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術搏擊中的領勁方法

(一)沖拳領勁之法

武術中的沖拳大致有直前沖、向上勾、向下栽劈砸、左右勾掃、左右搬攔、向後掄掃等幾個方向變化。 直前沖拳, 有拳心向下與拳心向左右的區別。 向下栽劈砸拳, 有拳面著力與拳輪著力的區別。

習武日久, 到達高級階段, 發勁時可以體會何處啟動, 何處領勁, 體會勁點的變換。 下面介紹發拳時的領勁之法:

立拳(虎口在上)前沖時, 小指根節二節中間平面領勁, 會感覺拳平穩、厚重而且速度快。 旋轉為平拳(拳心向下)出擊時, 中指根節領勁。 拳往下栽時, 中指二節領勁。 拳往上沖時, 中指根節領勁。

拳在回環中有上挑(虎口在上)或下撥(腕骨內旋或外旋, 虎口在下)形勢時, 大指二節領勁。

拳有下劈(虎口向上)形勢時, 小指根節領勁。

而在腕骨外旋, 虎口斜向下時, 食指根節領勁。

勁點應該在乘勢轉圈時, 隨著方向和作用的不同, 隨時變換, 總以勁能貫於拳為標準。 這是出拳的領勁之法。 正確的領勁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出拳的速度、力量和方向的精准度。 太極拳講“分虛實”, 一處有一處虛實, 身體運動中每一處都有勁點的變化, 勁點的變化就是虛實的變化。 體會勁點的轉換, 就是體會虛實的轉換。

(二)領勁與六脈神劍

從經脈修煉的角度講, 不同的部位領勁發力, 就是側重不同的穴位和經絡循行, 也是導引經絡的一種方法。 導引,

有力引、形引、意引、呼吸引、聲引之分, 在意念引導之下發力, 是打通經脈的一種方法, 配合發聲, 效果更好。 當著意于大拇指領勁時, 就是著意于手太陰肺經之路線和穴位;當著意于食指領勁時, 就是著意于手陽明大腸經之路線和穴位;當著意于中指領勁時, 就是著意于手闕陰心包經之路線和相應穴位。

六脈神劍

小說《天龍八部》中描寫了一種神奇的武功“六脈神劍”, 說的是手三陰三陽經通過手指分別發出巨大的威力。 其實, “六脈神劍”的原理就在於經脈修煉, 從領勁之法入手, 通過意識對手進行細分, 感知到手上分虛實、分陰陽, 五指有感覺, 進而對經脈循行進行感知, 對力和能量的運行路線進行感知, 身心合一, 這是本書第一編《武學的境界和價值》中武學第二層境界——意識感知身體、意識支配身體的重要內容。

(三)領勁訓練心法

在訓練中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心法:沖拳時, 體會力從大拇指出, 體會力從食指出, 體會力從中指出……進而體會力從一指的外側出, 從一指的內側出,

從一指的中線出, 感知力道有何不同;進而體會一指的不同關節領勁有何區別。 不論是何種沖拳都可以這樣細細琢磨。

邱海洋博士著作《中國武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