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閻錫山的兒子,曾加盟IBM研製電腦及太空衛星通訊,非常了不起

在風雲變幻的民國歷史中, 閻錫山作為封疆大吏, 是個絕對無法回避的人物, 同時也稱得上行割據之實的亂世諸侯, 其人其事很值得研究和回味, 令人津津樂道, 1949年後他敗退成都, 飛往臺灣, 漸漸在人們視線中淡去。

那麼, 時至今日, 他的後人到底怎樣了?

閻錫山一生娶了兩位夫人, 原配徐竹青沒有生育, 偏房徐蘭森為閻家生下五子, 分別為:閻志恭、閻志寬、閻志信、閻志敏和閻志惠。

其中長子閻志恭和三子閻志信在很小的時候夭折了。 而他二兒子閻志寬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因患了羊癲瘋早早地去世, 留下了一雙兒女。 五子閻志惠去了臺灣, 後赴日經商, 專營對日貿易。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 他的第四子閆志敏。

閻志敏, 字功甫,

生於1926年3月7日, 自幼聰穎過人, 尤其對於領先時代的科技很感興趣, 也可以很有科技天賦, 曾自學裝制無線電收音機。 1946年, 20歲的閆志敏與裴彬結婚, 夫妻感情和諧, 幸福完美。 1948年夫婦前往上海, 同年底雙雙赴美留學。 作為閻錫山做看重的兒子, 他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 在美國學習期間都獲得了電機數學碩士學位, 加之又得到了閻錫山的一些資產, 生活相對寬裕。 畢業後入IBM公司鑽研電視製造, 後又研製電腦及太空衛星通訊等高科技工程。

對於美國IBM公司, 即使許多國人也不陌生, 這是一家頗具國際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它與中國的緣分也源遠流長。 早在1934年, IBM 公司就為北京協和醫院安裝了第一台商用處理機。 1936年, IBM在遠東地區的第一個辦公室就設立在上海,

為其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佈局發展奠定了基礎。 1937年, 中國第一個越洋電話, 就從IBM上海辦公室撥出, 從此開闢了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途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IBM生產了M1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 盟軍廣泛使用IBM的設備, 做軍事計算、後勤和其他軍需之用。 在曼哈頓計畫發展原子彈頭時, 在洛斯阿拉莫斯, 人們廣泛使用IBM穿孔卡片機做計算;在戰爭期間, 還為海軍建了Harvard Mark I, 這是在美國的第一個大規模的自動數碼電腦。

1944年IBM公司與哈佛大學開始合作, 先後製成了電子管電腦MARK-1和MARK-2, 隨後製成了電子管繼電器混合大型電腦SSEC。 50年代, IBM成為美國空軍自動防禦系統的電腦發展的主要承包商。 研製出了小型資料處理電腦IBM1401,

採用了晶體管線路, 磁心記憶體, 印製線路這些先進技術, 使得主機體積大大減小, 電子資料處理電腦徹底替代了卡片分析, 奠定了IBM在電腦行業的領先地位。

閆志敏先後參與研製電視、電腦及太空衛星通訊等當時領先的高科技工程, 這和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滿, 退休後夫妻倆隱居紐約上州, 安享田園生活, 並繼續鑽研無線電機, 他們的子女也成為主流社會的精英。

2010年3月16日, 閻志敏因心臟病突發在紐約上州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