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漢白沙洲農貿市場17噸過期變質食品被集中銷毀

楚天都市報訊昨日, 武漢市白沙洲農貿市場內, 17噸過期變質食品被集中銷毀。 經過壓縮處理後, 它們將運往垃圾廠進行焚燒發電。

白沙洲農貿市場集中銷毀問題食品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

昨日早上8點半, 楚天都市報記者在白沙洲農貿市場內看到, 這些過期變質食品包括動物及動物產品, 以及包子、饅頭、湯圓等麵點。 它們裝了3輛大卡車, 被運至青菱橋頭地埋式中轉站進行壓縮處理後, 再運往江夏長山口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

洪山區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督檢驗站站長劉建國介紹, 這次處理的變質過期食品有17噸, 其中約四成是經營戶自動上交的, 其餘都是執法人員巡檢封存下來的。 集中銷毀可以提高效率, 減少行政開支, 同時起到震懾經營戶的效果, 提醒他們注重食品安全。

這些食品為何變質?白沙洲冷鏈協會秘書長王欽忠說,

一些是在運輸冷鏈環節保存不當造成, 一些是倉儲環節儲存不當。 17噸變質過期食品, 成本價大約在30萬元。

據瞭解, 白沙洲農貿市場共有2000多家經營戶, 日吞吐5000噸冷凍食品、3500噸蔬菜, 全部銷往全國各地, 武漢市民餐桌上90%冷凍食品來自於這裡。 2012年, 該市場首次對過期變質食品進行集中銷毀, 5年來, 銷毀的數量從當時的32噸逐年下降。 劉建國分析, 武漢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以來, 企業和商戶的食品安全意識提升, 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 導致變質食品越來越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