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臺灣名師李玉貴的12段話,驚醒了多少教師?

小編說

《一個好的課堂, 上著上著老師就不見了》、《我在大陸上課很緊張, 因為這裡見不得冷場》、《大陸教育界的“名師”“大師”太多了》……

刷爆朋友圈的臺灣名師李玉貴, 幾十年經驗總結出12條教師語錄, 打動無數老師。

01

我在大陸上課很緊張, 因為只要發言的小孩說得比較慢, 只要他說得磕磕絆絆、支支吾吾、斷斷續續, 馬上就有十幾個尖子生爭著舉手。

這時候, 如果老師沒有專業自主又喜歡熱鬧的場面,

他就真的會去點其他舉手的孩子, 還會對原來發言的孩子說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說。

02

作為老師, 我們每天最努力要做的, 是讓學生成為互學共學的夥伴, 而不是學科教學。

學生如果不互為學習夥伴, 有再好的想法他都不會想跟同桌、跟好朋友分享,

只會想舉手告訴老師, 老師就只有累死。

可是, 正是我們塑造了這種文化, 讓小孩誤認為, 他的想法要得到老師認可才有存在的價值。

03

那麼, 什麼才是“學習共同體”下的聽和說呢?

第一次去日本教室參觀學習時, 我聽得很吃力, 因為學生說話很小聲,

老師說話很小聲;學生講話不舉手, 前一個講完之後, 第二個學生會接替這個話題, 回應前一個小孩的觀點。 話題不停輪轉, 那是真正的對話。

我非常震驚, 借鏡自照, 照見我自己課堂上的學生發言狀態:

第一, 他必須舉手;第二, 他必須經過我的允許跟指名;第三, 他必須站起來。

但這些還不是最緊要的。 最緊要的是, 我們當時問了一個很沒禮貌的問題:臺灣的小孩為什麼都不善聽, 日本的小孩為什麼那麼善聽?

佐藤學老師回答說:如果每位老師每天在課堂都跟學生示範如何聽, 再小的聲音老師都願意聽, 說得再斷斷續續的話也耐心公平地聽, 這樣我們的小孩每天就在看如何聽, 久了他就會聽。

他的意思是:

老師自己不是一名好的示範者,

卻還在怪小孩不會聽。

是的, 孩子是我們教出來的, 最沒有資格批評小孩沒能力的就是老師, 他們的不足正是我們專業成長的空間。

04

作為教師, 如何看待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

我的一個角度就是, 教師要把時間、教學重點放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課堂中有三件事很重要。

第一,課堂教學要扎實落地。

其實許多教師的課堂已經符合核心素養的概念,所以我不認為這是新的東西。

第二,課堂教學要有設計感。

我們不能心裡只有教學目標,不能覺得內容講完了教學目標就達成了。教學設計的真正意思是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

第三,構築讓學生有存在感的學習氛圍與情境。

這其中包括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不見的我稱之為課堂文化,看得見的就是所有有形的課程資源。

05

一節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不管你是誰,課堂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所有的小孩不管老師講過幾次,他還不會,他願意放心地對他的夥伴,對他的老師放鬆地說,我還不會,我還聽不懂。

是的,只有安心,讓“不會”安心的說出來的課堂,小組合作才有可能。

06

我們當老師就是這樣的,都不喜歡病得很重的學生,覺得那是他的問題。

我覺得反思是最大的專業內力,無論遇到怎麼樣的小孩,只要我們謙卑地去想:其實是我還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只要我們把小孩的問題放在心上,就可能生成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課堂。

07

什麼叫學習?如果我們只鑽研教學方式,就會看到很多小孩在課堂裡學得無助,他每天都在印證自己的不行、不會,所以我常常說我們的課堂是不是經常誤以為一個小孩說了就是全班到位,一個人懂了就是全班到位。

08

好的課堂是看到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不是都一直會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用什麼呢?用學生學的過程來教學。

如果我們教學生,以學生學的立場而教學生的話,學生的問題會在教學中自然流淌,老師要有底氣面對學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學科本身的基本素養夠好。

09

我們老師常常是最沒有耐心的人,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把問題砸給學生,卻連三秒鐘的等待時間都不肯給。

小朋友如果說得慢一點,頭上就好像盤旋著十幾隻氣勢洶洶的禿鷹。

而真正安全的課堂是怎樣的呢?日本有不少學校在踐行佐藤學先生學習共同體。

這樣的課堂上,一位小男孩被點名回答問題,但他沒有想好答案,這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安靜地等著他,沒有人爭著舉手替他解答。

在這樣的等待中,孩子的原力被激發出來,而同伴的這份“無所事事的體貼”讓他充滿信心。

10

一個好教師一定要聽到每個學生的聲音和想法。

一個教師太會說不是好事情,專業的教師一定是善於傾聽的,除了聽到學生說出來的,還要推想到學生沒有說出來的。如果你做到了這些,就會發現原來學習這麼複雜,原來傾聽這麼細膩。

