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南昌的舊城景觀改造,為孩子打造娛樂空間!

什麼是廠區再造之于洪都?

什麼是舊城改造之於南昌?

是一種對過去的紀念與傳承

一種對新的生活的想像與憧憬

▼ 改造後的景觀公園

飛翔記憶的重生

南昌洪都作為重要的飛機製造產業重鎮, 過去的洪都人帶著飛翔的使命, 創造了無數翱翔天空的飛行器械。 本項目作為洪都老城區城市更新計畫的起點, 為了此珍貴的歷史意義, 設計保留了場地的重要工業與自然遺跡,

透過設計的手法, 將舊廠房變身為未來社區的文創中心, 讓歷史建築重生, 讓飛翔的記憶延續。

▼ 為孩子打造的娛樂空間

▼ 吸引孩子的設計

天之橋, 雲之穀

前廣場的設計, 強化了飛機工廠的意象, 利用折紙飛機的「折」的手法, 創造出彷佛一張沿著虛線翻折般的特色廣場。 「折」的概念也延伸至座椅的設計, 結合人體工學及視線設計, 設計出可以仰望天空, 或坐或躺的雕塑長椅。

此外廣場上的噴泉, 也模擬飛機飛翔時噴射出的煙霧做成特色噴泉, 形成廣場充滿互動性與速度的活絡氛圍。

▼ 廣場的設計融入了飛機的意向

▼ 廣場的細部

延續著以飛翔的歷史作為啟發,環抱整個園區的“林之道”,進一步結合保留的工業廊架,向上爬升成為園區的另一亮點“天之橋”,提供俯瞰園區,最佳的眺望平臺。而俯視園區的中心,是場地特別量身打造的“雲之谷”,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和模仿雲朵的水霧,成為每個孩子最喜愛,在雲間嬉戲玩耍的遊戲場。

▼ 天之橋

▼ 雲之穀中的裝置設計

▼ 場地成為了孩子們的夢想鄉

老樹的回憶聽風的歌

除了保留廠房之外,場地內也保留了原有的林帶。因為每一棵樹,都是見證了洪都的歷史,伴隨洪都人成長的記憶,及呵護滋養這片土地的守護神。設計用一種呵護的心情,去看待場地的每一棵樹,以「不破壞一棵樹」為原則,順勢繞過每一棵樹的手法來進行規劃。其中入口區的參天松林區經過保留梳理後,變身成社區集會和各種活動舞臺的“松之台”;而穿梭在後側林間的“林之道”,則成為林間漫步,享受午後清風與光影之美的最佳散步道。

▼ 場地中保留的林帶

居於林隱於野

“林之道”除了散步道的功能,還連接至三座隱沒于林間的住宅。住宅的概念,以將人造的介入最小化,最大表現自然之美為概念。房屋首先依著樹林調整型態,巧妙地置入于林間,有的美麗的枝幹恰恰的伸過窗邊,有的入口剛好有結實累累的橘子樹散發香氣。讓生活融于自然,自然隱於生活。另外建築表面也利用鏡面鋼板的手法,讓建築變成森林,隱沒於綠色世界之中。

▼ 場地中的建築融入了環境

生態園區永續園區

除了保護歷史,活化園區,如何讓場地能長久地傳承,在環境及精神上永續,是另一個重要的工作。洪都的這片土地,透過這樣人與自然、歷史與未來,相互共生、尊重、保護的永續性發展,來創造下個世代的洪都新城,永續開發。

▼ 環境及精神上永續的設計

我們設計利用了生態景觀的手法,在園區人行道及內部景觀設置了生態雨水花園的設計,來解決暴雨時防洪及減少維護成本的問題,讓園區成為自體生態迴圈的生態景觀。另外更于園區設置認識植物,生態知識的兒童指示牌,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愛護自然,瞭解自然,進而保護自然。

▼ 景觀中的指示牌具有教育功能

▼ 剖面

業主:中航裡城

項目名稱:南昌中航城

面積:24500平方米

景觀建築師:一宇設計(上海)YIYU設計

攝影:Alex de Dios,野野一一

設計團隊:林逸峰,吳琵貝,Alex de Dios,王裕中,黃婉貞

協作藝術家:德國Francesco Camillo Giorgino

協調製作:喚醒空間

撰文:林逸峰

▼ 廣場的細部

延續著以飛翔的歷史作為啟發,環抱整個園區的“林之道”,進一步結合保留的工業廊架,向上爬升成為園區的另一亮點“天之橋”,提供俯瞰園區,最佳的眺望平臺。而俯視園區的中心,是場地特別量身打造的“雲之谷”,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和模仿雲朵的水霧,成為每個孩子最喜愛,在雲間嬉戲玩耍的遊戲場。

▼ 天之橋

▼ 雲之穀中的裝置設計

▼ 場地成為了孩子們的夢想鄉

老樹的回憶聽風的歌

除了保留廠房之外,場地內也保留了原有的林帶。因為每一棵樹,都是見證了洪都的歷史,伴隨洪都人成長的記憶,及呵護滋養這片土地的守護神。設計用一種呵護的心情,去看待場地的每一棵樹,以「不破壞一棵樹」為原則,順勢繞過每一棵樹的手法來進行規劃。其中入口區的參天松林區經過保留梳理後,變身成社區集會和各種活動舞臺的“松之台”;而穿梭在後側林間的“林之道”,則成為林間漫步,享受午後清風與光影之美的最佳散步道。

▼ 場地中保留的林帶

居於林隱於野

“林之道”除了散步道的功能,還連接至三座隱沒于林間的住宅。住宅的概念,以將人造的介入最小化,最大表現自然之美為概念。房屋首先依著樹林調整型態,巧妙地置入于林間,有的美麗的枝幹恰恰的伸過窗邊,有的入口剛好有結實累累的橘子樹散發香氣。讓生活融于自然,自然隱於生活。另外建築表面也利用鏡面鋼板的手法,讓建築變成森林,隱沒於綠色世界之中。

▼ 場地中的建築融入了環境

生態園區永續園區

除了保護歷史,活化園區,如何讓場地能長久地傳承,在環境及精神上永續,是另一個重要的工作。洪都的這片土地,透過這樣人與自然、歷史與未來,相互共生、尊重、保護的永續性發展,來創造下個世代的洪都新城,永續開發。

▼ 環境及精神上永續的設計

我們設計利用了生態景觀的手法,在園區人行道及內部景觀設置了生態雨水花園的設計,來解決暴雨時防洪及減少維護成本的問題,讓園區成為自體生態迴圈的生態景觀。另外更于園區設置認識植物,生態知識的兒童指示牌,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愛護自然,瞭解自然,進而保護自然。

▼ 景觀中的指示牌具有教育功能

▼ 剖面

業主:中航裡城

項目名稱:南昌中航城

面積:24500平方米

景觀建築師:一宇設計(上海)YIYU設計

攝影:Alex de Dios,野野一一

設計團隊:林逸峰,吳琵貝,Alex de Dios,王裕中,黃婉貞

協作藝術家:德國Francesco Camillo Giorgino

協調製作:喚醒空間

撰文:林逸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