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風土人情|走進章丘石匣——感受古村韻味!

石匣村位於官莊街道南部山區, 選址在石匣河兩側, 本河為大汶河源頭, 大部分村民依河所建, 村南側的齊長城見證著石匣村的歷史。 村裡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築, 其中古跡類建築四處, 古戲臺一處, 古碑兩處, 古泉有涼水泉、鎮武泉、升仙泉、李家泉、靖家泉、龍王泉、于家泉等七處, 明清民居若干。 石匣村以寺廟多而著稱, 從村東側山中的興隆寺, 到村裡的龍王廟、劉王廟、真武廟、西廟, 石匣村大小寺廟有五六座, 而村東側矗立著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興隆寺。

石匣村全景

石匣村興隆寺

石匣小學(原龍王廟)始建於清康熙年間, 1952年被改為學校。

石匣小學(原報國寺)石碑

石匣村章丘梆子戲傳承200年歷史, 石匣村劇團師出同喜班, 最早同喜班有個藝名為“馬回子”的老藝人在村裡教唱, 收了個徒弟叫于小辮, 在周邊地區很有名氣;後又經過清朝末年新泰人福祥老師傳授。 石匣村劇團一般在春節期間和每年六月二十日祭龍王神時演出, 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石匣村有個戲臺, 是道光年間建設的,

距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 戲臺邊有塊石碑記載著戲臺的建造與重修歷史, 後來又經過光緒、民國時期幾次重修, 又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村裡流傳下來的戲服中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鳳冠、大紅蟒、石黃靠和黑披風, 除此之外還有50多年前的老劇本手抄本等。 章丘梆子唱法以本嗓為主, 每句最後一字行腔, 用假嗓翻高演唱, 發出謳字的尾音, 腔調高亢激昂, 抑揚動聽;在表演方面講究做、念、唱、手、眼、身、法、步一絲不苟。 演出劇碼有“一罵, 二斬, 三打朝, 四大征, 五大反”之說。 石匣村章丘梆子戲繼承和傳承老一輩的戲曲文化, 並發揚傳承至今, 榮獲章丘市十佳莊戶戲團, 成功申報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章丘梆子劇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