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小改進帶來大收穫:俄羅斯改戰機系統意外助力中國殲11高原翱翔

4月13日是蘇-34首飛27周年紀念日。 蘇-34服役才三年時間, 但其已經成為了俄羅斯裝備數量最多的新型戰機。 蘇-34是俄羅斯為其空軍量身打造的戰機, 在性能上有其優越性, 且其在近兩年左右的敘利亞行動中也表現得十分出色。 蘇-34作為俄羅斯最典型的新型戰機有一個十分值得稱道的地方, 那就是它配備了輔助動力裝置。

早期飛機想要用電就必須啟動動力來源發動機。 而啟動發動機必須依靠外力, 如通過外接電源或其他輔助裝置才能將發動機啟動。 而輔助動力裝置不僅有這個功能, 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它本身就是小發動機。

如果在飛機上安裝了這項裝置, 它不僅可以在脫離外接輔助設備説明的情況下直接進行自啟, 然後再啟動發動機, 還能夠在飛機發動機不能啟動的緊急情況下自己發電, 並對飛機上相關用電設施進行測試。

這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優勢。

假如在戰機飛行時主發電機發生失靈或故障情況, 又或者是發電機遭到了敵方的攻擊受損, 輔助動力裝置也可以通過自己供電的形式來讓飛機保持飛行。

蘇-34採用的是經過改良的輔助動力裝置, 它不僅能夠在一萬米以下高度直接啟動發動機, 還具有獨立提供電力的能力。 也就是說, 蘇-34如果也出現了發動機故障, 那麼機上的輔助動力裝置完全可以對戰機上所有需要用電的設備進行供電, 但不包括雷達, 雷達佔據飛機總體用電的四分之一, 在不供雷達使用的情況下, 蘇-34上裝載的TA14-130-35供電功率剛好足夠。

考慮到輔助動力裝置在野戰中的優越性, 除了蘇-34外, 俄羅斯還對米格-29以及蘇-27的發動機都安裝了GTDE117燃氣輪機。 但不同的是, GTDE117作為一種類似輔助動力裝置的設備在蘇-27和米格-29上起的作用卻不一樣。 在蘇-27上, 它僅僅作為協助啟動發動機使用, 而在米格-29上才真正有獨立發電的作用。

但GTDE117燃氣輪機在蘇-27上的安裝卻對中國有了意義。 中國殲-11戰機就是蘇-27的外銷型號。 蘇-27配置了燃氣輪機, 雖然僅僅起到讓發動機啟動的作用, 且通常情況下, 它也只能在低空作用。 但俄羅斯針對中國在青藏高原的實際使用特徵對GTDE117做了針對性的改動, 讓它從只能在2500米以下作用改進到能在3500的高度內啟動發動機。 這對殲-11在青藏高原完成各項任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