我一直認為,傾聽不是物理行為,而是學習關係的鑒定,是課堂建立真正互學關係的開始。

11

學習分為階梯型和登山型,階梯型學習要求學生不能掉隊,但登山型學習要讓學生通過多個途徑到達目的地,改變通過單一路徑達到教學目標的做法。如果課堂只有唯一和單一就是危險的。

好的課堂一定是上著上著教師就不見了,為什麼會不見了,因為上著上著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就站在了課堂的正中央,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可以輕鬆,實際上,教師要在背後做許多的努力。

12

如果教師是課堂最頻繁的發問者,一直很主動地發問,那麼學生就成為被動的學習者。

如果教師經常提出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學生就會養成猜測教師心中答案的習慣。

如果教師的教學視野不夠寬廣,學生往往會被束縛在教師的思想中。

如果教師心中總有一個預想的答案,那麼學生就會將精力花費在揣摩教師心理上。

推薦文章

○兩會·獨家 | 張志勇:未來校長的五個評價標準(視頻及文字實錄)

○獨家 |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劉飛:讓國際“化”在教育中

○獨家 |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我就是數學,但我絕不僅僅是數學

○獨家 | 北京中學夏青峰:用信任培養創新人才

| 編輯:校長派

其實我覺得,課堂中有三件事很重要。

第一,課堂教學要扎實落地。

其實許多教師的課堂已經符合核心素養的概念,所以我不認為這是新的東西。

第二,課堂教學要有設計感。

我們不能心裡只有教學目標,不能覺得內容講完了教學目標就達成了。教學設計的真正意思是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

第三,構築讓學生有存在感的學習氛圍與情境。

這其中包括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不見的我稱之為課堂文化,看得見的就是所有有形的課程資源。

05

一節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不管你是誰,課堂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所有的小孩不管老師講過幾次,他還不會,他願意放心地對他的夥伴,對他的老師放鬆地說,我還不會,我還聽不懂。

是的,只有安心,讓“不會”安心的說出來的課堂,小組合作才有可能。

06

我們當老師就是這樣的,都不喜歡病得很重的學生,覺得那是他的問題。

我覺得反思是最大的專業內力,無論遇到怎麼樣的小孩,只要我們謙卑地去想:其實是我還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只要我們把小孩的問題放在心上,就可能生成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課堂。

07

什麼叫學習?如果我們只鑽研教學方式,就會看到很多小孩在課堂裡學得無助,他每天都在印證自己的不行、不會,所以我常常說我們的課堂是不是經常誤以為一個小孩說了就是全班到位,一個人懂了就是全班到位。

08

好的課堂是看到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不是都一直會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用什麼呢?用學生學的過程來教學。

如果我們教學生,以學生學的立場而教學生的話,學生的問題會在教學中自然流淌,老師要有底氣面對學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學科本身的基本素養夠好。

09

我們老師常常是最沒有耐心的人,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把問題砸給學生,卻連三秒鐘的等待時間都不肯給。

小朋友如果說得慢一點,頭上就好像盤旋著十幾隻氣勢洶洶的禿鷹。

而真正安全的課堂是怎樣的呢?日本有不少學校在踐行佐藤學先生學習共同體。

這樣的課堂上,一位小男孩被點名回答問題,但他沒有想好答案,這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安靜地等著他,沒有人爭著舉手替他解答。

在這樣的等待中,孩子的原力被激發出來,而同伴的這份“無所事事的體貼”讓他充滿信心。

10

一個好教師一定要聽到每個學生的聲音和想法。

一個教師太會說不是好事情,專業的教師一定是善於傾聽的,除了聽到學生說出來的,還要推想到學生沒有說出來的。如果你做到了這些,就會發現原來學習這麼複雜,原來傾聽這麼細膩。

我一直認為,傾聽不是物理行為,而是學習關係的鑒定,是課堂建立真正互學關係的開始。

11

學習分為階梯型和登山型,階梯型學習要求學生不能掉隊,但登山型學習要讓學生通過多個途徑到達目的地,改變通過單一路徑達到教學目標的做法。如果課堂只有唯一和單一就是危險的。

好的課堂一定是上著上著教師就不見了,為什麼會不見了,因為上著上著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就站在了課堂的正中央,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可以輕鬆,實際上,教師要在背後做許多的努力。

12

如果教師是課堂最頻繁的發問者,一直很主動地發問,那麼學生就成為被動的學習者。

如果教師經常提出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學生就會養成猜測教師心中答案的習慣。

如果教師的教學視野不夠寬廣,學生往往會被束縛在教師的思想中。

如果教師心中總有一個預想的答案,那麼學生就會將精力花費在揣摩教師心理上。

推薦文章

○兩會·獨家 | 張志勇:未來校長的五個評價標準(視頻及文字實錄)

○獨家 |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劉飛:讓國際“化”在教育中

○獨家 |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我就是數學,但我絕不僅僅是數學

○獨家 | 北京中學夏青峰:用信任培養創新人才

| 編輯:校長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