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話頂級學科帶頭人|高樹庚揭曉“胸外科第一名”密碼

大師話第三期(標清)

高樹庚, 2014年1月接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 從最初的並不熱衷管理, 到現在的管理張弛有度, 自創的“大資料管理法”功不可沒。 事實上, 除了這個新穎的點睛之筆, 過去多年的科室文化塑造、研究方向等, 都是該科室穩居“中國最佳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第一名”的密碼。

良性迴圈不息

始建於1958年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下稱腫瘤醫院)胸外科, 目前是國家重點臨床專科。 1989年, 高樹庚本科畢業便“落戶”該科室, 至今已28年。

從學生到博導, 從普通醫生到主任醫師, 再到接棒科主任, 高樹庚職業生涯走的每一步, 都帶著腫瘤醫院胸外科的印記。 回望過去, 讓他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科室整體感特別強, 一群幹實事的人聚在一起, 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傳承’。 ”

“不管是臨床、科研、文化還是其他工作, 在胸外科都是一個有機整體, 這或許是胸外科一代代傳承的精髓所在。

”高樹庚繼續解讀該科室的運轉特點, “在此基礎之上, 科室的發展, 可以說幾任管理者起到了重要的榜樣和帶動作用。 ”

胸外科一位員工的表述, 印證了高樹庚的說法。

在前者的印象裡, 過去多年, 腫瘤醫院胸外科的管理者們不計報酬、不辭辛苦地“玩命幹”, 以身作則, 給全科樹立了“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榜樣, 以致在平時和遇到緊急搶救時, 大家都自覺互幫。 正是得益於這種無私, 胸外科每位員工均取得了最大的知識和臨床收穫, 這種收穫又“反哺”臨床、科研等, 使其更上一層樓。

堅持文化薰陶下的臨床導向

“文化說到底就是一個團隊的行為方式, 一種做事的精神, 以及對所做事業和社會的認識。 ”崇尚文化力量的高樹庚, 對塑造科室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腫瘤醫院胸外科之所以能夠連續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 跟科室團結的文化分不開, 團結造就了員工們在臨床、科研甚至生活上的‘價值趨同’。 ”

健康界的調查表明, 在臨床上, “扎實做事,

穩紮穩打, 一步一個腳印”向來是腫瘤醫院胸外科的傳統。 過去多年, 源于這個傳統的帶動, “臨床和研究相結合”的意識已經深入該科室每一位醫務人員的心中。 平時, 他們除了躬耕臨床、服務患者, 還主動尋找和總結自己的短板, 並針對性地學習來彌補。

與此同時, 高樹庚鼓勵基礎研究人員參與科室查房。 在他看來, “儘管有些病種的臨床診治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尚未解決, 僅僅依靠臨床技術的改進難以有突破性進展, 這就需要基礎研究的説明。 ”

“基礎研究也應該具有針對性, 否則毫無意義。 因此, 只有讓科學家融入多學科查房, 他們才能充分瞭解臨床所需, 找准研究方向, 最終在和臨床的思想碰撞中,

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為臨床帶來更多的幫助。 ”高樹庚告訴健康界。

搭建開放平臺

高樹庚相信, 一個學科的發展和長青, 最終還是需要中青年來承擔, 這其中離不開他們的不斷創新。 唯有如此, 才能讓這個學科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因此, 腫瘤醫院胸外科在人才培養上, 特別注重中青年的成長,培養形式經常打破常規,不拘一格。

“無論他的年資高低,有什麼本事,有多大能量,我們都提供平臺,讓他們做喜歡做的事情,並理解做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和價值,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而這也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拼圖。”高樹庚講述“不拘一格”具體內涵。

而高樹庚所言的“平臺”則是指胸外科同仁取長補短,展示和交流新技術、新研究的地方,它不僅面向本院,還面向國內外各醫院。援引高樹庚的解釋,“彙聚優秀的胸外科室,集合優秀的團隊,共同探討並解決前沿問題,用能力說話,在不斷切磋和比拼中推動我國胸外科的發展。”

事實上,腫瘤醫院胸外科還一直致力打造國際領先的學術平臺。

一個典型案例是,科室搭建的轉化醫學實驗室,最特殊之處在於宣導“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僅邀請院內新入科的醫生在此實驗室學習、鍛煉三年,培養他們的轉化醫學研究意識,還創建臨床資料庫,涵蓋多個疾病版塊,供全國的“胸外人”學習交流之用。

還有一事值得一提,胸外科學術帶頭人赫捷院士牽頭成立多個醫師協會,不斷與歐洲、美國的胸外科醫師協會開展技術和研究的溝通交流,將國內胸外科的優勢展現在國際舞臺,同時通過合作,推動國內胸外科發展。

據瞭解,2017年6月,腫瘤醫院胸外科將聯合國內多家機構舉辦一件盛事——召開我國胸外科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中國國際胸外科學術大會”。屆時,將有來自亞洲、歐美等地區約4000人出席,會議內容包括精准醫療、胸外科新技術、轉化醫學、青年論壇等,其中將重點探討胸外科的技術方案和規範治療,並進一步規劃即將開展的重大研究專案。

