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新中國航空工業六十六年精彩瞬間

2003年8月25日, “梟龍”首飛成功。

1998年3月23日, 殲10首飛成功。

1987年5月9日, 殲7П成功首飛。

1975年12月29日, 運8原型機02架機試飛成功。

1969年8月5日, 殲6III首飛成功。

1966年1月17日, 殲7首飛成功。

1959年9月30日, 殲6乙首飛成功。

1958年7月26日, 殲教Ⅰ首飛成功。

1956年7月19日, 殲5首飛成功

2014年11月11日,“鶻鷹”飛機參加珠海航展。

2013年1月26日,運20首飛成功。

2012年11月,殲15在遼寧艦上進行試飛。

2010年3月18日,AC313首飛成功。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航空工業研製生產的151架飛機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2008年10月10日,“新舟”600首飛成功。

2005年,空警200首飛成功。

運12F首飛成功。

“海鷗”300首席試飛員孔翔(男)、試飛員毛豔霞(女)完成首飛任務後與大家揮手致意。

2003年10月26日,“小鷹”500首飛。

殲15艦載機進行著艦訓練。

2011年8月26日,AC310首飛成功。

AC312A首飛成功。

2016年11月1日,殲20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

2017年4月17日, 新中國航空工業走過了66年的輝煌歷程。

航空製造業作為工業之花,是國家戰略性產業,是國家技術、經濟、國防實力和工業化水準的重要標誌。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誕生,從1951年至今,中國航空工業始終肩負著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歷史使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66年間,航空人牢記強軍首責,不忘航空報國,為國防鑄造利劍,為民族復興拼搏奉獻。在軍用航空方面,中國航空工業已經能夠自主研製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艦載機、特種飛機、強擊機、運輸機、偵察機、教練機、直升機、導彈等多種航空裝備,成為國防軍工建設的中流砥柱。在民用航空方面,中國航空工業將優勢資源聚焦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在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支線飛機發展、民機國際合作、民航科技發展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建設航空強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的民機,將成為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生力量。

為展現新中國航空工業66年以來的輝煌業績,本報特選出一些鏡頭裡的精彩瞬間,以饗讀者。(盧剛 劉勝 徐樹華 張毅 符亮亮 劉立斌 尤志強 岳書華 牟健為 攝影)

2014年11月11日,“鶻鷹”飛機參加珠海航展。

2013年1月26日,運20首飛成功。

2012年11月,殲15在遼寧艦上進行試飛。

2010年3月18日,AC313首飛成功。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航空工業研製生產的151架飛機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2008年10月10日,“新舟”600首飛成功。

2005年,空警200首飛成功。

運12F首飛成功。

“海鷗”300首席試飛員孔翔(男)、試飛員毛豔霞(女)完成首飛任務後與大家揮手致意。

2003年10月26日,“小鷹”500首飛。

殲15艦載機進行著艦訓練。

2011年8月26日,AC310首飛成功。

AC312A首飛成功。

2016年11月1日,殲20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

2017年4月17日, 新中國航空工業走過了66年的輝煌歷程。

航空製造業作為工業之花,是國家戰略性產業,是國家技術、經濟、國防實力和工業化水準的重要標誌。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誕生,從1951年至今,中國航空工業始終肩負著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歷史使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66年間,航空人牢記強軍首責,不忘航空報國,為國防鑄造利劍,為民族復興拼搏奉獻。在軍用航空方面,中國航空工業已經能夠自主研製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艦載機、特種飛機、強擊機、運輸機、偵察機、教練機、直升機、導彈等多種航空裝備,成為國防軍工建設的中流砥柱。在民用航空方面,中國航空工業將優勢資源聚焦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在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支線飛機發展、民機國際合作、民航科技發展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建設航空強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的民機,將成為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生力量。

為展現新中國航空工業66年以來的輝煌業績,本報特選出一些鏡頭裡的精彩瞬間,以饗讀者。(盧剛 劉勝 徐樹華 張毅 符亮亮 劉立斌 尤志強 岳書華 牟健為 攝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