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尋訪國保之旅 海南三亞篇

2017年2月8-11日, 我隨家人到海南度假, 在三亞住了三天, 每天看海、踏海、聽海, 下海游泳。 12-15日老兩口又到海口等地旅行。 所到之處不忘初心, 尋訪國保。 海南國保不多, 本篇介紹三亞、瓊海、文昌的國保和省保單位。 下篇介紹海口

G7-1293 崖城學宮

位於三亞市崖州區老城區, 三亞原名崖縣, 縣城崖城鎮, 三亞設市後, 崖城衰落了。 但崖城作為中國最南端的州郡治所, 歷史悠久, 留下不少古跡。 圖為崖城學宮大成殿。

崖城學宮, 中國最南的孔廟, 也是三亞唯一國保古建築。 圖為大成門

崖城學宮不設大門, 據說中國孔廟如當地出狀元才開大門, 崖州沒有出過狀元, 只開禮門、義路二偏門供出入。 此為禮門。

元代棉紡織家上海人黃道婆流落崖州, 傳授先進紡織技術, 被尊為布業始祖。 此為學宮東廡陳列的黃道婆塑像。

S2-43 迎旺塔

崖州區崖城鎮城西小學西, 清代, 六角七級磚土結構, 高約20米, 中空, 有梯可攀登。 為第二批海南省保單位。

S3-86 三亞民國騎樓建築群

崖州區東關街, 兩條街道都是中西合璧新式建築, 前部為騎樓柱廊, 後為店鋪。 騎樓臨街牆面以浮雕圖案裝飾。 現雖破敗, 但得以保存, 實屬不易。

S2-51 小洞天石刻

崖州區小洞天景區內。位於海邊一巨型砂岩上,宋郡守毛奎所題,共有5題。該景區臨海傍山,景色優美,海濱還有許多摩崖石刻。

釣台摩崖石刻

江澤民題詩摩崖石刻

這是江澤民1993年來三亞時的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

南山不老松

實際是龍血樹,樹齡可長達萬年。小洞天景區內有上萬株龍血樹,圍繞南山不老松,有許多題刻。

慈禧壽字碑

清光緒年,慈禧書“壽”字賜赴任崖州的王亙,王到任後在此立碑。右側為趙朴初書“南山”,寓意“壽比南山”。

陳摶書“壽”字石刻

陳摶為北宋名道士,此“壽”字由人,壽,年,豐四字融為一體,寓意“壽比南山”。

不材之木

北京書法家劉炳森引用《莊子》典故,說明“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人以無為而成其有為”的哲理。

老子望海石雕

鑒真群雕

鑒真60歲時,第五次東渡日本,遇狂風巨浪,抵三亞靠岸,在海南停留一年。歸途中,鑒真雙目失明。後第六次東渡才成其偉業。

仙桃石

小洞天景區內奇石林立,此為仙桃石。

S2-50 天涯海角石刻

三亞天涯海角遊覽區,人滿為患,但天涯海角石刻名滿天下。海邊砂岩壁上端橫刻楷書“天涯”,為清雍正年崖州知州程哲題刻。

天涯石上郭沫若題刻

海角石

海角石位於天涯石西南方,“海角”二字為國軍抗日將軍王毅題刻,題刻不敢恭維,海角石倒是很美。

“南天一柱”摩崖

為1909年崖州知州範雲梯題,1990年版貳元人民幣背面圖,即為此處石景。

吉祥石象瀑布

天涯樹

天涯海角遊覽區內,榕樹根和樹幹都被壓在巨石之下。當代畫家何寶森題詩:天涯一棵樹,閱盡人間路,白髮堪回首,絕境逢生處。

迎客榕

在三亞還遊覽了“亞龍灣熱帶弄堂森林公園”,這是位於“過江龍索橋”附近的“迎客榕”。

鹿回頭雕塑

三亞鹿回頭公園內,“鹿回頭”是黎族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

看完鹿回頭,我們再來瞭解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是來三亞品嘗海鮮的首選地,這裡的海鮮鮮活生猛,價格低廉,還有很多海鮮加工店聚集在此。從第一市場買回的海鮮,很快就能在加工店變為一桌美味大餐。在這裡你還能吃到很多海南當地小吃,比如炒冰、抱羅粉等;入夜後這裡還有販賣各種小商品的夜市,三亞的吃喝玩樂精粹都聚集在此。