活用資料管理

接棒胸外科主任後,高樹庚聚焦的一件重要事情是,從診療品質出發,首創“大資料管理”方法。在他看來,大多數事情可以用資料來衡量,用資料說話也是最直觀、最有效、最快速解決問題的管理方式,自然也是考核醫生績效的途徑。

他在乎的數據,跟科室每位元員工息息相關,大到手術量、手術難度、術中質控、床位使用率、科學研究、課題申請等,小到上下班登記、病人來源等,體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促進弱者變強、強者更強。

儘管推行過程中伴隨困難,但最終這一做法換來胸外科員工的理解和遵循,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思考,提高自身能力。在高樹庚眼裡,這個看似小小的舉措,給潛心臨床的他省去了不少科室管理上的麻煩。

管理順了,路自然通暢。得益于深厚積澱和全員努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在全國最佳專科聲譽榜上,連續7年穩居第一名。與此同時,科室也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的臨床和基礎前沿研究,其中就包括“2016精准醫療重點專項研究”。

據高樹庚介紹,該研究為期三年,前期主要著眼於相關病例資料收集、篩查、診斷、治療模式等,目前正在穩步實施中,良好預期已初現端倪,相信不久便會呈現完整的研究成果。

在此期間,高樹庚感觸最深的要屬讓人們認識到癌症早期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性,原因在於,一旦到達癌症中晚期,無論手術還是放化療,亦或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都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癌症患者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可這一點往往被忽略,若能通過這個項目喚起大家儘早去做癌症篩查的意識,也算勞有所值。

特別注重中青年的成長,培養形式經常打破常規,不拘一格。

“無論他的年資高低,有什麼本事,有多大能量,我們都提供平臺,讓他們做喜歡做的事情,並理解做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和價值,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而這也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拼圖。”高樹庚講述“不拘一格”具體內涵。

而高樹庚所言的“平臺”則是指胸外科同仁取長補短,展示和交流新技術、新研究的地方,它不僅面向本院,還面向國內外各醫院。援引高樹庚的解釋,“彙聚優秀的胸外科室,集合優秀的團隊,共同探討並解決前沿問題,用能力說話,在不斷切磋和比拼中推動我國胸外科的發展。”

事實上,腫瘤醫院胸外科還一直致力打造國際領先的學術平臺。

一個典型案例是,科室搭建的轉化醫學實驗室,最特殊之處在於宣導“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僅邀請院內新入科的醫生在此實驗室學習、鍛煉三年,培養他們的轉化醫學研究意識,還創建臨床資料庫,涵蓋多個疾病版塊,供全國的“胸外人”學習交流之用。

還有一事值得一提,胸外科學術帶頭人赫捷院士牽頭成立多個醫師協會,不斷與歐洲、美國的胸外科醫師協會開展技術和研究的溝通交流,將國內胸外科的優勢展現在國際舞臺,同時通過合作,推動國內胸外科發展。

據瞭解,2017年6月,腫瘤醫院胸外科將聯合國內多家機構舉辦一件盛事——召開我國胸外科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中國國際胸外科學術大會”。屆時,將有來自亞洲、歐美等地區約4000人出席,會議內容包括精准醫療、胸外科新技術、轉化醫學、青年論壇等,其中將重點探討胸外科的技術方案和規範治療,並進一步規劃即將開展的重大研究專案。

活用資料管理

接棒胸外科主任後,高樹庚聚焦的一件重要事情是,從診療品質出發,首創“大資料管理”方法。在他看來,大多數事情可以用資料來衡量,用資料說話也是最直觀、最有效、最快速解決問題的管理方式,自然也是考核醫生績效的途徑。

他在乎的數據,跟科室每位元員工息息相關,大到手術量、手術難度、術中質控、床位使用率、科學研究、課題申請等,小到上下班登記、病人來源等,體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促進弱者變強、強者更強。

儘管推行過程中伴隨困難,但最終這一做法換來胸外科員工的理解和遵循,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思考,提高自身能力。在高樹庚眼裡,這個看似小小的舉措,給潛心臨床的他省去了不少科室管理上的麻煩。

管理順了,路自然通暢。得益于深厚積澱和全員努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在全國最佳專科聲譽榜上,連續7年穩居第一名。與此同時,科室也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的臨床和基礎前沿研究,其中就包括“2016精准醫療重點專項研究”。

據高樹庚介紹,該研究為期三年,前期主要著眼於相關病例資料收集、篩查、診斷、治療模式等,目前正在穩步實施中,良好預期已初現端倪,相信不久便會呈現完整的研究成果。

在此期間,高樹庚感觸最深的要屬讓人們認識到癌症早期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性,原因在於,一旦到達癌症中晚期,無論手術還是放化療,亦或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都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癌症患者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可這一點往往被忽略,若能通過這個項目喚起大家儘早去做癌症篩查的意識,也算勞有所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