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第一季國人每天吃掉10億元外賣,餓了麼開年領跑

近日, 比達諮詢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外賣市場資料包告。 資料顯示, Q1外賣市場整體交易額達843.2億元, 覆蓋用戶數逼近2億。 餓了麼以36.5%的市場份額延續領跑優勢, 美團外賣及百度外賣隨其後。

比達諮詢(BigData-Research)資料顯示,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協力廠商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843.2億元, 受春節假期影響, 本季度增速略微放緩至25.3%。 截至目前, 線上外賣市場累計使用者規模已達1.94億, 占全國線民總數約1/4, 滲透率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競爭格局方面, 餓了麼以36.5%的整體市場份額繼續領先, 美團外賣分別以33%列第二位。 百度外賣則為17.3%, 數據相較2016年的18.5%有所回落。

比達分析認為, 經過2-3年的培育, 外賣已從早年的非常規就餐手段, 逐漸確立為使用者的一種常規就餐方式。 根據調研資料, 每週外賣消費3次以上的用戶占比高達63.3%。 對相當一部分城市人群而言, 每週在家做飯次數一般不超過3次, 這意味著, 外賣很可能已超過做飯, 成為國人僅次於堂食的常規就餐方式。

隨著就餐習慣的轉移, 用戶開始更願意在外賣上花錢。 資料顯示, 外賣市場整體客單價已連續4季度穩定增長, 2017年Q1客單價高達39.8元。

具體來看, 31-50元是最常見的客單價, 其次是21-30元。 值得注意的是, 50元以上客單價的占比也超過1/5。

從用戶偏好看,在影響用戶選擇外賣平臺的因素中,餐品質量及安全超過了平臺優惠力度,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

根據調研資料,餓了麼是用戶使用率最高的平臺,使用率高達73.4%,其首選率同樣以34.6%領先。

比達分析指出,食品安全和即時配送將成為外賣市場未來趨勢兩大關鍵字。

自去年來,包括餓了麼在內的外賣平臺將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今年3月,餓了麼開展“食品安全月”,先後推出食安APP、食品包裝封簽、流動檢測車等創新舉措,夯實平臺食品安全管控體系。

作為外賣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各大外賣平臺一直致力發展自有的即時配送體系,並積極引入人工智慧、大資料等高尖技術,提升配送效率。

依託日漸成熟的即時配送運力,外賣平臺已開始涉足餐飲以外的品類配送,如鮮花、生鮮、商超等。粗略估計,一旦“萬物皆可即時配送”成為現實,其所涉及的消費品市場規模可達每年30萬億。近日餓了麼推出的“幫買幫送”服務,更是打開了C2C同城配送市場的缺口。雖然與外賣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即時配送自身也有望成為外賣之外的另一個千億級別市場。

從用戶偏好看,在影響用戶選擇外賣平臺的因素中,餐品質量及安全超過了平臺優惠力度,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

根據調研資料,餓了麼是用戶使用率最高的平臺,使用率高達73.4%,其首選率同樣以34.6%領先。

比達分析指出,食品安全和即時配送將成為外賣市場未來趨勢兩大關鍵字。

自去年來,包括餓了麼在內的外賣平臺將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今年3月,餓了麼開展“食品安全月”,先後推出食安APP、食品包裝封簽、流動檢測車等創新舉措,夯實平臺食品安全管控體系。

作為外賣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各大外賣平臺一直致力發展自有的即時配送體系,並積極引入人工智慧、大資料等高尖技術,提升配送效率。

依託日漸成熟的即時配送運力,外賣平臺已開始涉足餐飲以外的品類配送,如鮮花、生鮮、商超等。粗略估計,一旦“萬物皆可即時配送”成為現實,其所涉及的消費品市場規模可達每年30萬億。近日餓了麼推出的“幫買幫送”服務,更是打開了C2C同城配送市場的缺口。雖然與外賣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即時配送自身也有望成為外賣之外的另一個千億級別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