我們回到市區,尋找第一市場新鮮夠味的海鮮,小鬍子在第一市場眾多的海鮮加工店中,比較突出的是相對性價比高。 正常情況下來到第一市場,都會先去第一市場去購買新鮮海鮮,一把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餐廳介紹或由餐廳的員工帶領去市場購買,相比之下會比自己去要實惠一點。

老闆是四川人,所以相比之下川味做起來要爽口一點,所以會更加適合大眾口味。 整個餐廳的環境乾淨舒適,走進不大的店面,能夠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香味飄來,一般情況下,晚上是人最多的時候,這時候店裡人也比較多。 小鬍子在海鮮的處理和烹飪上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比如香辣蟹和海膽蒸蛋個人感覺做的味道不錯,海膽吃起來沒有腥味,香辣蟹的這種製作手法,也充分的做到了蟹中美味的效果。 在製作過程中,海鮮對於火候的要求最重要,如果說恰當的話,不管是那種海鮮加工,都會鮮嫩無比。 生蠔和鮑魚都可以蒜蓉來清真,這種口味都非常適宜大部分人的口味,到底是不是新鮮的食材,清真的手法最容易品位的清楚。

正常情況下,可以要求店裡贈送新鮮芒果汁,芒果汁在海南是最為普遍的一種飲品,尤其是在吃海鮮的時候,喝一杯芒果汁是非常搭配的。 整個餐廳性價比相對較高,口味合適大眾,也是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的重要原因。

瓊海市

博鼇亞洲論壇會址

12日,我們夫婦從海口乘動車到瓊海市博鼇,參觀博鼇亞洲論壇會址,這是會址外景。

“博鼇亞洲論壇”主會場

玉帶灘入海口

博鼇亞洲論壇位於東嶼島,地處三江入海口,瀕臨南海。島南為長達8.3公里的玉帶灘,其外側是波濤洶湧的南海,內側是風平浪靜的萬泉河,1996年被吉尼斯總部評為“自然界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

G6-1032 蔡家宅

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1934年印尼僑領蔡家森興建。屋宅前簷雕刻著飛翹的龍頭,立柱花欄有西式的立體花盤和古羅馬人像雕塑。

蔡家森宅

留客村在鄉間,我們夫婦打摩的一路顛簸去尋訪這瓊海市唯一的國保建築。蔡家宅共三處建築,分別是蔡家森、蔡家炳、蔡家錦兄弟三的宅第,以蔡家森宅為最宏大美觀。

S2-56 盧家宅

在留客村,我們還順訪了省保盧家宅,也是南洋華僑1933年回鄉建,盧家宅共有二橫三縱六座房子,有點破舊。

G7-1292 文昌學宮

14日我們又到文昌市遊覽,宋慶齡祖居在文昌,新的航太城也落戶在文昌。文昌城裡有國保單位“文昌學宮”,是海南最早的孔廟,號稱海南第一廟。此為孔廟欞星門。

孔廟大成殿

孔廟泮池、泮橋,後面是大成門。

文昌宮

裝飾一新的孔廟文昌宮,儀門外彩繪特漂亮。

S1-10 宋氏祖居

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宋氏祖居並不起眼,但培養宋氏三姐妹的宋耀如出生並成長於此。

韓氏近代親緣圖

宋耀如(韓教准)為韓氏第二十三代孫,他和倪桂珍生育的六個子女依次是: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

