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腫瘤醫院劉魯明教授聚焦“帶瘤生存”,顯著提升胰腺癌患者生存率

胰腺癌, 被眾多醫生稱為“癌中之王”。 目前, 我國胰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萬人, 80%的患者就診時已晚期。 由於放化療都不敏感, 胰腺癌尚無更有效療法, 患者3年生存率小於1%, 預後極差。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劉魯明教授, 利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創立清胰化積方(QYHJ)為治療基本, 項目成果近期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治療不必死死盯著“殺瘤”

近年來,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胰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 以往的思路不過是“手術、放療/化療、中藥調理”三部曲, 中西醫結合只是輔助、從屬地位。

在劉魯明看來, 這樣的認知有一定誤區。

劉魯明直言:事實上, 腫瘤在現實中很難被徹底治癒, 復發、轉移患者如此之多, 便說明了這一問題。 既然“疾病”不容易治好, 那麼為何不將“活得好”作為研究關注的重點呢?這就涉及到“帶瘤生存”概念。 雖然疾病沒有被根治, 但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學習, 這符合醫學治病救人的本源, 亦與中醫整體治療思路不謀而合。

早在20餘年前, 劉魯明教授繼承上海市名中醫于爾辛教授治療惡性腫瘤學術思想, 創新提出以“濕熱蘊結”為核心的胰腺癌機理論, 確立“清熱化濕”為胰腺癌治療主要原則, 由此制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臨床診療方案, 極大提高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帶瘤生存期。

帶瘤生存1年存活率達25%

劉魯明教授領銜專案組, 創立“清胰化積方”為胰腺癌治療基本方。 “清胰化積方”為何會延長胰腺癌患者生存時間?專家總結臨床經驗及研究成果發現:該方可抑制胰腺癌幹細胞自我更新、增殖分化。 課題組同時建立胰腺癌幹細胞藥物篩選模型, 探索並明確“清胰化積方”中的有效成分作用點, 以此指導臨床用藥、改善臨床療效, 提升辨證論治的精准度。

一組資料充分說明了問題:基於150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臨床實驗研究表明, 以“清胰化積方”為主的整合治療方案, 不僅是對胰腺癌治療的認識論、方法論的重大突破, 同時也是對中醫藥在腫瘤治療領域定位的突破。 晚期胰腺癌患者應用“清胰化積方”,

帶瘤生存1年存活率達25%, 3年存活率達14.1%, 5年存活率超過8.4%, 療效顯著優於其他國內外報導的患者3年、5年存活率。

除卻臨床價值, “清胰化積方” 還有極大社會價值。 專家算了一筆賬:中醫藥治療費用低, “清胰化積方”一個週期治療費用約為1450元, 相比化療費用下降幾近10倍, 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研究論文53篇, 其中SCI收錄21篇, 總影響因數(IF)62.478, 論文被他引258篇次, 出版論著4本;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癌, 已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迄今項目組已應邀在美、日、法、加等國國際學術大會上作主題報告30餘次。

文/顧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