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315晚會質疑人臉識別 科技進步背後存漏洞

騰訊數碼訊(吳彬)2017年的315晚會上, 人臉識別技術成為了為數不多被曝光的新技術, 儘管目前很多的科技企業在推動生物識別技術,

用以替代我們常規的密碼, 但生物識別快速進步的背後, 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315晚會現場, 主持人通過網路上隨便找來的一張人物自拍, 通過簡單的影像處理和動態合成技術, 將網路人臉合成到事先準備好的視頻上, 覆蓋原視頻的人臉, 就能簡單騙過一些通過面部識別作為認證資訊的軟體。

目前市面上很多的軟體都可以通過面部識別替代傳統的密碼, 而通過這種方式原則上是可以繞過人臉識別的。

同時曝光的還有公共手機充電站。

現在智慧手機的續航時間普遍不高, 因此充電成為了很多人日常的剛需, 當你在外沒有攜帶充電寶的時候, 很多人會找尋一些商場內或者公共場所提供的“公用手機充電站”,

通過機器提供的資料線為自己的手機充電。

但是實際上有很多“非正規”的公共充電站, 表面上看似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 但實際上他們通過Android的adb工具在充電的過程中調取手機內的資料, 比如抓取手機內存儲的照片, 進行上述的動態人臉識別後, 竊取手機內支付寶等通過面部識別可登錄的協力廠商存管軟體內的資金。

科技進步的同時, 確實存在漏洞, 因此我們也再次提醒各位網友, 對個人隱私和個人隱私設備, 要存在一定的安全保護意識, 別被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