宋耀如塑像

宋耀如原名韓教准,幼年時過繼給宋姓嬸母之弟,更名宋耀如,14歲時隨繼父到美國發展。

宋耀如慈母王氏之墓

宋慶齡塑像

宋慶齡塑像後建築,是宋慶齡陳列館

椰子紀念園

宋氏祖居景區內,為官員和名人參觀宋氏祖居時所植椰子樹,右起第二排第二棵為時任海南省委書記的王歧山所植。

文昌公園

文昌城區,民國時建的唯一的開放式公園。

S2-64 郭母亭

文昌市文昌公園內,全稱郭母李太夫人暨王夫人紀念亭,華僑富豪郭巨川、郭敬川為紀念其母所建。

國民政府及社會名人林森、于右任、居正等30多人親筆題贈,鐫刻在紀念亭的照壁、斜壁及石柱上。

結束語

在海南8天只尋訪到9處“國保”,有點遺憾。但三亞海灘的旖旎,博鼇會場的壯美,文昌孔廟的古樸,海口老街的繁華,都給我們夫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我第一次到海南省,填補了空白。

S2-51 小洞天石刻

崖州區小洞天景區內。位於海邊一巨型砂岩上,宋郡守毛奎所題,共有5題。該景區臨海傍山,景色優美,海濱還有許多摩崖石刻。

釣台摩崖石刻

江澤民題詩摩崖石刻

這是江澤民1993年來三亞時的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

南山不老松

實際是龍血樹,樹齡可長達萬年。小洞天景區內有上萬株龍血樹,圍繞南山不老松,有許多題刻。

慈禧壽字碑

清光緒年,慈禧書“壽”字賜赴任崖州的王亙,王到任後在此立碑。右側為趙朴初書“南山”,寓意“壽比南山”。

陳摶書“壽”字石刻

陳摶為北宋名道士,此“壽”字由人,壽,年,豐四字融為一體,寓意“壽比南山”。

不材之木

北京書法家劉炳森引用《莊子》典故,說明“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人以無為而成其有為”的哲理。

老子望海石雕

鑒真群雕

鑒真60歲時,第五次東渡日本,遇狂風巨浪,抵三亞靠岸,在海南停留一年。歸途中,鑒真雙目失明。後第六次東渡才成其偉業。

仙桃石

小洞天景區內奇石林立,此為仙桃石。

S2-50 天涯海角石刻

三亞天涯海角遊覽區,人滿為患,但天涯海角石刻名滿天下。海邊砂岩壁上端橫刻楷書“天涯”,為清雍正年崖州知州程哲題刻。

天涯石上郭沫若題刻

海角石

海角石位於天涯石西南方,“海角”二字為國軍抗日將軍王毅題刻,題刻不敢恭維,海角石倒是很美。

“南天一柱”摩崖

為1909年崖州知州範雲梯題,1990年版貳元人民幣背面圖,即為此處石景。

吉祥石象瀑布

天涯樹

天涯海角遊覽區內,榕樹根和樹幹都被壓在巨石之下。當代畫家何寶森題詩:天涯一棵樹,閱盡人間路,白髮堪回首,絕境逢生處。

迎客榕

在三亞還遊覽了“亞龍灣熱帶弄堂森林公園”,這是位於“過江龍索橋”附近的“迎客榕”。

鹿回頭雕塑

三亞鹿回頭公園內,“鹿回頭”是黎族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

看完鹿回頭,我們再來瞭解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是來三亞品嘗海鮮的首選地,這裡的海鮮鮮活生猛,價格低廉,還有很多海鮮加工店聚集在此。從第一市場買回的海鮮,很快就能在加工店變為一桌美味大餐。在這裡你還能吃到很多海南當地小吃,比如炒冰、抱羅粉等;入夜後這裡還有販賣各種小商品的夜市,三亞的吃喝玩樂精粹都聚集在此。

我們回到市區,尋找第一市場新鮮夠味的海鮮,小鬍子在第一市場眾多的海鮮加工店中,比較突出的是相對性價比高。 正常情況下來到第一市場,都會先去第一市場去購買新鮮海鮮,一把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餐廳介紹或由餐廳的員工帶領去市場購買,相比之下會比自己去要實惠一點。

