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超編的鄉村教師還總是缺人?

目前, 中小學校教師配比執行的還是2001年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發佈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農村小學的師生比為1∶23。 這個標準是按照班額45人來定的, 一個班差不多是兩個教師。 看看大家怎麼說:

1、編制決定身份。 身份決定命運這一僵化模式。 農村中小學代課教師他們何時才能分離出來, 在他的身上實現勞有所得, 同工同酬, 還其公平。

2、鄉村教師往城裡去, 退休人員沒及時補上, 城裡教師四十多就不上課了, 因為年青教師用不完, 一個縣級市教育局裡就有一百二十個人。 整天折騰一線教師, 人浮於世,

沒人管, 真悲哀。

3、鄉村教師中吃閒飯的人太多了。

4、有關係的老師以借調形式人調走了, 編制還在原校, 若上級深度調查, 人再暫時回去。 但深查率幾乎為零。 有許多有關係的教師已以借調名義十多年了, 編制還在原農村學校。 非常搞笑的一幕!幫借調的領導得到實惠, 又不擔責任, 有關係的教師又達到在城市的目的, 鄉村學校上面看編制夠, 甚至編制超, 但就是真正在鄉村教的教師不夠, 甚至無, 只得請社會上的臨時教師了, 而臨時教師工資低得可憐, 往往一邊教書一邊找其他工作, 找到更好一點的, 立馬走人, 學校再找另外的臨時工, 如此惡性循環, 農村教學品質可想而知!!!!悲慘的農村小孩教育!!!

....

小編總結了下, 或許有這幾個原因:1、鄉村教師教學任務繁重,

一人身兼英語、音樂、美術、思品等等課程;2、鄉村教師缺少新鮮血液, 敢問哪位年輕人願意去?就算去了, 能長久待下去嗎?3、鄉村教師沒有晉升空間。 與其在鄉村當一名公辦學校的普通教師, 還不如去城裡當一名晚上和朋友看電影週末去踏青的普通教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