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通“最後一公里”,1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年內升級

今後在家門口就可以就近參與志願服務了!近日,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瞭解到, 今年, 市政府將推進“完善1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民生服務功能”的實事專案, 實現全市全部2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全部達標。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全市實名註冊志願者超過260萬人, 註冊率達到9.43%, 志願服務組織數達到2.2萬餘個, 志願服務專案達到11萬多個, 上海目前已成立區和社區志願服務中心231個, 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直屬志願服務總隊102支, 市級志願者服務基地114個。

由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志願者協會、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上海市統計局聯合開展的調查顯示,

目前, 上海市民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的意願較強, 有86.8%的受訪市民表示願意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同時, 超過九成的志願者也表示會繼續參與。 “有時間做志願者, 有困難找志願者”的理念, 在上海已蔚然成風。

市文明辦主任、市志願者協會會長潘敏表示, 近年來, 上海的志願服務事業得到了大力推進, 但也還存在一些現實的挑戰:註冊志願者活躍度有待提高, 精細化管理、專業化服務水準有待提升, 整合各類資源、培育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和專案的能力有待提高, 順應“互聯網+”趨勢的工作創新有待進一步加強。

“要發揮志願服務中心的樞紐功能,

構建基層志願服務網路。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 志願服務專案需要進一步對接市民需求, 項目孵化與市民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志願服務的社會文化氛圍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提升志願服務中心功能, 將有利於志願服務的進一步精細化。

目前, 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全市覆蓋, 在管理模式上以自主管理為主, 呈現多元化趨勢, 通過完善供需對接、註冊認證、專案孵化、資源整合、能力建設、團隊培育、指導監督、激勵保障、文化建設等九大功能, 成為以服務民生為宗旨的系統性、集成性、交互性的志願服務終端平臺。 打通促進社會共治共用的“最後一公里”, 為市民群眾就近參與和樂享志願服務搭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臺,

將有效促進本市志願服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使志願服務真正紮根社區, 精准對接需求, 送到群眾家門口, 做到百姓心坎上。

據瞭解, 今年針對1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的評估工作將圍繞8個指標展開, 具體體現為11項內容、36條標準, 實施分類分層推進。 按計劃, 本市將於4月底前完成59家基本達標單位的複評工作, 7月底前, 完成全年包括11家區級中心在內的131家社區志願服務中心的評估驗收和抽查複查工作。 同時, 針對去年優質達標的100家單位, 本市將開展“創新、創優”評選, 鞏固成果, 發揮典型引領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