老闆是四川人,所以相比之下川味做起來要爽口一點,所以會更加適合大眾口味。 整個餐廳的環境乾淨舒適,走進不大的店面,能夠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香味飄來,一般情況下,晚上是人最多的時候,這時候店裡人也比較多。 小鬍子在海鮮的處理和烹飪上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比如香辣蟹和海膽蒸蛋個人感覺做的味道不錯,海膽吃起來沒有腥味,香辣蟹的這種製作手法,也充分的做到了蟹中美味的效果。 在製作過程中,海鮮對於火候的要求最重要,如果說恰當的話,不管是那種海鮮加工,都會鮮嫩無比。 生蠔和鮑魚都可以蒜蓉來清真,這種口味都非常適宜大部分人的口味,到底是不是新鮮的食材,清真的手法最容易品位的清楚。

正常情況下,可以要求店裡贈送新鮮芒果汁,芒果汁在海南是最為普遍的一種飲品,尤其是在吃海鮮的時候,喝一杯芒果汁是非常搭配的。 整個餐廳性價比相對較高,口味合適大眾,也是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的重要原因。

瓊海市

博鼇亞洲論壇會址

12日,我們夫婦從海口乘動車到瓊海市博鼇,參觀博鼇亞洲論壇會址,這是會址外景。

“博鼇亞洲論壇”主會場

玉帶灘入海口

博鼇亞洲論壇位於東嶼島,地處三江入海口,瀕臨南海。島南為長達8.3公里的玉帶灘,其外側是波濤洶湧的南海,內側是風平浪靜的萬泉河,1996年被吉尼斯總部評為“自然界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

G6-1032 蔡家宅

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1934年印尼僑領蔡家森興建。屋宅前簷雕刻著飛翹的龍頭,立柱花欄有西式的立體花盤和古羅馬人像雕塑。

蔡家森宅

留客村在鄉間,我們夫婦打摩的一路顛簸去尋訪這瓊海市唯一的國保建築。蔡家宅共三處建築,分別是蔡家森、蔡家炳、蔡家錦兄弟三的宅第,以蔡家森宅為最宏大美觀。

S2-56 盧家宅

在留客村,我們還順訪了省保盧家宅,也是南洋華僑1933年回鄉建,盧家宅共有二橫三縱六座房子,有點破舊。

G7-1292 文昌學宮

14日我們又到文昌市遊覽,宋慶齡祖居在文昌,新的航太城也落戶在文昌。文昌城裡有國保單位“文昌學宮”,是海南最早的孔廟,號稱海南第一廟。此為孔廟欞星門。

孔廟大成殿

孔廟泮池、泮橋,後面是大成門。

文昌宮

裝飾一新的孔廟文昌宮,儀門外彩繪特漂亮。

S1-10 宋氏祖居

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宋氏祖居並不起眼,但培養宋氏三姐妹的宋耀如出生並成長於此。

韓氏近代親緣圖

宋耀如(韓教准)為韓氏第二十三代孫,他和倪桂珍生育的六個子女依次是: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

宋耀如塑像

宋耀如原名韓教准,幼年時過繼給宋姓嬸母之弟,更名宋耀如,14歲時隨繼父到美國發展。

宋耀如慈母王氏之墓

宋慶齡塑像

宋慶齡塑像後建築,是宋慶齡陳列館

椰子紀念園

宋氏祖居景區內,為官員和名人參觀宋氏祖居時所植椰子樹,右起第二排第二棵為時任海南省委書記的王歧山所植。

文昌公園

文昌城區,民國時建的唯一的開放式公園。

S2-64 郭母亭

文昌市文昌公園內,全稱郭母李太夫人暨王夫人紀念亭,華僑富豪郭巨川、郭敬川為紀念其母所建。

國民政府及社會名人林森、于右任、居正等30多人親筆題贈,鐫刻在紀念亭的照壁、斜壁及石柱上。

結束語

在海南8天只尋訪到9處“國保”,有點遺憾。但三亞海灘的旖旎,博鼇會場的壯美,文昌孔廟的古樸,海口老街的繁華,都給我們夫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我第一次到海南省,填補了空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