺在了血泊之中......當醫護兵趕來時, 也被眼前慘烈的一幕所震驚。

所以,哪怕是和平時期,軍事訓練中也充滿了危險。一方面,不能因為傷亡而畏懼實戰化訓練,但是另一方面,在訓練和維護中也要嚴格遵守規範,大大咧咧只會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代價和損失。

演習中的蘇軍坦克集群

也被眼前慘烈的一幕所震驚。

所以,哪怕是和平時期,軍事訓練中也充滿了危險。一方面,不能因為傷亡而畏懼實戰化訓練,但是另一方面,在訓練和維護中也要嚴格遵守規範,大大咧咧只會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代價和損失。

演習中的蘇軍坦克集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