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航兩院士參與我國首架大飛機C919首飛評審

千龍網北京4月19日訊4月18日, 我國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會的25位專家嚴格評審, 待完成全部高速滑行測試後, 可擇機開展首飛。 擔任C919大型客機首飛放飛評審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的兩位院士, 均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我國大飛機完成最後一項評審

4月19日上午,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黨委宣傳部向千龍網記者透露, 我國C919大型客機首飛放飛評審會在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召開, 在此次放飛評審會開始之前, C919大型客機首飛技術評審委員會專家們一同觀摩了C919大型客機第二次高速滑行試驗。

組成該評審委員會的25位專家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民航局、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單位, 他們分為飛機組和空勤組兩個專業組, 對C919大型客機首飛技術評審專家意見關閉情況、首飛前飛機準備狀態、試飛機組準備狀態和首飛保障準備工作進行了質詢、討論和全面審議。

經過嚴格評審, 該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 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 待完成全部高速滑行測試後, 可擇機開展首飛。 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的首飛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也是繼今年3月20日通過了首飛技術評審後, C919大型客機完成的首飛前最後一項評審任務。

北航4位院士參與大飛機論證

“C919大型客機首飛技術評審委員會兩位負責人都是我們學校的院士。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譚華霖介紹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未擔任評審委員會副主任。 張彥仲院士是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兼任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博士生導師, 而李未院士則是原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校長, 現任該校電腦學院博士生導師。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作為我國大飛機重大專項牽頭單位之一, 其在該專案論證、立項、實施中起到重要的技術支援作用。 2003年11月, 圍繞是否將大型飛機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重大專項, 國家科技部牽頭成立了以時任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校長李未院士為組長的論證專家組,

其中該校專家就有4人。

而圍繞如何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 2006年7月, 經國務院批准, 成立了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 時任北航校長李未院士與顧誦芬院士、張彥仲院士共同擔任主任委員, 北航劉大響院士也是委員之一。 在論證期間, 李未校長代表論證委員會先後3次專門向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曾培炎彙報方案論證情況。 2007年1月18日, 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原則同意了方案論證的結論意見。 同年2月26日, 時任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原則批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 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

設計研發大飛機引領產業化

為提升我國航空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的能力,

保證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 2006年12月, 國家科技部決定成立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並委託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負責籌建。 該國家實驗室開辦了10屆大型飛機高級人才培訓班, 為我國大飛機工程輸送了大量的創新型人才。

2008年7月, 該國家實驗室又派遣聯合工程隊參與大型客機總體方案設計。 2008年10月, 國家實驗室適航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並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簽署“適航技術與管理”合作框架協定。 2008年12月20日, 與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張慶偉共同簽署了雙方框架合作協定, 進一步明確了合作內容, 標誌著該國家實驗室正式參與到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之中。

據千龍網記者瞭解, 我國實施大型客機重大專項的目的不僅僅在於研製成功一款飛機,

而是要借助這一重大專項實現航空工業的產業化發展, 建立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這其中包括研發體系、行銷體系、客戶服務體系等。 民機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 必須實現系列化發展, 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因此, 大型客機重大專項的長期目標在於通過專案牽引, 打造完整的產業鏈, 實現民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