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病問責“孫連成”與容錯糾錯“李達康”

反腐熱劇《人民的名義》塑造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角色, 這其中最讓人啼笑皆非的, 非京州市光明區區長孫連城莫屬。

這位孫區長很有意思,

每天掐表上下班, 一刻都不耽誤, 他從來不貪污, 但也從來不幹事。 信訪辦視窗太矮, 沒有經費修, 他就派人花60塊錢買四個小板凳, 還給每個視窗擺上十塊糖果, 不能多, 怕讓一個人全吃了。 工會主席鄭西坡找他解決廠房問題, 他以一招“拖”字訣應對自如, 惹得鄭主席怒斥“當官不為民做主, 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句話算是吼出了觀眾的心聲。 丁義珍式的“貪官”要不得, 孫連城式的“閑官”也要不得。

當前, 面對國內嚴峻的反腐形勢, 許多官員堅信“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人生信條, 高喊著“我不貪不占, 也不想提拔升官, 得過且過, 再無煩惱”, 他們是無煩惱了, 可老百姓的煩惱卻多了。 “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 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

這種不作為的腐敗甚至在很多時候危害更大, 一方面群眾的合理訴求得不到滿足, 該解決的現實問題得不到解決, 也就是俗話說的“耽誤事”;另一方面, 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破壞黨政形象, 使得政府權威性受到質疑, 讓黨群關係的和諧穩定受到挑戰。

不貪不占也不幹的“孫連成”們, 有“病”, 得治!

一是要強化問責機制, 通過完善政績考核體系和查處懲治制度給“懶官”敲敲警鐘, 讓奉行“蕭規曹隨”“無為而治”的官員早日下臺, 無事可幹, 無權可用;

二是要突出監督機制, 通過黨內互相監督, 黨外多方監督的形式, 讓紀檢部門、群眾、媒體等監督方形成統一戰線, 逼得一個個“孫連城”無所遁形;

三是要形成教育機制,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 樹立官員的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 時刻牢記“在其位, 謀其政”, 強化群眾觀念, 牢固樹立為民意識, 培養創新精神, 激發奮鬥激情。

“有病”, 得治, 無可爭議!但這不意味著黨員幹部完完全全不能犯錯, 人無完人, 用心為政者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犯了錯,

怎麼辦?

《人民的名義》劇中, 李達康在金山縣任縣長時, 強勢集資修路, 鬧出了人命, 最終不得不由書記易學習、副縣長王大路“背鍋”, 劇中易學習勸解李達康時說到, “幹事就有可能犯錯誤嘛”。 而在林城, 在京州, 達康書記都遇到了下屬腐敗的事情,

在一次市委常委會上, 面對腐敗問題的嚴重性, 面對自身的錯誤, 他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既然做事就要擔風險, 而工作幹得越多開創性越強, 犯錯的幾率和風險也就越大。 當前, 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調動各方面推動改革、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鼓勵廣大幹部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 盯住幹、馬上辦。 ”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 離不開營造鼓勵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環境, 離不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的完善。

為此, 中央明確提出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要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 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 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幹部。

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堅決保護幹事創業的幹部,保護可貴的擔當精神。

一是給想幹事的幹部吃一顆“定心丸”。消除他們想幹事卻擔心犯錯誤被揪住不放的顧慮,鼓勵他們幹事創業。

二是為改革創新者撐腰打氣。讓他們在改革創新中放開手腳,激發他們改革創新的熱情。

三是明確容錯免責的邊界。讓幹部幹事創業心中有戒,既消除顧慮敢作為、願作為,又要嚴格遵紀守法,不拿容錯免責當“擋箭牌”胡亂作為,讓幹部幹事創業回歸理性。

四是解決當前幹部隊伍中存在的懈怠心理和為官不為現象。改變幹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態,增強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不貪不占也不幹的“孫連成”式幹部,要管要督;敢闖敢干犯了錯的“李達康”式幹部,需容需糾。

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幹部。

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堅決保護幹事創業的幹部,保護可貴的擔當精神。

一是給想幹事的幹部吃一顆“定心丸”。消除他們想幹事卻擔心犯錯誤被揪住不放的顧慮,鼓勵他們幹事創業。

二是為改革創新者撐腰打氣。讓他們在改革創新中放開手腳,激發他們改革創新的熱情。

三是明確容錯免責的邊界。讓幹部幹事創業心中有戒,既消除顧慮敢作為、願作為,又要嚴格遵紀守法,不拿容錯免責當“擋箭牌”胡亂作為,讓幹部幹事創業回歸理性。

四是解決當前幹部隊伍中存在的懈怠心理和為官不為現象。改變幹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態,增強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不貪不占也不幹的“孫連成”式幹部,要管要督;敢闖敢干犯了錯的“李達康”式幹部,需容需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